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航空物探方法具有“绿色、经济、高效”和作业受地面因素影响小等特点,是青藏高原开展基础调查与科学研究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笔者回顾了青藏高原羌塘盆地近三十年来航空物探工作进展情况,系统总结了航空物探综合调查与地质解释成果,介绍了航空物探方法在盆地边界、中央隆起带、基底性质、深部结构、盖层特征等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以及在识别油气有利构造区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与认识,对羌塘盆地航空物探调查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重点研究方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计算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计算是计算机科学中以城市为背景 与城市规划 、交通 能源 环境、社会学和经济等学科融合的新兴领域。 城市计算通过不断获取、 整合和分析城市中多种异构大数据来解决城市所面临的挑战。本文介绍了城市计算的定义、框架和主要研究问题,概述了城市计算的典型应用和所需要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0年和2013年两期一等水准测量数据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芦山MS7.0地震前的应变积累。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的发生明显加速了该区域应变积累的过程,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主要断层区域垂直形变速率为6~9 mm/a,表明汶川地震的发生加速了此次芦山地震的孕育过程;靠近鲜水河断裂带区域垂直形变速率为1~5 mm/a,低于汶川地震前的隆升速度。(2)芦山地震并未释放该区域长期积累的应变能,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仍然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刘伟  宋成科  夏峰  郑宇  党学会 《地震研究》2015,38(2):285-291,333,334
为评价使用各种方法获得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与区域内地震动加速度时程观测资料的一致性,提出一种能够综合时频特性的地震动时程一致性评价指标及其相对性判据,该方法可以量化分析待评价地震动时程对区域构造信息的反映能力。通过评价唐山地区陡河地震台和四座楼地震台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的一致性,给出了实用化的算例。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获取云南地区26个GNSS站2011~2019年垂向位移数据,计算基于GNSS垂向位移的干旱强度指数(GNSS-DSI),分析云南地区水文干旱事件。结果表明,GNSS-DSI与基于GRACE重力卫星观测数据计算的干旱强度指数(GRACE-DSI)具有较好的相关性,2种DSI数据在81%的站点具有中强相关性(0.45~0.78);GNSS-DSI可以探测并定量表征云南地区2011~2019年发生的7次中度到特大干旱事件。  相似文献   
16.
智能城市的建设已经从过往的以业务为中心进入了以数据为中心的阶段。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智能算法的发展,智能城市的应用也开始从简单直接地使用数据向挖掘数据蕴含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演进。类比以数据为中心的智能城市建设阶段需要城市数据管理体系,以实现数据的有效归集、管理和复用;在未来以知识为中心的时代,人们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城市知识体系,以确保知识的有效组织、沉淀和复用。首次提出了智能城市知识体系,包括城市知识的内容定义、知识的表达形式、知识的产生和知识的应用四部分以及各部分中的规范和方法。城市知识体系可帮助从业者快速掌握行业知识、有效组织知识、高效构建以知识为中心的智能城市应用,发挥知识的价值,并让不同应用产生的知识不断沉淀、复用和融合,让智能城市可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3—2019年MODIS Aqua Aerosol L2反演的新疆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产品,选取中国气象局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网(Chinese aerosol optical property network,CAOPNET)乌鲁木齐地面观测站点CE-...  相似文献   
18.
牛热四井膏泥岩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热四井位于河北省固安县牛驼镇,钻井施工中在下第三系钻遇厚度达300 m的膏泥岩地层,通过加强钻井液质量管理,使用铁铬盐、CMC、磺化沥青、聚丙烯酸钾、火碱等处理剂调节钻井液性能,成功地解决了膏泥岩地层遇水膨胀垮塌的问题,在膏泥岩钻井液技术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开顶式气室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开顶式气室在模拟未来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环境变化(如CO2和O3浓度增加、污染加剧等)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指出应用开顶式气室进行研究必须注意由于气室结构本身无法避免的缺陷导致的试验误差,并对该技术在生态学领域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秦岭南北地区环境变化响应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延军平  郑宇 《地理研究》2001,20(5):576-582
利用气象水文部门截止1999年的气象水文实测数据,计算分析在气候变暖过程中中国秦岭具有的区域响应分界意义。由于气候变暖,在百年时间尺度上,通过旱涝指数分析证明秦岭以北进入干旱期,秦岭以南为湿润期;在10年时间尺度上,陕南气温变化较小,而关中气温增高较快,陕南与关中年均气温差值变小;关中和陕南降水量差值变小,二者同时干旱或陕南更干旱,反映出秦岭在气候变化中显著的分界作用。气候变暖,渭河与汉江年径流系数同步减小,其中渭河径流系数由50年代的02下降为90年代的01以下,渭河流域已变为少水带,即相当于气候上的干旱区。秦岭以北地区较其以南地区环境干暖化的趋势更明显,这对于认识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差异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