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227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Concentrations of biogenic silica(BSi)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were determined during four cruises(spring:April–May 2014; autumn: November 2014; summer: August–September 2015; winter: January 2016). Samples of BSi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double extraction method. Season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BSi and the poten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chlorophyll a(Chl a) content and BSi in four seasons were measured in this study. Significant spatial variability was observed in seawater BSi concentrations.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BSi was highest in winter and lowest in spring.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centrations of BSi and hydr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also discusse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hl a and BSi. The concentrations of BSi showe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with temperature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silicates, total inorganic nitrogen and total inorganic phosphorus, indicating that distribution of BSi was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and nutrient level.  相似文献   
102.
斜带石斑鱼幼鱼饥饿前后胃肠道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组织学方法详细地观察了斜带石斑鱼幼鱼饥饿前后胃肠道组织细胞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饥饿后引起胃体部的粘膜和腺体萎缩,胃腺细胞排列无序,腺细胞胞质中分泌颗粒明显减少,肌层变薄,肌纤维排列疏松,而贲门胃和幽门胃则没有明显变化;在肠道可见幽门盲囊和肠前段出现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表现在肠绒毛长度和上皮细胞的高度均明显下降,纹状缘退化,杯状细胞的体积和数目都减少,肠中段的变化较前段不显著,后段肠壁可见浆膜层和肌层严重脱落.  相似文献   
103.
高质量地图点要素标注及自动配置问题是地图制图中的难点之一。为了解决地图点要素标注中的重叠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局部优化功能实现防重叠冲突的地图点要素标注。该文首先通过地图点要素标注的位置分配问题,建立基于点要素的八位置候选模型。其次,针对地图点的防重叠冲突问题,提出地图点标注的重叠数量评价函数和重叠面积评价函数,记录每一次迭代过程中点要素标注的重叠个数和重叠面积,得到标注重叠质量得分,进而得到适应度评分。最后基于3种评分结果建立新的终止条件,将数次迭代后满足该条件的标注设置为最终的配置方案。实验采用随机模拟数据和福州大学城实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和防重叠冲突的点标注配置与一般的标注配置相比,其重叠个数减少了89%。在迭代过程中最后一代相较于第一代的重叠面积减少了75%,标注的适应度提升54.5%。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计算出群体点标注的近似最优解,显著提升地图标注的美观性和位置平衡性,适用于网络地图和专题地图点要素的自动化标注和配置。  相似文献   
104.
刘浩  许文姗  尹宝树 《台湾海峡》2010,29(3):402-407
应用1个改进的含有动边界技术的河口海岸动力模型模拟了泉州湾洛阳江口的潮汐潮流.结果表明M2分潮在洛阳江口的主河道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潮波向浅滩的传播,其能量通过海底摩擦作用或非线性耗散作用逐渐转移至浅水潮,其中尤以M4分潮的增长最为显著.浅水分潮的增长又会引起天文分潮涨、落潮流的不对称性.进一步检验洛阳江口的潮流历时(月平均的涨、落潮流历时分别为6 h 1 min 30 s和6 h 19 min 58 s)和潮汐余流特征发现:该水域以涨潮流为主,由此产生的涨、落潮流的不对称可能有利于潮滩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05.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头屯河组是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基于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探究研究区的沉积特征及其展布规律,对该区今后油气滚动勘探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岩性以泥岩、粉砂岩及细砂岩组合为主,总体表现出“泥包砂”的特点;其中砂岩成分成熟度低,具有近物源特征;粒度概率累计曲线主要为跳跃悬浮式,水动力类型为牵引流;测井曲线可分为钟形、箱形和线形3类。综合岩性、粒度、测井及地震反射特征等明确了研究区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可识别出曲流河道、点坝、泛滥平原和废弃河道4种沉积微相。研究区沉积物源来自东北方向,曲流河展布特征主要受地形坡度、物源远近及粒度特征影响。曲流河由北东向南西延伸,且西南部的河道弯曲度有增大的特征,河道逐渐呈现网状分布特征,点坝砂体也更加发育;同时,西北部也出现了连片分布的曲流河沉积。因此,后续油气勘探优质储层的找寻应重点考虑西北部与西南部的点坝砂体。  相似文献   
106.
黄土由风积形成,黄土堆积的地层不仅记录了古气候冷暖变化,地表分布的黄土区常常是旱作农业高度发展地区,并可能发展为古文明起源地,如中国黄河流域。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古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伊朗西部地区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途径地;位于两河下游的波斯湾入海口附近,分布着大面积尚未被认识的风成黄土。文章通过对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Shooshtar(SH)地区所采集的疑似风成沉积物样品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粒度、稀土元素,以及漫反射光谱测量,探究该剖面的磁学性质及其磁性增强机制,以发掘其蕴含的环境信息。结果表明:SH剖面具有风成黄土粒度分布特征和风积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磁性矿物以软磁性矿物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为主,并含少量硬磁性矿物针铁矿和赤铁矿,磁性颗粒以粗SSD颗粒为特征。该剖面磁性的增强受微弱的成壤作用和外源输入的磁性矿物共同影响,而外源输入的磁性矿物贡献更显著,SH剖面与东北部黄土-古土壤磁化率增强机制相似,但又存在区别,主要源于外源输入磁性矿物的差异和区域降水差异所导致的成壤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7.
利用2017年5月14—16日的地温、降水资料,选用计量学的比分数Z、Z′、比率值E_n和专业标准方法规定的P_A对地温传感器期间核查的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14日80 cm地温的Z评价为"不满意",原因是该日标准差为0.0℃,应订正为"满意";Z′评价均为"满意";16日40 cm地温的E_n、P_A评价是"不满意",加作小时地温的E_n、P_A分析,验证其"不满意"。2)Z、Z′用标准差统计且结果与之成反比,有"漏评定"、"误评定"现象;一个传感器测量项目的不确定度、允许差是定值,E_n、P_A用不确定度、准确性统计并与测量差成定比值。自动气象站各要素传感器期间核查的能力验证,不宜采用标准差统计的Z、Z′,以不确定度统计的E_n或准确性统计的P_A为好。  相似文献   
108.
利用中国756个站点观测数据、Nio3区海温指数和74项环流指数等资料,应用EOF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西部山区夏季(6—8月)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ENSO和大尺度环流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山区夏季降水与冬季(上年12月—2月)Nio3区海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两者的相关关系与月份、海拔高度关系密切,并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西部山区降水还与春季(3—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将西部山区夏季平均降水作为预测量,前期冬季Nio3区海温和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作为预测因子,分别对秦岭、巫山山区降水建立预测模型,并利用该预测模型对2009—2018年夏季降水进行独立样本回报检验,发现预测模型对秦岭、巫山山区的预测成功率分别为70%和80%,相对误差绝对值通常小于10%,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9.
被动微波遥感积雪参数反演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深(snow depth,SD)和雪水当量(snow water equivalent,SWE)是气候水文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在雪灾监测中尤为重要。首先,简要介绍了被动微波遥感SD和SWE反演算法的物理基础——积雪微波辐射传输模型,分析了不同微波频段、不同特点的积雪微波辐射和散射特性。然后,根据前人的研究从数学角度将反演算法分为线性亮温梯度法和基于先验知识法,总结了2类算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线性亮温梯度法相对简单、速度快,一般只适用于特定的研究区;先验知识法需要获取研究区的样本数据,并反复训练才能达到较好的精度,但对样本的独立性及其均值差异显著性的要求较高。最后,重点介绍了我国风云三号微波成像仪(FY-3 MWRI)的全球SD和SWE反演算法和针对中国区域的改进算法,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0.
地图集虽然涉及行业较全,包含地图类型多样,但它并不是各种专题地图的机械组合和简单拼凑,而是相互关联、互相补充、有着完整结构的地图体系。从设计与编制两方面对省级地图集在编撰中的主要技术工作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