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04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该文采用最近邻指数、Ripley′s K(d)函数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山东省校外培训机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MGWR回归模型探测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10—2020年山东省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呈类“J”形趋势增长,区域差异缩小;(2)培训机构通常集聚于建成区,但区位选择范围逐渐扩大,其布局与社会经济活动强度、人口分布和行政等级相关,表现为核心城市引领、中心城区带动发展,通过接触扩散与等级扩散,集聚地范围与机构密度逐渐增大,并形成梯度发展格局,宏观上由济青双核格局向以京沪线—胶济线为发展轴的弧形点轴格局演变,分布重心逐渐西移;(3)校外培训业发展水平在地市内呈“中心—外围”结构,宏观上中高水平县区由多核心点状格局转为半圆弧状轴带格局,东西差异转变为南北差异,空间正相关性减弱;(4)产业结构升级、入学门槛提高、经济水平提升和社会服务完善会促进校外培训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2.
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储量(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s, SOCS)对于区域生态环境演替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其空间分布数据还比较缺乏, 特别是季节冻土区的数据较少。基于378个土壤剖面数据, 结合与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相关的地形、 气候以及植被等环境因子, 使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模型模拟了青藏高原季节冻土区0 ~ 30 cm、 0 ~ 50 cm、 0 ~ 100 cm和0 ~ 200 cm深度的SOC总量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季节冻土区SOCS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表层0 ~ 200 cm的SOC总量约15.37 Pg; 季节冻土区不同植被类型SOC从大到小依次为森林、 灌丛、 高寒草甸、 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 各土壤类型中棕壤、 黑钙土和泥炭土的SOC最大, 而棕钙土、 棕漠土、 灰棕漠土、 风沙土、 石质土、 盐土、 冷钙土、 寒漠土以及冷漠土的SOC最小。研究结果给出了青藏高原季节冻土区SOC的总量、 空间分布及规律, 可为相关地球模式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3.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交通管理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提出了一种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的设计方案。以唐山市GIS-T为例,详细探讨了有关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24.
2005年1~5月在青藏高原北麓河附近的高寒干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3种典型草地上进行了不同深度土壤气体采样和CO2浓度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剖面的土壤气体CO2浓度呈现出上低下高的分布特征.在动态变化上,土壤中CO2浓度在多年冻土活动层春季升温过程中出现一个峰值,经过短暂的降低后随夏季融化过程开始而升高.土壤剖面CO2浓度与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轻组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植物残体有机碳、微生物碳贮量和土壤温度呈明显的相关关系,在100 cm以上深度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关系.在整个观测期间,高寒干草原、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植被下3种土壤剖面土壤气体CO2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 052~3 050 mL·m-3、3 425~39 144 mL·m-3和984~12250 mL·m-3,高于我国塿土CO2浓度变化范围,也远远高于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高寒草原土壤气体CO2浓度变化范围.石灰简育寒冻雏形土和石灰寒冻砂质新成土CO2浓度变化范围低于国外报道的草地和农田CO2浓度变化范围;石灰草毡寒冻雏形土CO2浓度变化范围明显高于国外报道的草地和农田CO2浓度变化范围.活动层冻结期,土壤CO2的闭蓄作蓄作用比较明显.由于微地形导致土壤水分条件的差异,夏季融化过程各观测点土壤CO2浓度开始升高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5.
以试验方法研究双喷式射流结构对软质黏性底床上可沉降管道移动射流开挖规律。通过黄土、高岭土、水泥配置低剪切强度试验黏土,揭示喷嘴射流速度、喷嘴平移速度对冲坑特征尺寸影响规律。以边界层剪应力分析冲坑形态变化,并引入低射流靶距下反映侵蚀能力强度的回归侵蚀特征值Z进行无量纲化分析。结果表明:双喷式垂直射流形成的冲坑断面轮廓具有中心对称性,移动射流形成的冲坑纵向剖面线具有几何相似性。冲坑特征尺寸随射流速度呈近似线性变化,随喷嘴平移速度增加呈减小趋势。剪切强度增加使得黏土抗侵蚀能力增强,冲坑稳定断面曲线由V形向U形逐渐过渡变化。  相似文献   
126.
华北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区干旱演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磊  武建军  吕爱峰  张洁  赵林 《地理研究》2012,31(4):597-607
利用华北地区气象站点1960~2008年共49年的降水旬数据集逐旬计算1个月、3个月、12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序列。采用SPI历史序列的多年滑动平均和滑动标准差方法,解析研究区及3种主要地表覆盖类型区(草原区、农田区、阔叶林带)干旱在整个时间序列上的演变周期和幅度。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干旱的演变趋势和变化频度,并对趋势线进行预测。对比了3个子区域全年12个月份干旱演变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且各月份干旱发展趋势有较大差异,夏季的6月、7月降水较历史时期增多,春旱(4月)、秋旱(9月和10月)加重趋势显著。草原区在整个历史时期的干旱变化趋势不如南部农作物区和中部阔叶林带明显。农作物区9月、10月两月份干旱加重的趋势最显著,说明黄淮海平原区的夏玉米将越来越受到秋旱的威胁,防旱抗旱形势重于冬小麦面临的春旱,冬小麦的秋种受干旱的影响将加重。  相似文献   
127.
128.
MRI对鼻咽癌、颅底转移及放疗中、后改变的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RI对及MRI对放疗中、放疗后改变及放疗后残存与复安全的保障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30进行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的MRI检查。放疗后状态的病例均追随3-6个月复查。结果:在30例鼻咽癌患者中,存在颅底骨骨转移病例1例。经放射治疗,21例呈放疗后状态,其中包括2例液化性坏死,6例凝固性坏死;9例放疗后残存。结论:MR平扫及增强扫描对鼻咽癌、鼻咽癌颅底骨转移、鼻咽癌放疗中、后改变及放疗后复发有较高的诊断、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29.
本文主要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分析2011年5月1~4日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水汽条件和云图特征,并利用欧洲中心、T213、T639等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对这次天气过程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揭示了此次过程在动力、热力、水汽等方面的特征,找出有利于强降雨和强对流产生的环境条件和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0.
敦煌莫高窟崖体中水分分布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敦煌莫高窟壁画受到水盐运移影响而产生酥碱、空鼓等病害。为探究这些病害根源,本文首次在莫高窟开挖探井并取样,采用烘干法测试莫高窟崖顶以下20m内地层的含水量。测试结果表明:莫高窟崖体砂砾中平均含水量为1.6%,砂砾中水分分布较均匀。崖体中局部夹有粉质粘土和粉细砂透镜体,粉质粘土层含水量高达24%,粉细砂中含水量为3.6%。崖体砂砾中水分分布的首次确定将为研究壁画病害和莫高窟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