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中国铁矿以可磁选的低品位磁性铁矿石为主,但是圈定铁矿体多以全铁品位为依据。文章整理了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磁性铁矿石的全铁品位及其对应磁性铁品位数据,筛选出493组数据,建立了沉积变质型、岩浆型、火山岩型、矽卡岩-热液型铁矿床磁性铁矿石的全铁(TFe)品位与磁性铁(mFe)品位关系式,全部493组数据为mFe(%)=0.9077TFe(%)-3.1442,沉积变质型铁矿为mFe(%)=0.8605TFe(%)-1.8275,火山岩型铁矿为mFe(%)=0.6669TFe(%)+2.6842,矽卡岩-热液型铁矿为mFe(%)=0.9320TFe(%)-3.2442,岩浆型铁矿为mFe(%)=0.8799TFe(%)-3.0174。假定铁矿石的全铁品位为20%和25%时,根据这些关系式估算的磁性铁品位与地质行业规范的边界品位(w(TFe)≥20%,w(mFe)≥15%)和最低工业品位(w(TFe)≥25%,w(mFe)≥20%)十分一致。磁性铁品位的估算,对评价铁矿资源的可利用性、进行国际对比和研究保障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2.
桂北元宝山花岗岩岩体内发育一条长约25~30 km,宽约8~10 km,呈NNE向延伸的韧性剪切带,代表性的构造岩类型为长英质糜棱岩,其主要矿物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脆性–韧性变形。本文对韧性剪切带中代表性糜棱岩样品进行了细致的显微观察,同时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糜棱岩中不同产状的黑云母、白云母和绿泥石进行了详细的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绿泥石成分地质温度计、白云母–绿泥石地质温度计、白云母/黑云母Ti温度计,结合多硅白云母Si压力计展开变质–变形温压研究,以期合理解译糜棱岩化过程中变形作用对云母类矿物中放射性成因氩(40Ar*)保存能力的影响以及这些云母矿物的40Ar/39Ar定年结果是代表冷却年龄还是变形年龄,为进一步探讨该地区在加里东期及其后的构造–热演化历史打下良好基础。显微镜下观察显示,糜棱岩中的云母类矿物主要以大颗粒残斑和细粒基质两种形式存在,其产状和粒径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残斑云母与基质中新生或重结晶云母在化学成分上具有较大差异:与基质中的新生或重结晶白云母相比,残斑白...  相似文献   
223.
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具有钻进效率高、工艺配套简单、孔内干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但由于配套的双壁钻具结构设计主要依据经验进行,在理论研究方面不成熟,导致对工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缺乏深度分析。文章借助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气举反循环技术中双壁钻杆环形空间与气水混合器两个重要部件的流场速度与压力特征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减少双壁钻杆环形空间的变径或增加变径长度更有利于减少压力损失和能量损耗,气水混合器完全对称的进气孔结构更有利于上返速度的均匀性,减少堵塞问题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气举反循环钻具的设计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4.
选取2017—2021年巴里坤测震台数字观测资料,对近2 000 h波形数据,运用Welch平均周期法,计算得到该台台基背景噪声与噪声功率谱密度(PSD)及1—20 Hz地动噪声均方根值(RMS)。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认为2018—2020年,受G7、G575高速公路施工、人为干扰等影响,巴里坤测震台台基噪声水平不断升高,2019年噪声值达到最大。同时,对比巴里坤测震台在高速公路通行前后的背景噪声可知,2021年日、夜噪声差值高于2017年,且夏季高于冬季。  相似文献   
225.
【研究目的】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承载能力大小是决定区域经济结构及发展模式的根本依据,开展区域矿产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对促进地区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以云南省威信县煤矿资源为研究对象,借助承载本底(资源可利用量占比,PRO)和承载状态(矿业开发指数,MDI)两个评价因子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威信县煤矿资源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并以威信县为评价试点对矿产资源评价体系及各分指标权重分配的合理性进行了相关探讨。【研究结果】威信县10个乡镇中,没有煤矿资源承载能力“大”的乡镇,承载能力“较大”的乡镇仅有2个,承载能力“中”的乡镇有2个,承载能力“小”的乡镇则达到了6个。【结论】在矿产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中,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也应并重考虑,各占50%左右为宜。此外各分指标权重的分配也应与该地区当时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政策紧密呼应。  相似文献   
226.
227.
为了客观评价基于网络编码的移动自组织网实时多播协议在时延、系统开销及可靠性性能增益,在NS2仿真平台上实现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实时多播协议.通过仿真研究,将其性能与传统的基于存储转发的典型实时多播协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易于网络编码的实时多播协议在系统可靠性和开销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时延性能方面仍不如传统的路由协议.表明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NCRM可以在时延、可靠性和系统开销三者之间取得良好的均衡.  相似文献   
228.
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新疆能源足迹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采用碳汇法计算新疆1957-2007能源足迹的基础上,利用sTRIPAT模型,以人口数量、富裕度、能源强度、结构化指标和现代化指标为自变量,以能源足迹为因变量,应用岭回归方法拟合得到环境压力模型,结果表明:人口数量是近51 a新疆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富裕度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足迹的增长具有显著影响,而能...  相似文献   
229.
李小赛  赵元艺  王江朋  许虹 《地质学报》2013,87(11):1679-1693
西藏更乃矽卡岩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南侧,具有良好的铁与铟等多金属成矿潜力,尤其在该矿床发现了自然铟与羟铟石,为国内首次。更乃矿床为晚白垩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位于下白垩统郎山组灰岩时发生双交代作用的产物,晚白垩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为更乃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的矿化提供了岩浆热液来源。似斑状二长花岗岩K2O/Na2O为1.38~1.73,显示富钾特征。铝过饱和指数(A/CNK)变化于1.02~1.05之间,为过铝质系列,具S型花岗岩特征。里特曼指数(σ)为2.15~2.31,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贫Sr、 Ba、P、Ti等元素。∑REE=108.03×10-6~258.74×10-6,稀土元素总量较高,(La/Yb)N为15.71~26.00,轻重稀土元素明显分异,Eu呈中等负异常(δEu=0.17~0.24)。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锆石多呈柱状,Th/U的范围为0.50~2.17,(La/Yb)N为0.00~0.29,轻重稀土元素明显分异,δCe=4.32~1293.43,δEu=0.06~0.13,具有比较高的Ce正异常和中等的Eu负异常,显示岩浆锆石的特征。更乃岩体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向南俯冲结束之后的同碰撞阶段。研究表明,铟与锡之间以及铟与锌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铟与铁之间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铟在铁矿石中含量为5.61~125.00×10-6,平均值为49.01×10-6,铟呈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铁、铟、铋金属的矿化是在同一期热液活动中形成,为岩浆来源。锆石的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岩体的形成年龄为78.7±1.7 Ma,为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30.
广西西大明山地区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西大明山地处钦杭成矿带的西南端,是当前广西非常重要的一个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区。区内产出有众多中-大型的热液矿床,对这些矿床进行深入的成因研究为区内找矿勘查工作取得突破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对西大明山地区相关矿床的研究,评述了区内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成矿温度、成矿时代、成矿热液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