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滇东北地区煤变质程度与铅锌矿成矿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东北地区煤的变质程度具有与区内构造-成矿亚带一致的分带变化规律,其中以金牛厂-矿山厂亚带煤的变质程度最高,往北变质程度逐渐降低,往南变质程度则快速降低。同时探讨了其成因,认为峨眉山玄武岩浆的喷溢活动对区内煤变质程度的整体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而煤变质的分带性则可能与热液(水)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2.
海洋真菌药用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真菌由于其资源优势和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成为海洋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热点。按从抗肿瘤、抗菌、酶抑制剂、拮抗剂等几个方面对海洋真菌产生的活性物质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3.
在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方面, 陈崇希教授分析了"平均布井法"不符合质量守衡原理的实质, 纠正了以"地下水补给量计算可持续开采量"的错误, 提出了基于"质量守衡"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 强调分析"补给的增加量与排泄的减少量"在评价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时的重要意义.在地下水动力学领域, 陈崇希教授纠正了稳定井流"影响半径"模型的错误, 恢复了Dupuit"圆岛模型"的原貌, 拓展了Theis公式和Hantush公式的应用条件, 改进了地下水非稳定井流理论, 完善了其中的某些基本概念.在水文地质模拟仿真技术方面, 陈崇希教授提出确定滨海承压含水层海底边界的理论和方法; 提出地下水混合井流的模型和模拟方法, 解决了混合抽水试验确定分层水文地质参数的难题; 提出岩溶管道-裂隙-孔隙三重介质的地下水线性-非线性流动的模型; 建立了考虑井管水流雷诺数对滤管入流量分布的水平井-含水层系统的地下水流模型; 完成了"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的砂槽物理模拟, 并用数值方法仿真了地下水流的规律; 最近向观测孔水位形成的传统观念———常规观测孔中的水头降深反映该孔滤水管中各点的平均降深———提出质疑.陈崇希教授建立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使传统的基于线汇/线源的井孔-含水系统模型提高到新的水平.陈崇希教授积极倡导"防止模拟失真, 提高仿真性", 强调精细地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合理地概化模型和采用正确的仿真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4.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发生7.4级地震后,5月24日,安徽霍山县佛子岭水库水体出现大面积发白、发浑的宏观异常.通过介绍此次宏观的异常特征、核实过程及水样检测结果,并对水库的水化学参数时空分布特征、气象因素及地震活动等影响的深入分析,认为该宏观异常为地震前兆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95.
接触自然让整个世界都变得亲近,自然可以对个体健康、福祉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很少有研究系统梳理该领域的成果,更未能建立整合性分析框架。以2000—2021年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收录的有关自然接触、联结及其益处的文献为样本,旨在揭示该视角下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管窥可能的知识缺口,指引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建立“自然接触-自然联结-自然益处”研究的概念体系、逻辑链条和分析框架。结果发现:(1)已有研究总体经历了初期探索、稳步增长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主要聚焦人类的自然接触、自然接触的可持续益处、人与自然的联结关系及三者的相互作用等4个方面的关键议题;(2)未来研究应基于“自然接触-自然联结-自然益处”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框架,重点识别自然接触的性质差异,厘清自然联结的应用规则,观照自然益处的价值转向,审慎外生情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97.
当前,全市正在开展解放思想再讨论,思考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适应北海新一轮发展的需要。国土资源部门在北海新一轮的发展中将处于前沿位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国土资源工作中的焦点难点问题,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和良好的服务,是每一个  相似文献   
98.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在青藏高原先后完成了羚羊-I(ANTILOPE-I)到羚羊-IV(ANTILOPE-IV)4条二维宽频带台阵剖面,而在青藏高原东西构造结则实施了羚羊-V和羚羊-VI两个三维宽频带台阵探测。另外,我们将前期在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开展的九条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剖面也纳入羚羊计划的总体框架中来。 通过“羚羊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部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以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综合的第一手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精细的壳幔结构,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结构与属性,优化了盆地的基底构造格架;建立了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削减”新的陆内造山模式,揭示了印欧碰撞在天山岩石圈缩短44%的去向以及由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俯冲的转换机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盆山接触关系;获得了塔里木盆地顺时针旋转的深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证据;确定了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发现目前的青藏高原由南部的印度板块、北部的欧亚板块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巨型破碎区——西藏“板块”构成,首次确定了各自的岩石圈底边界;修正了高原变形的两个端员模型;建立了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的制约关系;系统地揭示了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造山带俯冲的水平距离与俯冲角度的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 “羚羊计划”以其巨大的观测网络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采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印度板块俯冲、西藏巨型破碎区发育、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西部水汽通道提前关闭、中国西北部干旱、沙漠化提前这一深部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对地表地形、油气资源和环境变化的制约关系,推动了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
喀纳斯群为一套巨厚的中低压型浅变质碎屑岩系,主要由片岩、片麻岩、变质砂岩等组成,其形成时代未有统一的认识,致使阿尔泰构造带的构造演化过程争议较大。对喀纳斯群变质岩进行原岩恢复,认为该套变质岩为副变质岩,考虑到变质碎屑岩的成岩物质继承母岩特征和变质程度的影响,利用碎屑岩研究方法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显示出喀纳斯群变质碎屑岩原岩形成环境以大陆岛弧为主,兼有活动大陆边缘的特征,CIA、ICV指数反应出原岩经历了相对温暖、湿润的风化作用,成熟度较低。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最年轻的锆石年龄集中在(500±3.0)Ma,代表喀纳斯群的上限年龄,认为该套地层形成于晚寒武世晚期之前,为一套形成于大陆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复理石建造。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初期基底裂解事件,暗示着阿尔泰构造带存在前寒武纪大陆地壳基底。  相似文献   
100.
测量仪器都需要检验,但是仪器的实际性能与厂家标称指标存在差异,单纯按照厂家标称的指标作业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多波束测深仪也是如此。多波束测深仪扫幅宽度是衡量多波束性能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作业环境复杂,难以通过直接检定方法进行评估。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声学原理评估扫幅宽度指标的模型;分析了不同海底底质,使用不同测船对扫幅宽度的影响;研究了扫幅宽度随水深和脉宽的变化规律。并以SeaBat8101为例,对其扫幅宽度进行评估,得出其在不同情况下的扫幅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