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海洋学   16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关于西沙群岛海域的头足类,过去仅报道过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 Linnaeus和白斑乌贼Sepia hercules Pilsbry 两种。 1975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又在西沙群岛海域采到了一些头足类标本。经鉴定共2科2属6种,其中花斑蛸在南海中国近海为首次记录;枪柔鱼和小管蛸据Sasaki(1929)报道产于我国台湾海域,我们采到标本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12.
董正之 《海洋科学》1987,11(4):52-56
海水压强和水深超过2000m的里德堆和巴拉望海槽,可能是使活的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 Linnaeus不能从菲律宾群岛向西分布的两大障碍。海流可能是影响鹦鹉螺类空壳分布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
董正之 《海洋科学》1978,2(4):15-18
头足类生态学是研究头足类的生活方式及其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繁殖、生长、行动、摄食、种内和种间关系、洄游集群、群体变动及其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等。虽然与海洋鱼类生态学相此,头足类生态学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不少差距;但  相似文献   
14.
马蹄螺总科(Trochacea)是西沙群岛海产软体动物中产量最大、产值最高的一个总科;同时,它的种类也很多,在海贝区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西沙群岛的马蹄螺总科以往共已记录24种,分求于12属3科。 作者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6-1958年和1975年在西沙群岛采到的马蹄螺总科135号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共増补8种,其中3种为中国海域首次记录。除研究整理了主要异名,对前人工作做了一些修订外,并对前人所报道的仅有名录的12种增补了描述和地理分布,同时对前人描述的种类进行了再描述。 前人已在西沙群岛报道,我所尚未采到的种类有: Turbo marmoratus Linné,T.cornutus Solander,T.coronatus Gmelin, Astraea haematrage( Menke)。前3种系熊大仁(1949)报道,有图有描述,但T. coronatus描述欠细,无法确定其种名;前2种特别是经济价值较高的T. marmoratus,虽然我所一直未曾采到,因图、文均明,故予列入。第4种系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等(1974)报道,因无图无描述而无法确定,故未列入。 总计,本文共描记30种,分隶于14属4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世界海域头足类的28个科及其重要种类的分布为依据,结合生境、生态和捕获状况,探讨了头足类的分布特点、分布趋向和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海头足类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正之 《海洋与湖沼》1978,9(1):108-116
一、分布概况迄至目前,中国近海的头足类已知共62种。除将其在渤、黄、东、南各海及其他海域的分布列出详表1外,并概述如下:1.在62种头足类中,47种为浅海性(neritic)种类,它们主要生活于大陆架范围内;15种为大洋性(oceanic)种类,主要生活于大陆架以外的外海和大洋中(见表1:2—11种,41—45种)。2.科数、种数由北向南递增:渤海4科7种,黄海6科14种,东海8科29种,南海15科57种。金乌贼和日本枪乌贼在黄海头足类捕获量中占优势;青浜无针乌贼在东海头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