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316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缝合带是两个板块之间的分隔带,其规模和形态在不同类型的造山带中多有不同。本文从缝合带和缝合面的定义出发,以典型造山带为案例探讨缝合面的变形及其对造山带结构解析、沉积盆地性质判别的影响。俯冲阶段的主滑脱面是一个没有厚度的应变带,在碰撞后又作为增生杂岩的底界得以保留。这一界面严格区分了上盘和下盘沉积盆地之间的物源亲缘性,因而将之定义作为缝合面可有效帮助解析造山带不同位置盆地的性质。蛇绿岩带、高压变质岩带和大型断裂等线状要素仅能用以大致限定缝合带的位置,而不能用以精确限定缝合面的位置。不同于俯冲阶段相对平直的主滑脱面,缝合面的形态可以在碰撞过程中、甚至碰撞后被逆冲推覆和走滑所改造。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东准噶尔等典型造山带中,缝合面都经历了向着前陆方向的远距离推覆及褶皱变形,这一变形的缝合面经历风化剥蚀过程后,在地表的形态呈复杂的指状交叉的特征,甚至由于飞来峰和构造窗的出现而呈现多个出露点。而在双向俯冲系统中,缝合面天然具有Z型的特征,经历后期变形后其形态会更加复杂。在苏鲁-大别造山带,多期次的后期变形叠加在早期的线状缝合面之上,特别是走滑断裂将包括缝合面在内的造山带切割为不连续的断夹块,极大地改造了缝合面在地表的出露形态。综上,在解析造山带结构,特别是进行沉积大地构造研究时,缝合面的复杂形态必须要得到重视。错误的缝合面位置可能造成错误盆地性质判断。  相似文献   
142.
梁爽  张谦  刘嘉惠  李真  闫全人  吴春明 《岩石学报》2021,37(12):3797-3814
西峡-内乡地区位于北秦岭造山带东部, 出露黑云斜长片麻岩、变质砂岩、石英片岩、石墨大理岩、石榴角闪岩等变质岩石。激光拉曼测试表明,变质岩锆石与独居石包裹体中, 未发现高压-超高压变质特征矿物。值得注意的是,显微岩相研究也未见到多期变质作用的证据。对变质独居石和变质锆石进行的LA-ICP-MS U-Pb定年表明, 副变质岩记录的变质高峰期时代为414~405Ma, 石榴角闪岩记录的变质高峰期时代为401~379Ma, 属晚志留世-中泥盆世。区内岩石普遍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变质高峰期P-T条件为660~710℃/0.53~1.02GPa, 属于中压变质相系。不同变质岩的变质高峰期压力条件差异明显, 说明这些岩石俯冲深度不同, 在折返阶段才以构造岩片的形式混杂在一起。各种变质岩中退变质矿物组合普遍不发育, 暗示抬升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143.
针对CUBE算法中的数据中值滤波排序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堆结构的中值滤波算法。这种方法以初始滤波窗口中间数据为支点,把滤波序列划分为2个堆,进而把查找滤波窗口中间位置数据转化为在两个堆中进行排序并输出根节点的操作。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滤波速度约为基于二分查找的中值滤波算法的2~4倍,适合应用于海量数据的滤波处理。  相似文献   
144.
珠江口盆地东部YP油区不同油田主力油藏均为断层圈闭油藏,断层引起的地层横向速度变化导致该区地震资料大量存在断层影响畸变成像区,给该区构造评价带来挑战.传统解决断层阴影一般采用多方位或宽方位地震资料重采集或针对断层成像的目标性处理等,其涉及采集费用高,处理周期长.本文提出利用地层倾角属性定量刻画断层阴影带范围,然后再结合YP油区海相地层横向分布稳定的地质特征,引入支持向量回归算法计算该区高精度非线性构造趋势面,在该趋势面的约束下完成对断层阴影带畸变区域构造进行重新恢复预测.理论模型试算和YP油区某油田实例均显示该方法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5.
1引言黑河地区自动气象站运行2 a多以来,出现过许多安全故障,究其原因主要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人为原因。这些因素造成了观测数据的异常、丢失或设备损坏等现象。本文根据对黑河地区自动气象站的维护经验,对各类安全故障进行  相似文献   
146.
北大巴山志留系滔河口组火山-沉积地层发育有粗粒玄武岩、细粒玄武岩、杏仁构造玄武岩和枕状玄武岩四种斑状玄武岩相。它们都属于碱性玄武岩,并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富Ti、贫Si,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Th、Rb、Ba)和LREE,轻重稀土分异明显。稀土和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型式具有与洋岛玄武岩(OIB)类似的特征。斑晶主要属于单斜辉石族中的次透辉石-透辉石,具有与全岩相似的微量和稀土元素配分形态,表明四种玄武岩相由同一岩浆源区形成。由单斜辉石-熔体平衡温压计计算获得的初始岩浆深度大于67.65km,表明岩浆源区来自地幔。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在39.93~67.65km、14.52~20.46km、4.62~9.24km三个深度范围发生了储积结晶,最后喷出到地表分别形成粗粒玄武岩、细粒和枕状玄武岩、杏仁构造玄武岩。粗粒玄武岩中富含金云母表明岩浆源区遭受了富不相容元素流体的交代作用。玄武岩全岩、单斜辉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火山-沉积序列共同表明,滔河口组碱性玄武岩形成于大洋板内环境。  相似文献   
147.
根据矿区内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及主构造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对矿区内主构造特征、含矿性以及矿床的成矿规律、控矿因素进行了解析。青杠林铅锌矿床铅锌元素在多期构造活动时,随热液通道向上迁移,并在导矿构造两侧的层间破碎带、韧性剪切带内富集成矿。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本文结合区域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成矿条件对青杠林铅锌矿床的找矿远景作出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8.
蒙西斑岩铜钼矿床成矿阶段及成矿元素统计分析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西斑岩铜钼矿位于东准噶尔北塔山-纸房-琼河坝岛弧带东段琼河坝地区,属形成于断裂背景下的斑岩型矿床.脉状矿化是该矿床主要矿化类型,不同脉体有一定生成顺序.早期钾化阶段形成磁铁矿钾长石石英脉、硫化物钾长石石英脉、及高温阶段磁铁矿碳酸盐脉.进入硅化作用阶段后,形成磁铁矿石英脉、辉钼矿石英脉、黄铜矿黄铁矿石英脉、黄铁矿石英脉及少硫化物石英脉.成矿作用后期形成不含或少含硫化物的石英脉、碳酸盐脉.结合矿化蚀变带内地化元素的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特征,初步将蒙西铜钼矿成矿作用分为早期构造挤压作用成矿期和岩浆热液作用成矿期.岩浆热液成矿期是该矿床的主要成矿时期,可细分为高温成矿阶段和中低温成矿阶段,分别对应形成Mo,Cu的富集矿化.  相似文献   
149.
150.
天然水中铋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明  闫永胜 《地质实验室》1995,11(4):225-228
提出了通过铋(Ⅲ)催化H2O2氧化苯酚红褪色反应体系的新催化光度法,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除Mn^2+,Mo^3+等离子外其余共存离子基本无干扰。实测了天然水中痕量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