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测绘学   129篇
大气科学   114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391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21.
反硝化过程是维系闭合氮循环所必需的氮素形态转化环节。土壤反硝化过程速率及产物比的直接测定是研究氮循环过程机理的基础,但却是一个难题。为解决此难题,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最近合作新建了一套通过氦环境培养-气体同步直接测定土壤反硝化气体--氮气(N2)、氧化亚氮(N2O)、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碳(CO2)排放的系统和与之配套的三阶段培养方法。为检验该新建系统和配套方法测定土壤反硝化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盐碱地农田土壤(采自山西运城)为研究对象开展实验室培养试验,在初始可溶性有机碳(DOC)供应比较充足约300 mgC kg–1干土(d.s.)的条件下,测试了不同初始土壤硝态氮含量水平(10、100 mgN kg–1d.s.左右,分别表示为10N和100N)的反硝化气体和CO2排放过程。结果显示:100N的反硝化速率(定义为N2、N2O 和NO 排放速率之和)显著高于10N 处理(统计检验显著水平p<0.01);两个处理的反硝化产物均以N2为主(质量比分别占77%和75%),产物的NO/N2O摩尔比分别为1.2和1.5,N2O/N2摩尔比均为0.19;土壤反硝化气体动态排放速率及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培养土壤中消失的硝态氮被回收81%~87%,培养前后的氮平衡率达92%~95%。因此,该新建方法测定土壤反硝化速率和产物比的结果具有很好的可靠性,为定量研究土壤反硝化过程提供了有效的直接测定手段。研究中检测到的土壤反硝化产物NO/N2O摩尔比大于1,不同于以往用液体培养基纯培养反硝化细菌得出的NO/N2O摩尔比远小于1的结论。这意味着,不能用NO/N2O摩尔比小于1与否来推断土壤排放的N2O和NO是主要来源于反硝化作用还是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822.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区降水观测误差修正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由于降水观测点分布等原因一直是水文和气候研究的薄弱环节。2005年5~10月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中部冬克玛底河流域进行连续的人工气象观测。观测期间根据不同降水类型和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气温2.7℃为临界值对降水类型进行了划分,利用已有的T-200B型自动雨雪量计和普通雨量计的修正公式,并在日尺度基础上对降水进行了修正对比。经过修正,中游T-200B型雨量站全年降水量662.1 mm;普通雨量计全年降水量为657.2 mm;2005年修正后的降水量相比1993年观测到的降水量472 mm增加了近200 mm。结果表明在高寒山区降水观测,依据同步观测的气温划分降水类型,可以根据相关修正公式修正T-200B型自动雨雪量计和普通雨量计降水观测值。从而能够在高寒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自动连续准确的观测高寒区域的降水。  相似文献   
823.
旅游地群落:区域旅游空间关系的生态学视角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根据生态学理论研究区域旅游的空间关系,提出旅游地群落的概念,探讨旅游地群落的形成条件、基本特征以及理论内涵,并分析旅游地群落的空间关系类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就旅游地群落理论在区域旅游空间关系及优化策略研究中的实践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24.
基于一个上限分析方法的深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邹广电 《岩土力学》2004,25(12):1873-1878
提出了一个以塑性力学的上限分析理论为基础的深基坑基底抗隆起稳定分析方法;该法从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普朗德尔-瑞斯纳解答的滑裂面出发,建立基本破坏模式。引入莫尔-库伦屈服准则得到其流动法则后,求得塑性区的协调速度场,从而通过虚功率原理求得深基坑基底的极限承载力,最终求得深基坑的基底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将该方法应用于上海浦东张杨路商业购物中心第一商厦的深基坑分析,揭示了该商厦施工期间基坑基底发生严重隆起破坏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825.
基于WebGIS的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农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基础上 ,分析了农业宏观决策支持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建立了一个基于Web GIS的农业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原型 ,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826.
分析了 2001年桃芝台风影响辽宁期间的高空温压场结构、地面天气形势 ,得出了辽宁 2001年 8月 1~ 2日暴雨—大暴雨的成因 ,介绍了桃芝台风对辽宁的影响及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827.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与全球冰盖变化、温度、海平面变化密切相关,了解过去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及对二氧化碳与气候之间关系的研究,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长链烯酮碳同位素是重建古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 CO2)的重要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新生代以来大气二氧化碳的重建。对长链烯酮重建大气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颗石藻长链烯酮的地球化学性质,回顾了二氧化碳被动扩散模型的发展、长链烯酮重建二氧化碳的指标的发展及其不确定性,颗石藻的碳浓缩机制以及新生代以来长链烯酮重建大气二氧化碳的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828.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建立及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是世界石油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的一次理论飞跃。紧密结合中国特殊地质背景和油气工业条件,经过10年不懈攻关,通过构建细粒沉积学、非常规油气储层地质学、非常规油气成藏地质学、非常规油气开发地质学、常规—非常规油气"共生盆地"发展战略等学科内容,基本形成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体系框架。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是世界页岩油和气、致密油和气等典型非常规油气工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引领推动了石油地质学科发展、行业标准制定、国家实验室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有效推进了我国致密油和气、页岩油和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工业勘探开发。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科在未来油气资源综合利用、能源结构科学预判、复杂问题创新解决等方面,仍有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29.
“进源找油”:论四川盆地非常规陆相大型页岩油气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源岩油气规模快速发展,是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选项;陆相页岩油和气是中国源岩油气最具潜力的组成类型,是中国陆上未来"进源找油"最重要的突破对象。本文首次研判提出四川盆地侏罗系油和气发展,应尽快由常规构造-裂缝石油、致密灰岩与砂岩油向孔隙型页岩油气转变,重点阐述了大安寨段页岩油气4项新进展:①评价侏罗系4套富有机质页岩总生油量245×10~8t,石油总资源量172×10~8t,还有相当规模的天然气资源,既富油又富气,其中67%的油气资源集中在大安寨段;②大安寨段二亚段是侏罗系页岩油和气的"甜点段",黑色页岩厚度一般20~80m,TOC平均值大于2%,Ⅱ_1~Ⅱ_2型干酪根,R_o主体1.1%~1.4%,处于轻质油—凝析油气窗口,页岩储层孔隙度4%~6%,页理裂缝发育,脆性矿物含量一般在50%以上,压力系数1.2~1.8,滞留烃量多为100~200mg/g·TOC,油质较轻,地层埋深较浅,具备与北美页岩油气媲美的地质工程条件;③优选出页岩油气"甜点区"评价的3项核心参数(R_o、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埋藏深度),评价出大安寨段二亚段页岩油"甜点区"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北部地区,页岩厚度20~50m,面积约2×10~4km~2;④提出了加快页岩油和气以水平井体积压裂为核心的风险勘探和开发试验、加强全层系资源评价、加速准备先导试验技术方案等建议,力争推动侏罗系孔隙型页岩油和气突破发现。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页岩油和气新认识,可能为真正开启侏罗系源岩油气"进源找油"、规模开发新征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0.
代帆  宋晓波  王斌 《地下水》2019,(3):86-87,141
以探究偏高岭土与水泥砂土渗透性(渗透系数值)的关系为主要内容,选择合适的外掺比例用于工程实践。通过设计对比试验,选择偏高岭土的外掺比例分别为0.0%、1.0%、2.0%、3.0%、4.0%、5.0%等6组试验组,分析试验数据并作图对比。最后得到如下2个结论:外掺偏高岭土后提升了水泥土的抗渗性能,尤其可大幅度提升水泥土前期抗渗性能,且外掺比例3.0%时效果最佳。外掺偏高岭土后并不影响水泥渗透系数值与养护龄期呈负相关的关系,外掺偏高岭土的水泥砂土的渗透系数值在35 d后基本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