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22.
23.
几个作者报导在印度水稻出现不结实可归因于高温。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试图鉴定水稻园锥花序和小穗在高温处理中的最敏感时期和高温导致不结实的机制。材料和方法材料:整个实验用三个品种:N_(22)是从印度高地选择的耐热品种。IR747B_2—6是从IRRI中选择的适宜中等温度的品种。BKN66_(24-46-2),是从泰国低地选择对热敏感的品种。将预先发芽的种子播种在一个容纳4升的园形塑料罐中,每罐20颗种子。放在人工气候室的玻璃房中生长。在这期间温度保持在29℃,900小时和1700小时之间,夜间保持在21℃,湿度维持在70%以上。昼长是按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24.
多媒体视频编码方式MPEG-4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因特网多媒体应用、广播电视、实时可视通信、演播室技术及电视后期制作、虚拟会议、远程视频监控等方面,本文通过对其概念、优点等的介绍,浅述了其在因特网视音频广播、无线通信等方面的应用,使大家更好的了解和应用MPEG-4技术。  相似文献   
25.
液膜技术提取稀土的试验研究黄万抚王淀佐(南方冶金学院江西赣州341000),(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100088)关键词液膜稀土元素提取技术液膜技术是一种模拟生物细胞富集功能的新型分离技术,具有快速、高效、选择性强的特点。1液膜技术提取稀土的基本...  相似文献   
26.
在整个矿床或矿柱内,元素组合分布的地球化学同心分带是由于成矿溶液依次进入被渗滤作用复杂化的卸载地带时的特殊分异的结果。这种地球化学分带新类型对原有的地球化学分带被破坏和复杂化的复生矿床,以及对深部和翼部矿化的预测和评价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7.
28.
赣江断裂带是中生代以来华东南大地构造演化所形成的主要构造形迹之一,位于赣江断裂带北段的庐山星子地区受其制约也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作用,庐山星子地区的海会花岗岩体则是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典型代表。在前人对赣江断裂带的宏观尺度分析的基础上,本次工作经过详细的野外地质构造观察和综合研究,发现庐山星子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形成的海会花岗岩体保存着赣江断裂北段活动的构造形迹和时代证据,并对赣江断裂带北段活动时代和期次划分补充了年代学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宏观尺度上赣江断裂北段西侧的瑞昌-德安牵引弧形构造和夹持于赣江断裂带两条次级断裂之间的"庐山巨型构造透镜体"等很多构造现象总体上都表明赣江断裂具有左行运动特征,这与"庐山巨型构造透镜体"东侧边部海会花岗岩体中韧性变形带的左行剪切是一致的,是同期活动的不同表现;而Z字型张裂隙中充填的石英脉及该石英脉中发育的破劈理则揭示了赣江断裂带左行平移后经伸展张裂运动向右行平移的转变。SHRIMP锆石U-Pb法测得海会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27.2±1.2Ma(2σ,MSWD=1.17),Rb-Sr法测得赣江断裂北段伸展张裂阶段的Z字型石英脉年龄为89±7.1Ma (1σ),为赣江断裂带具有多期活动性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结合赣江断裂带已有研究成果,其多期活动性再次被讨论和强调,这有利于深入认识华东南中生代大地构造的多阶段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9.
北秦岭两河口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北秦岭西段新元古代两河口岩体,岩性为眼球状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含少量黑云母、角闪石及榍石,属钾质钙碱性花岗岩类;主量元素SiO_2=68.48%~72.45%,K_2O/Na_2O=1.35~2.07,为钾质;在K_2O-SiO_2关系图上投入高钾钙碱性区;A/CNK介于1.03~1.31,总体为钾质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富集LILE元素(K、Th、Rb、Ba等),亏损HFSE元素(Ta、Nb、Y、Yb等);稀土元素总量较高(∑REE=126.82×10~(-6)~267.359×10~(-6)),轻重稀土强烈分馏(∑LREE/∑HREE= 5.447~8.894),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具中等程度Eu负异常(δEu=0.417~0.621)。微量、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与北秦岭东部的碰撞型德河岩体、寨根岩体及牛角山岩体一致。Pb-Sr-Nd同位素组成具低的ε_(Nd)=-3.9180~-6.0064、较高的~(87)Sr/~(86)Sr(t)=0.70760~0.71675、富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模式年龄t_(DM)=1849.73~2022.79Ma,指示两河口岩体源岩特征与秦岭岩群、马衔山群相近,岩浆源区为下地壳成因。结合区域资料,认为两河口岩体形成于同碰撞末期—后碰撞初期的构造转换时期;这一认识细化了北秦岭新元古代碰撞造山过程;其所确立的汇聚碰撞时间与我国晋宁运动时限一致;为研究中国古陆块在新元古代时期汇聚时限、过程、方式及Rodinia超大陆事件在秦岭地区的响应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30.
内蒙古乌半察布荒漠草原生物量动态与降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87年间,作者对内蒙古乌兰察布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年份间生产力变化很大,多雨年度地上部分可以达到116.90g/m^2,降水量平年时为67.92g/m^2,而少雨年份仅31.93g/m^2,相差84.97g/m^2,前者是后者的3.7倍。其中不同年份多根葱相差10%左右,蓖齿蒿相差10倍以上,说明不同年份蓖齿蒿生物量变化剧烈,而多根葱相对稳定的特点。地下部分不同年份间化不像地上部分变化剧烈,最高是最低的1.4倍左右。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产力年际间变化,主要受降水量支配。地上生物量与年度降水量关系最为密切。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与地下生物量(10-20cm)亦呈很好线性关系(r=0.97)。故我们可以根据年度降水量预测地上与地下生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