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0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572篇
测绘学   240篇
大气科学   416篇
地球物理   324篇
地质学   930篇
海洋学   381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19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5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介绍了激光雷达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方法,展示了三维数字露头的构建过程。以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大班塔格剖面中奥陶统一间房组礁滩复合体为研究对象,在真实的三维数字露头地质构架下,以岩相与岩石物性关系为约束,构建了礁滩复合体三维地层结构模型、沉积相模型和储层模型,其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地质情况。研究表明,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三维数字露头改进了传统的露头建模研究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地质模型的精度,能为勘探开发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972.
973.
974.
实测了研究区8个自然极限状态坡建立地质模型。从地质勘探报告中收集了592组土样的土工试验数据,分地层年代统计了其物理力学指标。选取临县离石公路沿线9个工点的实验数据,统计了该区c、值的变异系数,并对其变异性进行了分析。将c、值变异系数进行组合,进行了Monte-Carlo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所测8个极限状态坡稳定系数为0.96~1.14,不同变异系数组合下,失效概率多为33.0% ~61.8%。进一步对坡高为50.5m和 81.8m的自然极限状态坡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坡高为50.5m的边坡,在变异系数取当地平均水平(COVc=0.66,COV=0.28)时,若设计要求失效概率不超过10%,则坡率不应高于1:1.81;对于坡高为81.8m的边坡,在该变异系数组合下,若设计要求失效概率不超过10%,则坡率不应高于1:1.94。  相似文献   
975.
黑龙江高松山金矿区赋矿火山岩成因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松山金矿床成矿背景和矿床成因,对其主要赋矿围岩下白垩统板子房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区火山岩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和粗安岩为主,其SiO2含量为51.51%~56.75%,TiO2含量较低(1.02%~1.61%),MgO含量变化较大(1.51%~7.10%),Mg#值中等(34~66),Na2O+K2O值为3.45%~6.52%,里特曼指数为1.15~3.42,属钙碱系列火山岩。微量元素分析表明,岩石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具有弱的Eu负异常(δEu=0.86~1.0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U、Pb等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上述研究表明,高松山金矿区火山岩的岩浆源区为受俯冲带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受陆壳混染影响较小。综合区域构造背景,初步认为该区火山岩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下的俯冲作用关系密切,构造环境可能为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陆缘弧。  相似文献   
976.
高岗山钼矿床是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上首次发现的早三叠世斑岩型钼矿床,对其进行详细的年代学研究,对于研究区域构造演化和拓展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为确定高岗山钼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开展了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本次用LA-ICP-MS U-Pb方法对矿区内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和与成矿有关的花岗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测试,获得其年龄分别为459.8±2.7Ma和259.9±2.0Ma,说明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是中奥陶世时洋壳向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俯冲形成的,花岗斑岩是晚二叠世时"佳蒙地块"与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碰撞形成的。对矿石中的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250.2±1.4Ma,等时线年龄为247±6Ma,这与成矿岩体的侵位年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77.
张三沟金矿区位于中亚—兴蒙造山带东段,是该造山带上一个较为重要的金矿区,其研究程度较低。为厘定赋矿岩浆岩的成岩时代并限定其成矿时代,本文对主要赋矿的斜长花岗斑岩和宁远村组英安岩进行了锆石U-Pb LA-ICP-MS同位素定年,获得其成岩年龄分别为106.2±1.2Ma和104.2±1.4Ma,说明二者可能是同期、同源岩浆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先后喷出和侵入的产物。早白垩世是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东部地区岩浆活动的高峰期,此时期区内爆发了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张三沟金矿即为此期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期间受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区域上处于拉张伸展构造环境中,加厚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导致软流圈上涌并发生底侵,最终形成同时期的广泛的岩浆活动并诱发大量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78.
目前,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通过"地质矿产一张图"实现了地表范围内地质空间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但是地下三维地质空间信息的集成共享状况对现有的数据发布机制、服务效率与共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在构建"地质矿产立体一张图"服务框架的基础上,从三维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着手,重点研究了多结点下的数据发布与发现机制、三维可视化与场景服务、多样化用户界面表达方式,实现了网格环境下三维地质空间信息的实时快速绘制和高效交互处理;并针对矿体三维模型和地质三维模型等,提供了信息集成与应用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79.
基于无人直升机开展应急测绘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缺乏针对无人直升机航摄系统的测绘质量检查体系及量化指标。本文提出基于Z-5无人直升机及配套航摄系统的测绘质量检查体系,包含数字航空摄影成果检查、空三加密成果检查和数字正射影像成果检查,并明确重要指标的量化数据。通过实际飞行验证,结果表明,Z-5无人直升机航摄系统能够满足应急测绘精度要求,其中4项内容可以进一步提高量化指标阈值,满足更为精准的无人机测绘要求。  相似文献   
980.
朱建军  胡俊  李志伟  孙倩  郑万基 《测绘学报》2022,51(10):2001-2019
InSAR技术的发展及数据的丰富,使其成为了滑坡监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首先从InSAR滑坡监测的数据选择开始,介绍不同数据、场景对于InSAR滑坡监测的影响;其次,对当前影响InSAR滑坡监测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综述了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法;然后,对当前InSAR滑坡三维形变监测的方法做了系统性的分类,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最后,对目前限制InSAR滑坡监测的主要问题、可能的解决途径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