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163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219篇
地质学   406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采用水质监测方法对2008—2010年南太湖水域三个入湖口(小梅港、新塘港、大钱港)水体中蓝藻生物量、CODMn和DO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监测和调查,并通过SPSS10.0软件对蓝藻生物量与CODMn和DO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年内南太湖入湖口蓝藻颗粒数在1.0×106个/L以上范围的频率每年超过50%,最高在3.0×107个/L左右;(2)南太湖入湖口CODMn指标大部分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最高有6.5mg/L,最低约3.0mg/L;(3)蓝藻生物量与CODMn的相关性系数r介于0.3—0.7之间,呈现中低度正相关;(4)3年内蓝藻生物量与DO的相关性系数r介于0.30—0.50,呈现低度正相关,DO浓度有70%以上的频率大于6.0mg/L。结果表明,3个入湖口溶解氧指标能达Ⅱ—Ⅲ类地表水水质标准,但有机物污染已经不容忽视,并且与蓝藻暴发呈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2.
地下水中钙和镁的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进了离子色谱分析地下水中钙和镁的方法。以IonPac CS12A为分离柱,稀盐酸为淋洗液,电导检测器检测,对地下水中的锂、钾、钠、钙和镁进行同时测定。方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高的灵敏度,钙、镁的浓度分别在0~500mg/L和0~250m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钙的检出限为1.50μg/L,镁的检出限为0.89μg/L。对不同浓度钙、镁水质标准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同时对实际样品进行不同稀释倍数分析验证,方法精密度(RSD,n=8)为0.19%~1.89%,无显著的基体效应影响。方法可满足全国地下水调查评价规范要求,适于地下水样品中锂、钾、钠、钙和镁离子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3.
该文结合济南市实际,对如何落实国土资源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矿产督察工作制度等情况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了重组矿产督察员队伍后的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矿产督察员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技术培训,完善基础资料整理的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济南市矿产资源规范化管理水平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从空间数量、质量和结构3个维度构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评价方法,以肥东县古城镇范店社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平原农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结果表明:(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空间组织重构、要素重组和结构重塑,在空间数量、空间质量和空间结构关系上实现“三生”空间格局优化;(2)“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受生产空间格局优化效果影响较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考虑优化生产空间为重点;(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聚焦“三生”空间格局的优化,可以实现生产空间低值低效、生活空间无序空废、生态空间无序污损等问题的整体解决。  相似文献   
85.
影响地理课堂教学生成的因素较多。选取19个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影响地理课堂教学生成的主要因素,最终提取出5个主成分,分别是师生的情感投入与态度因子、教学氛围因子、教育教学理论储备和教学机智因子、教学实际操作因子、情境设置下的学生认知水平因子。就此提出建议: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地理教学工作中去,热爱本学科,更爱朝夕相处的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自身的整体素养,夯实教育教学的基本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言传身教,感染每一个学生;备课时,充分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恰当地选取教学方法,弹性预设,准备生成;授课时,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营造公平民主的教学环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生成;合理利用这些宝贵的生成资源,助学生的思维升华一臂之力,使得再生成,再利用,让地理课堂始终展示生机勃勃的景象;课后,反省吾身吾课吾学生,扬长避短,让生成之火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86.
利用前60阶GRACE重力卫星时变重力场资料和"去相关"、高斯滤波方法解算了中国区域内72个月(2005年1月-2010年12月)的地表负荷形变。为验证GRACE解算结果的可靠性,将解算结果与区域内27个GPS台站实际观测的形变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精度验证表明:1)利用GRACE反演地表负荷形变量是可行的,52%的GPS台站与GRACE估计的相关系数r30%,55%的GRACE解算结果RMSE6mm;2)在中国区域内南部地区的形变反演效果优于北部地区,这可能是由于降水充沛的南部区域的水储量变化比北部大。  相似文献   
87.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器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影像水体提取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其通常依赖于大量的训练样本,利用该方法进行多时相极化SAR影像的水体提取时,在每一景影像上都人工标注足够数量的训练样本是十分困难且耗时的。同时,SAR影像上固有的相干斑点噪声会进一步加剧样本标注的难度。对此,引入迁移学习方法,利用其知识迁移能力将已有的训练样本的类别标签信息迁移至未标注的样本,以降低获取新样本所需的人工代价,提高水体提取的时效性。使用6景极化SAR影像和4种迁移学习方法进行最佳源域影像选取、样本标签迁移和水体提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迁移学习方法可以准确地将源域影像上的训练样本的标签信息迁移至其他影像,有效减少其他影像进行水体提取需要的人工标注样本的数量,同时能够维持较高的水体提取精度,在洪涝灾害应急响应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基于地壳形变观测研究,概略回顾了中国大陆地壳形变时空动态特征及其与强震活动的关系、与强震孕育过程关联的多尺度地壳形变动态特征,以及震前各类形变异常信息提取方面的进展和认识。目前能给出明确时间尺度(10年和更短)强震预测的地壳形变有效依据仍不足,需有效识别孕震晚期强震源逼近发震的过程,推进中国大陆强震预测在较短时间尺度的进展。结合几次强震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观测到的较显著的地壳形变转入非弹性变形状态的分析,讨论了在观测技术已取得显著进步条件下,逐步实现对孕震晚期强震源逼近发震过程有效识别的可能性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9.
通过1︰5万地质填图及剖面测制,作者在粤北大瑶山地区的震旦-寒武纪地层中首次发现多层火山岩,岩性主要为火山-沉积碎屑岩类的变质凝灰质不等粒岩屑石英砂岩、变质凝灰质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沉凝灰岩等,局部见变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对变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变质凝灰质砂岩用LA-ICP-MS法测定锆石U-Pb年龄,206Pb/238U年龄介于614~2869 Ma之间,年龄值较为分散,说明碎屑锆石是多来源的。火山岩年龄数据与地层时代归属矛盾,粤北大瑶山地区前泥盆纪地层的时代归属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0.
黑龙江省东部七星河盆地是一新生代聚煤盆地,其含煤地层为古近系宝泉岭组、新近系富锦组。宝泉岭组由各级砂岩、泥岩、炭质泥岩以及褐煤组成,发育滨浅湖相、深-半深湖相、三角洲平原相,属于湖泊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富锦组主要由泥岩、粉砂岩、中砂岩、含砾粗砂岩及煤层、炭质泥岩、硅藻岩组成,发育滨浅湖相、扇三角洲平原相,分别属于湖泊沉积体系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层序SI相当于宝泉岭组,发育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煤层主要发育高位体系域中后期,成煤环境以滨浅湖淤积沼泽为主。层序SII相当于富锦组,主要发育湖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局部地区发育低位体系域,煤层亦主要发育高位体系域中后期,成煤环境以扇三角洲淤积沼泽和滨浅湖淤积沼泽为主。层序SI、SII的高位体系域中后期,盆地基底沉降速率和物源供给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主要发育了扇三角洲淤积沼泽、滨浅湖和滨浅湖淤积沼泽环境,发育可采煤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