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4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531篇
测绘学   294篇
大气科学   201篇
地球物理   267篇
地质学   999篇
海洋学   232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3篇
  1944年   3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大瑶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遇到了较多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在论述隧道围岩基本工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变形破坏以及隧道水害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12.
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第42届大会第二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由87个会员国提交的关于“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提案(169号决议)。决定把从1990年开始的20世纪的最后十年定名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目的在于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减轻全球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该计划的酝酿过程、宗旨、目标和领导机构。  相似文献   
113.
陈赞廷  可素娟 《冰川冻土》1994,16(3):211-217
本论述了黄河下游冰情特征、凌汛灾害、防凌措施及应用冰精数学模型优化三门峡水库防凌调度的研究。黄河下游属于不稳定封冻河段,有的年份,三封三开,约有十分之一的年份不封河,冰情变化非常复杂。本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及水力学理论,结合实际经验,建立了一个冰情数学模型,用来进行冰情预报和优化三门峡水库防凌调度。经实测资料检验,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4.
115.
中国南极中山站位于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λ=76°22′E,φ=69°22′S),1991年3月至1993年2月,用LacosteET型重力仪,在这个地区进行了为期近两年的观测,取得了600多天的有效资料,经调和分析和流变模型、海潮负荷改正后得到:δo1=1.2253±0.0031,Δφo1=0.73°±0.14°;δm2=1.0785±0.0045,Δφm2=-3.55°±0.29°从资料分析的精度来看,观测资料是比较好的;但由于海潮负荷改正缺少附近海域的资料,会对最终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6.
安徽长龙山矽卡岩浆型铁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许国建  林新多 《地球科学》1990,15(6):649-656
  相似文献   
117.
红外显微测温法是目前确定不透明矿物均一温度的直接方法,在矿床成因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所用仪器及研究现状.已有资料表明,矿石矿物与其共生的脉石矿物之间在形成条件上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最后,作者归纳了影响该方法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并初步提出了相应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8.
辽南地壳的收缩作用及伸展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志琴  李典致 《地质论评》1991,37(3):193-202
辽南盖层中强烈的变形构造为稳定地台中少见。变形构造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具典型薄壳结构的辽南地壳曾经历了中生代的收缩作用及伸展作用。最早期的较强大的收缩应变,表现为太古宙变质基底与晚元古代至古生代地台盖层之间发生的自东往西的深层滑脱作用、大范围剪切流变及形成的逆冲体系;后期的伸展应变则表现为垂直主压应力作用下大量韧-脆性低角度正断层体系的发育。收缩作用至伸展作用转化的因素,可能与剪切局部熔融及等温线上升所引起基底上隆与地壳伸展、减薄有关。  相似文献   
119.
120.
中国重力测量与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