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86篇
综合类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基于日本海洋信息中心提供的东海黑潮PN断面垂向分辨率不同的2种CTD数据,采用动力高度法计算了2000—2011年的断面流速。通过对49个航次的流场结构、最大流速、流幅、流量等黑潮特征值的对比,分析了不同数据垂向分辨率对黑潮地转流动力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数据垂向分辨率不同对东海黑潮的流量几乎没有影响,对平均流幅影响很小,对流核位置略有影响,但对平均流核个数、平均最大流速影响较大。2种数据对应的流场差异主要有:与低分辨率数据对应的流场相比较,高分辨率数据对应的流场流核区流速较大、平均流核数偏多。不同流核结构在2种数据对应的流场中出现概率差别较大,低分辨率数据结果中的单核结构出现概率最高,高分辨率数据结果中的双核结构出现概率最高。  相似文献   
62.
海洋浮游生态系统连续介质动力学的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质点、连续介质和状态变量等观点来描述海洋浮游生态系统,根据生物生命运动、生化反应、水动力学和物质守恒等基本规律,建立海洋浮游生态系统动力学的模型方程,推广地球流体力学的湍流二阶闭合理论,建立实用的雷诺平均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方程及其二阶相关项的闭合模型方程,将生态动力学状态变量的湍扩散参数化,本文还讨论了该模型与通常的N-P-Z-D模型的关系,提出了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3.
海洋赤潮生态模型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根据中日合作海洋生态围隔试验观测资料,对乔方利等1998年提出的赤潮过程生态模型(乔方利等,2000)进行参数优化研究,得到赤潮过程营养2盐半饱和常数:硅藻,KN=1.4umol/L、KP=0.129umol/L、KSi=1.16umol/L;鞭毛藻,KN=0.345umol/L、KP=0.113umol/L以及其它等共18个参数的最优取值,并详细讨论了目标泛函的构造和多目标函数参数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杜德文  袁业立 《地质论评》2000,46(Z1):261-265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方法在沉积动力学方面的应用.利用线性最小二乘回归算法确定系统辨识模型的未知参数矩阵.针对实际数据(河口数据)的模拟结果显示,这种方法是预测河口悬浮沉积浓度和沉积输运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65.
改进环流模式中的Boussinesq近似与静压近似是当前海洋环流模式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虽然目前已提出一些在模式中包含非Boussinesq效应和静压效应的方法,但是仍有很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系统地回顾了改进这2个基本近似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式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方法的理论基础及其数值分析结果,并分析了这些方法中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指出了开展进一步研究需要首先分析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6.
海浪对海洋上层的动量与混合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波浪影响海洋环流的3种机制,给出了波浪对海流的雷诺应力表示、搅拌混合系数表示以及对温盐扩散的搅拌混合系数表示;计算了东中国海区域的波浪动量作用、搅拌混合系数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进而定量分析了波浪对表层海流的动量输送及对海洋上混合层与跃层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东海黑潮主段环流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多种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东海黑潮主段子环流系统的物理模型,它是由较稳定的东海黑潮主段、经常出现(大概率)的右侧逆流和有条件出现(小概率)的外陆架逆流所构成的一个双环环流结构。部分黑潮水由主段北部进入陆架区形成外陆架逆流,或转向黑潮以东海域形成右侧逆流;由主段南部进入黑潮的陆架水,一部分来自外陆架逆流闭合了双环结构的外陆架部分;黑潮右侧逆流水大部分形成反气旋流动重新进入主流,闭合了双环结构的东部部分。  相似文献   
68.
从最基本的Boltzmann六重积分出发,在借鉴其他作者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新的精确计算模型。该模型不但获得了与前人相一致的结果,还能够清晰的表现出每一个参与相互作用的共振架构对能量传输的贡献大小,并且直观的反映出构成这些架构的共振波数的详细情况。该研究工作为深入研究不同海浪谱中非线性能量传输特征以及其近似计算方法改进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基于Argos漂流浮标的东海黑潮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79—2008年的表面漂流浮标资料,在选定区域(21°~33°N,120°~132°E)内对3个东海黑潮特征断面上的表层流速结构进行分析。选取的特征断面分别是位于台湾东北东海黑潮南段的SS断面,位于黑潮所流经东海的中央地段的PN断面和位于日本九州与奄美群岛之间的TT断面。Argos漂流浮标资料的统计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东海黑潮不同流段的主要特征及其季节变化。东海黑潮中段相对于其他流段流速强、流幅宽、流量大的特征最为显著,也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70.
前言     
袁业立 《海洋科学进展》2004,22(B10):F006-F007
《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今天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把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的成果献给广大读者,同时也圆满地完成了本届会议的承办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