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416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257篇
地球物理   149篇
地质学   737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为实现"智慧海淀"的总体要求,北京市海淀区组织研究和建设了快速、合理、实时的住房配租系统。本文在详细分析现状和系统需求的基础上,以房源基础数据维护子系统、公租房实时配租子系统为核心,构建起系统总体逻辑架构,开发建设海淀区公共租赁住房实时配租系统,实现线上实时配租,大大提高了房源周转率、利用率,优化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工作模式,为后期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2.
黄土剖面地层划分对于古地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黄土地层的精细划分是一个薄弱环节。磁化率是土壤和沉积物的一个重要参数,能反映一定的沉积环境变化,常用来作为地层层序划分的标记。但离散的磁化率在反映黄土剖面地层结构空间展布特征时,会出现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问题。本研究选取平原区一处剖面为例,利用高光谱遥感具有图谱合一,光谱分辨率高,可以定量反演地表物理化学参数,分析地表物理化学过程的特点,探索建立光谱与反映地层韵律变化的磁化率之间的光谱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黄土剖面上,进行黄土地层结构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光谱特征建立的磁化率模型精度较高(R~2﹥0.95),其得到的剖面磁化率强度分布图较好地展示了地层结构空间展布特征,为黄土剖面地层划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张岳桥  董树文  贾东 《地质学报》2018,92(12):2377-2387
2017年8月8日,青藏高原东缘川西九寨沟地区发生Ms7.0地震。基于震源机制解和余震分布特征,结合历史地震和区域新构造分析,揭示了一条新的左旋走滑断裂:九寨沟-虎牙断裂,该断裂斜切岷山隆起,呈弧形展布,北接塔藏罗叉断裂,南连虎牙断裂,是东昆仑左旋走滑断裂的最新东延。新构造研究结果表明,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东部巴颜喀拉地块向东挤出,在其东缘岷山地区边界运动学性质发生了明显的转换: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昆黄运动时期(1.0~0.6Ma),向东挤出运动主要转换为地壳缩短变形和块体隆升,沿岷山隆起东西两侧发生逆冲断裂作用;而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ca 120 ka),地块向东挤出伴随着块体顺时针旋转,构造变形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主要集中在塔藏-九寨沟-虎牙断裂带。新构造运动性质的转换使得一些早期强烈活动的断裂,如岷江断裂、漳扎断裂等,其现今活动性明显减弱,而新的左旋走滑断裂正在孕育诞生。这一活动断裂演化图像的新认识为本地区未来强震评估和预测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4.
山东夏甸地区金矿床地球物理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健 《地质与勘探》2018,54(1):138-147
山东胶东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黄金产地,深部含金破碎带与地球物理重磁场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建立以重磁信息为主体的综合找矿标志,可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本次研究以夏甸地区典型金矿床为例,根据布格重力异常图、剩余重力异常图、ΔT化极异常图,讨论了其重磁场特征,结合已知地质剖面和CSAMT剖面解释结果,从重、磁、电三方面论证了本区金矿床具有"低密度、低磁性、低电阻"的物性特点。总结了本区金矿床成矿条件,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套金矿勘查物探技术组合流程:根据重磁面积工作圈定有利成矿区范围,然后布设重磁剖面,利用其联合反演结果,确定控矿构造的位置及产状,最后根据CSAMT测量结果低阻区(带)的位置可进一步推断矿体位置。该套组合对招远-平度断裂带深部隐伏金矿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新疆中天山雅西辉长岩体出露于阿其克库都克—沙泉子断裂南侧,主要岩相为辉长岩,含少量辉石岩和闪长岩,岩体有明显的钒钛磁铁矿化。利用LA-MC-ICP-MS技术开展对辉长岩中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311.7±3.5)Ma(MSWD=0.104,n=14),代表岩体侵位于晚石炭世。锆石(~(176)Hf/~(177)Hf)i值为0.282637~0.282945,对应的ε_(Hf)(t)值为+2.1~+13,平均值为+4.7,计算得到的锆石单阶段Hf模式年龄T_(DM1)为430~865 Ma,表明岩浆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并有壳源物质的加入。结合已有报道的东天山地区辉长岩形成时代和Hf同位素组成特征,本文认为雅西辉长岩的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特征为准噶尔古洋壳在晚古生代期间向南俯冲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996.
密山市杨木岗地区处于敦密深大断裂南侧,华力西晚期—燕山晚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铀矿化异常线索较为丰富,铀成矿条件优越。铀矿化主要赋存于华力西晚期岩体及其与下寒武统金银库组的内外接触带,受断裂构造、层间破碎带、岩体内外接触带控制,伴生赤铁矿化、矽卡岩化、萤石化、黄铁矿化等热液蚀变。依据研究区内的地层、岩体、构造等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结合航放铀高场、遥感铁染及羟基蚀变异常等成矿有利信息考虑,认为研究区内的热液型铀成矿潜力较大,提出了预测远景区4个。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奋斗地区延军山铀矿点、铀矿化异常点进行梳理,总结了研究区内典型铀矿化异常特征,并通过对研究区内铀矿化异常进行野外调查、评价,分析了区内变质岩型铀成矿条件和主要空旷因素,指出研究区变质岩型铀矿受古元古代东风山岩群石墨片岩、北西向断裂、伟晶岩复合控制,提出了"石墨片岩+构造+伟晶岩+异常"的找矿思路,并圈定了找矿远景区域,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98.
河南中牟区块牟页1井是南华北地区第一口海陆过渡相页岩气探井,对太原组、山西组压裂试气,取得了日产1256m3天然气的重大发现.基于对牟页1井及地震等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太原组和山西组页岩气富集与产能控制因素取决于原始沉积条件和后期保存条件;泥炭沼泽亚相和潟湖亚相为页岩气发育最有利相带,页岩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是页岩气勘探选区的重要评价指标;区块内通天断层较多,盖层为泥岩而非封闭更好的膏盐岩,显示总体保存条件一般;在页岩气层系地化指标、厚度、埋深、沉积相及盖层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寻找构造相对稳定的区域是下一步勘探选区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9.
张修政  董永胜  王强  但卫 《地质通报》2018,37(8):1406-1416
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延伸规模最大的高压变质带,是理解特提斯演化的关键地质记录。高压变质带主要沿龙木措-双湖-澜沧江缝合带一线出露,主要由榴辉岩、蓝片岩、石榴子石多硅白云母片岩及少量高压麻粒岩组成。其中,榴辉岩主要出露于戈木、果干加年山、冈玛错、巴青及滇西的勐库地区,主要呈透镜状产于石榴子石多硅白云母片岩中。除巴青地区的榴辉岩外,其余地区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温度较低且含有硬柱石及其假象,峰期变质条件位于硬柱石榴辉岩相稳定区域,是洋壳冷俯冲的产物。虽然对于戈木地区榴辉岩锆石成因仍有争议,但已有资料显示,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主体变质时代集中在晚三叠世,其相关高压变质岩石的折返可能与洋盆的闭合及随后的陆-陆碰撞相关。近期研究表明,羌塘中部可能存在二叠纪低温高压变质岩,折返于大洋俯冲阶段,可能与洋岛或海山的俯冲及引发的俯冲侵蚀作用相关。此外,羌塘香桃湖地区出露早古生代的基性高压麻粒岩,是冈瓦纳大陆北缘陆块拼贴的记录。因此,对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进行进一步系统的研究工作,对于深入理解冈瓦纳北缘构造演化及古特提斯的俯冲与闭合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健全现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市县尺度主体功能区的划定方法。该文以主体功能区基本理论为指导,综合地理国情信息中的地表现状数据与DEM数据,结合专题调查与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等空间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基于规则的分类模型等技术,研究细化上位主体功能区进行市县主体功能区划定的方法、指标与分类体系、与上位主体功能区的衔接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功能单元的市县主体功能分区方法和流程。并以榆林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划定了榆林市42920 km2的市县级主体功能分区。探索将主体功能分区的空间尺度延伸到具体的地理单元,发挥主体功能区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基础性作用,为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落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