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了海底声像图的形成机制和方法,分析了ISODATA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实际数据的试验实现了海底底质分类。  相似文献   
52.
基于移动道路测量技术的城市管理部件数据采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移动道路测量系统技术原理和作业流程,进行了部件数据采集,实现了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的一种全新的数据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53.
54.
基于对东濮凹陷97口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和分析,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湖相沉积中识别出滑动、滑塌、碎屑流和浊流共4种类型的重力流沉积。各种类型沉积的主要判识特征如下: (1)滑动沉积以保留部分原始沉积构造、层内准同生小型断裂构造及较大角度的地层倾角(陡倾构造)发育、伴生Skolithos-Palaeophycus遗迹组合或Planolites-Taenidium遗迹组合为主要特征; (2)滑塌沉积以砂岩层顶、底面均与暗色泥岩呈突变接触以及岩层内部发育各种同生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如包卷层理、火焰状构造、泄水构造、液化脉和各种撕裂屑等)为主要鉴别特征;(3)碎屑流沉积以砂岩呈块状构造、顶部发育漂浮砾石、底部泥岩撕裂屑发育并可见“泥包砾”现象、砂岩顶、底面均与暗色泥岩突变接触为特征;滑塌沉积和碎屑流沉积序列的上部常常伴生Mermoides-Parapaleodictyon遗迹组合; (4)浊流沉积以发育完整或不完整的鲍马序列为主要特征,浊积砂体下部见正粒序层理,底面见有冲刷痕、不规则槽模、重荷模等沉积构造,中上部发育深湖沉积中常见的Semirotundichnus-Puyangichnus遗迹组合。综合分析上述各种重力流沉积特征和伴生遗迹化石组合所体现的水深变化规律,认为遗迹化石组合随着湖水深度的增加呈分带性,与重力流沉积随水深增加而出现的滑动—滑塌—碎屑流—浊流沉积序列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且伴随重力流沉积而产生的生物扰动作用是增强的。因此,生物扰动构造(遗迹化石)的研究不仅对湖相沉积中储集层物性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针对重力流沉积类型的判识还能提供重要的生物遗迹学信息。  相似文献   
55.
利用CIMSS/MIMIC资料、雷达资料、国家气象中心台风定位定强资料,通过集成微波图像判断台风双眼墙形成,分析"利奇马"长达33. 5 h的双眼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受宫古岛附近岛屿地形影响和螺旋环流结构调整,内外眼墙对流出现两次偏移;(2)当台风强度较强且稳定时,内眼墙环流的偏移不会引起台风强度的变化,反而因台风强度稳定使内眼墙环流重新组织;(3)雷达回波显示内眼墙有3 h周期的生消发展过程,非对称摩擦效应决定了内外眼墙之间的对流交换主要发生在moat区西北部。  相似文献   
56.
大气CO2浓度升高已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CO2排放量的增加加剧了地球表层的温室效应,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重要影响.生态系统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干旱半干旱区,CO2浓度的升高对生态系统生产力、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等都有影响,尤其改变了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并加剧了生态系统对氮的需求.碳...  相似文献   
57.
查干凹陷巴音戈壁组沉积演化及有利砂体分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查干凹陷作为中原油田重要的能源接替基地之一,巴音戈壁组是主要的稀油勘探层位。其中,巴一段为湖盆初始断陷期,巴二段为湖盆深陷扩展期。通过对研究区内岩心观察、测井、录井资料分析,结合湖盆内部断裂结构特征研究和古地貌示意恢复,结果表明:巴一段古地貌表现为"洼-隆"相间特征,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滨浅湖-半深湖相沉积;巴二段古地貌受同沉积断层影响,表现为"两洼两隆夹一槽",总体呈现"北浅南深",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前缘滑塌浊积相及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相。区内主要发育有"板式、铲式"两种断裂结构类型,铲式断层控制的砂砾岩受次级断裂影响,砂砾岩单层厚度较大,扇三角洲前缘相发育,是深层最有利勘探区;受盆内同期活动断层影响形成的滑塌浊积扇单层薄、展布宽,是深层较有利勘探区带;板式断层控制的砂砾岩展布窄、单层及累积厚度大,快速堆积的近岸水下扇发育,储层质量最差。  相似文献   
58.
土地作为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和重要资产。是社会生产的三大要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发展主要依靠外延扩张.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镇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粗放,土地产出效益低下,形成了不少低效利用建设用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新增土地资源将日益稀缺,原有的土地粗放经营方式难以为继。未来的发展将主要依靠存量建设用地的再利用,低效土地二次开发正是有效拓展建设用地空间,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种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59.
本文将光弹性试验技术与数字图象处理技术相结合使光弹试验图象进行数据自动采集、处理和分析。这一技术应用到海洋钻井平台K型、T型管状接头热点应力的采集上,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查干凹陷致密背景下优质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文中应用岩心实测孔隙度、测井孔隙度以及铸体薄片等资 料,研究了查干凹陷白垩系巴音戈壁组储层异常高孔带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巴音戈壁组储层纵向上发育两个 异常高孔带,深度范围为1900~2300m和2500~3100m,对应平均孔隙度分别为7%和5.2%。平面上,第I异常高孔带储层 埋藏浅,主要分布在中央构造带扇三角洲前缘砂砾岩和细砂岩中,第II异常高孔带储层埋藏较深,主要分布在乌力吉构造 带和额很洼陷的扇三角洲前缘细砂岩中。不同地区异常高孔带成因不同。中央构造带异常高孔带主要受大气水淋滤作用影 响,其次受有机酸作用影响;乌力吉构造带异常高孔带主要受深部酸性热流改造作用影响,热流沿毛西断裂上侵溶蚀储层 中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颗粒等形成大量溶孔;额很洼陷异常高孔带主要与来自深凹区的有机酸溶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