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小兴安岭西北部晚志留世及早泥盆世地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小兴安岭西北部是我国北方志留系和泥盆系发育较好的地区之一。1972—1977年,我们在卧都河、罕达气一带进行地质工作(图1),收集了晚志留世及早泥盆世地层资料,草成此文。  相似文献   
12.
潍河-弥河三角洲是一个由多条河流共同塑造的三角洲。前三角洲黏土质粉砂是各河流共同贡献的结果;每条河口之外形成各自的三角洲前缘,主要由极细砂组成;河口间湾沉积物是两条相邻河流共同塑造的,主要为黏土质粉砂。由于河口位置的侧向摆动,三角洲前缘极细砂和河口问湾黏土质粉砂会交替出现。7000aB.P.以来向海进积20~55km,在海岸附近三角州沉积物厚度超过20m。  相似文献   
13.
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沉积年代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黄河三角洲前缘粉砂分布于河口外中部,三角洲侧缘或分流间湾黏土质粉砂分布于三角洲前缘粉砂体的两侧。分流改道时新的分流河口大多分布在老叶瓣三角洲侧缘或分流间湾位置。这样,年轻的三角洲前缘粉砂覆盖在老三角洲侧缘或分流间湾黏土质粉砂之上,与此同时,年轻的三角洲侧缘或分流间湾黏土质粉砂覆盖在老三角洲前缘粉砂之上,形成规律性的叠覆层序。在观察钻孔岩心时,正确判断某一层的沉积环境,追踪其物质来历,即判断是从哪一条分流河道搬运来的物质形成的,该分流河道的活动年代就是该层形成的年代。  相似文献   
14.
Excavating sands and gravel on land in combination with constructing reservoirs for storing fresh water is an ideal approach in atolls. Appropriate mining of gravel from the prograding gravel beach is acceptable. Digging reef rock close to the edge of the wide ocean reef flat without surface loose sediments on it or sand beach can be accepted. Excavating sand from some depths in lagoon is a scientific approach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urbanized atolls. However, selecting appropriate sites for mining sand other than at some depths in lagoon is suitable to rural islands without dense populations. These sites include up drift side of long groin on the reef flat,partly filled access channel-port, outlet of artificial channel and lagoon margin on the prograding coast.  相似文献   
15.
全新世淮河三角洲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28年以前淮河是位于我国东部独立入黄海的一条大河.1128年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改道,夺淮入黄海,结束了淮河三角洲的活动.尽管1855年黄河再次改道回归渤海,但是1851年洪泽湖大堤决口,此后淮河成为长江的一条支流.根据近几十年来苏北全新世沉积研究成果及淮河、江苏近岸海洋水文状况,推测 7000aB.P~1128年形成的淮河三角洲形成、演化和特征.1128年以前淮河口及其附近海域东北向和东北偏北向波浪强,在波浪和沿岸流的作用下,沉积物优势运移方向为SSE,河口南侧形成两条延伸很远的海岸砂堤(障壁坝-海滩脊),其内侧为泻湖和海岸低地,形成一个明显不对称的淮河三角洲.淮河三角洲发育历经两个阶段:早期阶段为 7000~3500aB.P.,东岗砂堤逐渐形成,加宽;晚期阶段3500aB.P.~1128年西岗砂堤逐渐形成,加宽.  相似文献   
16.
采用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对淮河中游河床表层沉积物中的主要黏土矿物含量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淮河中游沉积物的黏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52.3%)-高岭石(17.0%)-蒙脱石(16.8%)-绿泥石(13.9%)型.淮河中游沉积物黏土矿物与长江、黄河沉积物黏土矿物相比,兼具黄河沉积物富蒙脱石的特征和长江沉积物富高岭石的特...  相似文献   
17.
薛春汀 《地理科学》2003,23(1):49-51
Biao口牡蛎礁剖面原位胶结的牡蛎礁层之间有6层粉沙夹层,这一层序被认为是6500-3000是a.B.P.多次海面波动的反映,该剖面的研究被认为是近年来全新世海面研究的重大成果,然而,组成蛎礁的属种长牡蛎和近江牡蛎产于低潮线附近至十余米水深,生活的盐度很广,可以在盐度10‰-30‰的海区栖息。它们的指示沉积物形成的深度上虽有一定意义,但并不是海水深度良好的指示标志。其兴衰不是由于海面变化造成的。泥砂沉积速率的变化是导致牡蛎礁与砂层交替出现的原因,Biao口牡蛎礁剖面既不能反映6500-5000a.B.P.存在高海面,也不能说明5000-3000a.B.P.海面波动频繁。  相似文献   
18.
天津宁河县俵口牡蛎礁剖面与海面变化关系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薛春汀 《地理科学》2003,23(1):49-51
亻表口牡蛎礁剖面原位胶结的牡蛎礁层之间有 6层粉沙夹层 ,这一层序被认为是 6 5 0 0~ 30 0 0aB .P .多次海面波动的反映 ,该剖面的研究被认为是近年来全新世海面研究的重大成果。然而 ,组成蛎礁的属种长牡蛎和近江牡蛎产于低潮线附近至十余米水深 ,生活的盐度很广 ,可以在盐度 10‰~ 30‰的海区栖息。它们在指示沉积物形成的深度上虽有一定意义 ,但并不是海水深度良好的指示标志。其兴衰不是由于海面变化造成的。泥砂沉积速率的变化是导致牡蛎礁与砂层交替出现的原因。亻表口牡蛎礁剖面既不能反映 6 5 0 0~ 5 0 0 0aB .P .存在高海面 ,也不能说明 5 0 0 0~ 30 0 0aB .P .海面波动频繁。  相似文献   
19.
薛春汀 《沉积学报》2002,20(1):174-177
应用有孔虫、介形虫、软体动物和现代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江苏建湖庆丰剖面所显示的全新世沉积环境和海面变化进行讨论。认为在露头上大量原地埋藏的软体动物壳体指示环境的作用比有孔虫埋藏群更有意义。庆丰剖面所揭示的情况是 6 0 0 0~ 12 70aBP该地区一直处于潮间带-河口湾环境。 6 0 0 0aBP以前海面是上升的,6 0 0 0aBP达到了与现今海面相当的位置,其后海面是稳定的,看不出海面波动现象。  相似文献   
20.
现代黄河三角洲叶瓣的划分和识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薛春汀 《地理研究》1994,13(2):59-66
黄河分流河道摆动频繁,自1855年以来形成了8个三角洲叶瓣。1904-1929年的三角洲沉积物划归一个叶瓣较为合适。1934-1938年和1947-1964年也应该划归一个叶瓣。叶瓣活动时间短,平均活动时间只有16年。单个叶瓣形成的沉积物厚度有限。一个钻孔剖面上的三角洲沉积物常常分层于数个叶瓣。叶瓣废弃后改造时间短,还没有形成较粗的改造,沉积物便被新的叶瓣所覆盖。两个叶瓣的界线不很清楚。但根据沉积结构和构造,微体化石,210pb测年方法,土壤层以及历史记录,可以识别出不同的叶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