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秋季(11月底),桡足类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aculeatus)和拟哲水蚤(Paracalanus)幼体为三亚湾优势种;强额孔雀哲水蚤(Pavocalanuscrassirostris)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平均日摄食压力最大,各站平均为叶绿素a的(6.79±6.82)%,其次是针刺拟哲水蚤,平均为(5.97±5.67)%,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subcrassus)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较低,平均为(2.20±2.33)%,桡足类在秋季对浮游植物的日摄食压力占叶绿素a的(22.31±18.92)%。三亚湾属于生产力偏低的海区,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以中型浮游动物针刺拟哲水蚤、锯缘拟哲水蚤(Paracalanusserrulus)、红纺锤水蚤(Acartiaerythraea)、微驼背隆哲水蚤(Acro calanusgracilis)和驼背隆哲水蚤(Acrocalanusgibber)为主,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也占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52.
南海北部秋季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和种类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9月到10月间在南海北部海区对微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同期运用现场稀释法,以叶绿素a为监测对象,估计了该海区内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和摄食压力的水平。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区纤毛虫群体中以多膜纲寡毛目为主,有16种,其中寡毛亚目纤毛虫4种,砂壳亚目纤毛虫11种。各站纤毛虫丰度比较低,在9~102ind/m3之间。浮游植物瞬时增长率(k)在0.03/d~2.13/d之间;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g)在0.01/d~1.06/d之间。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Pi)在0.089%~65.23%之间,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Pp)在33.63%~86.04%之间。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水平主要受其丰度的影响,同时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显示,在南海北部海区微型浮游动物在初级生产力传递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