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结合遥感调查、现场定位,辅以文献检索、函调、电子邮件、电话等调查方式分析了4种米草属植物自引种以来在我国海岸带分布的历史及现状,结果表明,因人类围垦活动、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的自身退化以及与互花米草存在生态位竞争关系,大米草在全国海岸带的分布面积不足16 hm2,呈退化趋势。大绳草(Spartina cynosuriodes)尚未在实验地种植,狐米草(Spartina patens)仅在苏北、天津市的部分区域有少量种植。这两种米草没有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入侵威胁。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自1979年引种以来在全国海岸带被广泛种植,后经自然扩散,目前面积已达34 451 hm2。结合我国的海岸带特征与互花米草的生态位,可以把其生长区域明显分为三部分:一是福建省福鼎市以南的海岸带滩涂,可能与红树林潜在的生态位竞争有关系;二是河口区域,如在长江口的崇明东滩,互花米草与本土植物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关系;三是在其他滩涂区域,该物种可能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某些区域可能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入侵性,但是其带来的促淤造陆、保滩护岸等巨大的生态效益也不应忽视。由于我国海岸带地质地貌类型复杂,互花米草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定植和扩散能力,与本土植被的竞争关系也明显不同。因此,在评价互花米草所造成的生态后果时,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地评价。  相似文献   
52.
外来物种所引起的生物入侵一直是近年来环境问题研究的热点.毫无例外,在互花米草于2003年被列入入侵物种名单后,也引起了互花米草的生态效应研究的热潮.文章主要分析了大米草和互花米草在我国的引种背景;米草的最初引种目的,以及其生态位等.基于大米草在我国海岸已基本完全退化,这里主要就互花米草在我国的现状以及其所引起的正负生态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3.
作者提出了放置于水温为19~20℃及30℃,盐度为0,16‰和30‰的各水体中尼罗罗非鱼渗透压调节的时间过程。研究揭示出尼罗罗非鱼幼鱼具有极其灵活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力:当水体由于盐度的改变,其冰点下降值Δ°改变114~121.4%时,幼鱼在收容五天后,血液渗透压重新达到平衡,冰点下降值Δ°只增加1.6~4.7%,当水体的Δ°改变292~307.2%,幼鱼血液渗透压的Δ°值只增加4.7~6.2%。作者认为,该幼鱼渗透压的调节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失控期,Δ°值迅速增加 二,调节期,Δ°缓慢地随收容时间继续增加,直达到最大值,并开始下降;三、趋平期,幼鱼血液的Δ°值下降并达到平衡位置。尼罗罗非鱼渗透压调节的具体时间过程及特点取决于其内外渗透浓度变化的梯度(从淡水到海水或半海水)以及水温、饵料条件。  相似文献   
54.
罗非鱼Tilapia sp具有生产周期短、产量高、食性广、适应性强等许多优点,如今已发展成为仅次于鲤鱼Cyprinus Carpio L.的世界范围的养殖鱼种。随着“200海浬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调整海洋渔业的要求,罗非鱼等优良品种的养殖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但是,要把罗非鱼作为海水养殖对象,尚有一些生物学问题需要进一步商榷,国内有关报告也不多见。为此,我们将近年的初步试验简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莱州群体花鲈渔业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对莱州群体花鲈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较系统地报告了该群体的形态异质性、群体组成、年龄生长、性成熟与繁殖力、饵料食性以及洄游分布等生物学特征,从而不仅为中日花鲈的物种鉴定、种群划分提供基础资料,并为该鱼的人工增养殖及资源保护提供渔业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论文资料表明中日两国海区共出现4351种鱼类,分属329科。其中中国分布为3048种,日本为3254种,两国共有种为1951种,占海区鱼类总数的44.84%。文中并对上述鱼种依不同海区作了比较分析,其中有上百种鱼种是两国渔业的主要对象。论文指出,中日海洋鱼类的高度多样性是同源扩布的产物;同时,又由于区维与海流系统的差异,导致鱼种在共性基础上的分异。保护海洋鱼类多样性是持续渔业生产的基础,我们应共同努力为建立资源管理型渔业而努力  相似文献   
57.
应用1979年6月-1980年8月渤海湾环境调查中的青鳞鱼及斑Ji卵和仔鱼资料,以几种数学方法对其早期发育阶段的形态及分布特征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两种鱼的各期卵径、卵黄径均差异显著;两种仔鱼体形相似,但在卵黄吸收殆尽前后体形均有圈套的变化;它们的体高、头长、标准长、肛前长,眼径之间两两显著相关,仔鱼从Ⅰ期到Ⅱ变化的是一些大长度量,而肛前和肛后肌节数变化不大。两种鱼卵及仔鱼皆出现在整个海区,青鳞  相似文献   
58.
本文研究用以描述种群增殖的以下两类模式中的参数r所表示的生态概念以及与概念相联系的名称,并在此基础上对于这一研究领域内增殖系数与增殖比例发生混淆的原因进行讨论。 1)马尔萨斯(Malthus)指数增殖模式:  相似文献   
59.
British Antarctic Survey(BAS)data collected near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area were used in this1988/1989 study on the length frequency of three Antarctic fish species(Pleuragramma antarcticum,Electrona antarctica and Protomyctophum bolini)showing that the standard length(SL)of P.Antarcticumranged from 26.0 mm to 161.0 mm,that the 26.0 mm to 54.0 mm SL juveniles could be considered tobe the age group 1 fish,and that the SL of E.antarctica ranged from 39.4 mm to 89.7 mm for themales and 48.0 mm to 118.0 mm for the females,which may contain at least 6 age groups.This ismore than previously thought.P.Bolini had 29.2 mm to 60.2 mm SL and complicated age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60.
本文研究了温度、盐度和饵料对米来西鱼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鱼苗在盐度分别为0、16‰和31‰,温度为17°~18℃的水体中呼吸代谢的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鱼苗从淡水体直接放进盐度为31%的水体,不能够适应盐度迅速剧烈的改变,呼吸代谢严重失调,鱼苗一天内全部死亡。在盐度为0和16‰的水体中,成活率很高(均在85%以上)。生长试验表明:盐度为0和16‰对生长的影响无论在20~25℃或35℃条件下,其差异并不显著。温度对生长的影响极大,35℃水温是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其生长比在20~25℃条件下快25~55%。食物类型对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动物性饵料比颗粒性饵料提高生长4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