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2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GIS的定义、特点、内容和目前的应用范围以及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情况;阐述了地震灾害以及减灾工作的特点,包括震前、震中和震后的数据准备和行动协调;说明了GIS在整个减灾过程应用中的优势;介绍了GIS在当前地震防灾中应用的一些实例。  相似文献   
12.
飞机人工增雨空地传输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该文讨论了目前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中无线空地传输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状况,并结合飞机人工增雨及科研探测的实际特点与需要,以吉林省飞机人工增雨空地传输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飞机人工增雨空地传输系统的开发重点、注意事项、研制方法等技术问题,对于确保飞机增雨作业的安全及科学性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前言1985年我省从美国粒子测量公司引进了一套PMS粒子测量系统,主要用于探测和研究我省云水资源,包括云中不同粒子模态的鉴别、降水粒子谱的演变特点、不同季节和地点云中的累积液态水含量等多项研究。我们知道质点和降水粒子的尺度谱是云物理学中的重要参数,而PMS机载探测设备的运用为获取这些大量的科研样本资料提供了保证。几年来,我省科研人员充分运用PMS设备获取了大量云水资源资料,对我省云水资源演变规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发表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为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多年来探测获得的宝贵…  相似文献   
14.
吉林春旱期降水潜在影响因子的分离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60—2012年的地面常规气象指标、大尺度气候指数和NOAA气候分析产品,利用功率谱周期分析、时间尺度分离分析和交叉检验的逐步回归分析等,把吉林省春旱期(4—5月)降水量分离成不同时间尺度的值,并在年代际尺度和年际尺度下分别找到显著相关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吉林春旱期降水存在着2~4 a的年际变化和10 a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在年代际尺度上,4月降水与前期3月南半球环球状态指数以及俄罗斯东部高纬地区的低空经向风有关,5月降水与同期北半球环球状态指数和前期4月太平洋中高纬环流有关;在年际尺度上,4月降水与前期3月混合ENSO指数和同期当地相对湿度、华东华北沿海地区的低层经向风有关,5月降水与同期北大西洋涛动指数以及局地相对湿度、地面气压有关。利用选出的影响因子对降水进行预报,估计值和真实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4月)和0.81(5月),且选择合适的影响因子比模型结构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深水陡坡带和复杂海底构造区域,即使采用长电缆,由绕射产生的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因为传播方向的异变,仍然难以避免在自由表面发生下行反射的反射点位置位于电缆长度范围之外,造成预测多次波的近偏移距信息不足或者负偏移距信息缺失等问题,以致不能准确地预测和压制陡坡带的绕射多次波.本文在常规反馈迭代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的基础上做出相应改进,将邻炮的炮记录依照炮点、检波点互换原理引入到反馈迭代循环当中,补充绕射多次波预测所需要的近偏移距和负偏移距信息.经过Sigsbee2b模型和实际资料测试,达到较好压制深水陡坡带的自由表面相关绕射多次波的目地.  相似文献   
16.
逆子波域消除多次波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SRMA(与表面相关多次波的衰减)算法包含预测和相减两步.相减算法中,当多次波与反射波同相轴相交时,如何有效减去多次波、保留反射波,是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非正交性对滤波器(逆子波)的影响,可以证明:逆子波因非正交性产生的误差呈近似的高斯分布.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在逆子波域(单道自适应相减滤波的滤波算子的集合),利用其误差的概率分布特征,对逆子波进行估计,用逆子波的估计对逆子波进行校正来消除多次波的方法.其步骤为:首先用SRMA方法预测出表面多次波,并对每一单炮进行单道自适应相减,得到逆子波,形成逆子波域;其次,在逆子波域采用中值滤波,提取接近真实逆子波的逆子波估计;第三,在逆子波域用逆子波估计对畸变的逆子波进行校正;最后采用校正后的逆子波来衰减多次波.通过简单模型和SMARRT模型的测试,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减去多次波,而且在相交的区域,能够保持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并恢复其正确的振幅.  相似文献   
17.
逆散射级数法预测层间多次波的算法改进及其策略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波动方程预测层间多次波有两类算法.一是由Berkhout和Verschuur(1998)提出的基于CFP(共聚焦点)延拓的算法,另一是由Weglein(1997)等人提出的基于逆散射级数法的算法.ISS(逆散射级数)算法具有不依赖速度模型的优点,但是其计算成本很高.本文改进了Weglein提出的1-D预测公式,提高了计算效率.从理论方面,改进算法的计算速度提高了大约12倍.实际结果表明其计算速度更快,提高近80倍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后者的空间复杂度小.此外,由于时间-空间域比伪深度-波数域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有更多的优点,本文推导了1.5-D时间-空间域ISS层间多次波预测算法,该算法有计算速度快、预测噪音小、适应观测系统能力强和不依赖地震子波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成本高是ISS预测层间多次波算法的主要障碍.因此,本文还讨论了预测层间多次波的策略.结合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和应用策略,能够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较好地应用ISS预测层间多次波.  相似文献   
18.
一次东北冷涡中对流云带的宏微物理结构探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利用2003年7月8日的东北冷涡中对流云带的飞机穿云观测资料,结合雷达、卫星云图及天气图等资料,详细分析了此次冷涡对流云带的宏观特征、微物理结构,并对降水形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此次东北冷涡对流云系具有明显的带状水平回波结构,中等强度,垂直尺度小(小于6 km),云过冷液态水含量丰富,最大可达3.3 g/m3,云的上部过冷水含量也达到2.0 g/m3。对流云带的上部存在冰粒子高浓度区,最大值为1062 L-1,出现在5242 m(-6.8℃) 处,这些冰粒子在高过冷水含量区的快速长大对降水产生起到重要作用。云滴直径与云滴浓度在0℃层附近呈现负相关性;通过分析解释了上升气流强的区域有更小的云滴粒子和冰晶粒子的原因,上升气流的作用造成了0℃层以下粒子浓度的积累。在弱上升气流区,2-DC观测的粒子浓度,高浓度区对应小粒子多,低浓度区对应大粒子多。并初步探讨了冷涡对流云带可能存在冰晶繁生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分析几种土石方测量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针对露天采石场特殊的场地条件,认为DTM法进行土石方测算是较为准确、便捷的方法,着重介绍DTM法的方量计算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双突角毛藻休眠孢子的形成和萌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休眠孢子在硅藻生态上和分类上的重要性已为许多学者所注意。我们在双突角毛藻培养中培养基的,NO3-N和NO2-N含量下降到4μg/l以下时,或在氮量有一定程度消耗状况下突然升高培养基的盐度,可以诱发休眠孢子形成。形成过程最短的时间是24小时孢子成对地形成在两个新生的相邻的孢母细胞中,而在20℃温度和6000lx光照下,在新鲜培养基中48小时内又能萌发成新的营养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