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使用DELPHI6.0开发程序系统实现气象数据资料的自动化接收,通过主要源代码分析自动化接收系统建立的主要思路和重要通用过程,为业务和科研的数据资料自动化接收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法,同时,开放系统全部代码供相关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32.
川中丘陵区桃栽培历史悠久,该地区土壤多为紫色页岩碱性土,桃树黄化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桃树生长发育。为探明桃抗性砧木GF677与普通毛桃在碱性土上光合能力差异,以两年生GF677扦插苗和毛桃实生苗为材料,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其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比较,为今后筛选高光效、抗黄化桃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GF677的表观量子效率和CO_2饱和点均极显著高于毛桃,光下最大净光合速率和CO_2下最大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毛桃。毛桃的光补偿点和CO_2补偿点均极显著高于GF677。(2)GF677叶片Fm、Fv/Fm、φPSⅡ、Fv'/Fm'和ETR在多个时期均极显著高于毛桃,尤其是在进入夏季后差异更加明显,而GF677叶片NPQ在多个时期极显著低于毛桃。(3)GF677可降低PSⅡ反应中心非化学能量耗散和天线热耗散,将过剩的激发能用于光化学反应,提高叶绿素荧光产额,保护光合器官,其PSⅡ系统热稳定性较毛桃强。综合本试验研究结果,认为GF677与传统毛桃砧木相比具有更合理的光能分配机制及更强的光合系统稳定性,具有在川中丘陵碱性土地区做抗性砧木资源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33.
长江流域持续性暴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有关于长江流域持续性暴雨的研究非常多,其中关注的主要热点除副热带高压、阻塞高压和基于以上因子的征兆环流模型外,还包括高低空急流、季风环流、低频振荡、与加热场异常的相关研究等方面,根据研究进展,副热带高压偏南偏西、阻塞高压形势维持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崩溃或减弱、东亚夏季风环流偏弱、邻近海域海温异常、高、低空急流、征兆环流模型等均可作为长江流域持续性暴雨的预报因子。其中高、低空急流时效性较短,季风环流和低频振荡虽对于长江流域持续性暴雨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
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牧场位于中国浙江省舟山市舟山群岛海域,其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渔业发展,保护该海域生态环境。基于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牧场附近两个站点2020年10月21日至2021年2月28日期间的海流观测资料,利用调和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舟山群岛海域冬季流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两站点处潮流均为正规半日潮,以M2和S2占主,各主要分潮潮流均为往复流;潮流、余流流向均为西北-东南流向,与站点所处的狭窄水道主轴方向一致,说明地形因素影响明显;同时,观测站点处水体的垂向平均动量平衡分析表明,在沿水道主轴方向上,余流受盛行风场控制,风场转向会导致余流转向,而在垂直于水道主轴方向上,由于受水道两侧岸线的支撑作用,水体在近岸堆积,故在该方向上主要为正压梯度力与科氏力的平衡,反应了地形对流场特征的影响。研究成果揭示了舟山群岛海域冬季的流场特征及其主要影响机制,对实现此海域内海洋牧场的精细化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为丰富山东半岛近岸海洋牧场海域水动力环境研究,本文利用2019年12月3日至2020年1月1日在山东半岛东北部4个海洋牧场获取的海流资料,应用功率谱分析、调和分析、余流主轴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冬季各海洋牧场的潮流、余流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各海洋牧场潮流由M2分潮潮流主导,受地形边界限制,各主要分潮潮流均为往复流,且潮流椭圆主轴平行岸线。(2)不同海洋牧场呈现不同的余流特征和影响机制。烟台安源海洋牧场余流大致垂直于岸线流向近岸,平均流速约为0.9~1.7cm/s;日平均流以经向流为主,与经向风呈显著正相关,海水受北风强迫在近岸堆积。威海瑜泰海洋牧场余流大致垂直于岸线流向外海,平均流速约为1.4~1.7 cm/s;日平均流亦以经向流为主,与经向风呈显著负相关,表层海水受北风强迫向近岸堆积,在近岸产生下降流,海面以下存在北向的离岸流。威海西港海洋牧场余流为东南向,平均流速约为2.5~3.0 cm/s,日平均流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压性。荣成楮岛海洋牧场余流为东北向,平均流流速约为5.6~9.9 cm/s,日平均流表明海水沿桑沟湾南岸流出海湾,推测桑沟湾海水在湾内逆时针流动。研究成果利于进一步研究山东半岛邻近海域动力环境的多尺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36.
热液羽状流是海底热液活动的重要标志,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是热液活动的产物。现阶段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工作的第一步是开展热液羽状流的近底探测;综合各类异常信息,实现从发现热液活动喷口到发现矿床的突破。本文以热液羽状流为研究对象,从羽状流的近底探测、扩散机制和分布特征3个方面,概述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有待完善的方面,阐述了羽状流在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找矿中的指示作用,最后总结性地指出时空连续性、参数多元化将是热液探测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提升对热液羽状流分布特征的认识,将为热液区分布模式的研究提供更加精细的探测资料。  相似文献   
37.
水库下游河道冲淤调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对防洪、航运、生态等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为探究长江中游沙市—汉口河段演变趋势并为不利变化的防控提供参考,分析了三峡建库后悬移质分组冲淤时空变化规律:建库后,沙市—监利河段各粒径组泥沙均发生冲刷,沙市流量为10 000~25 000 m3/s时,0.125~0.250 mm粒径组泥沙冲刷量最大;以0.125 mm为粗细颗粒分界粒径,监利—螺山段呈现汛期、蓄水期“粗淤”而枯水期、消落期“冲细”现象;螺山—汉口段各粒径组泥沙均发生冲刷,且流量越大冲刷量越大。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流量—分组输沙量关系并根据水流挟沙力公式,发现建库后沙市—监利、螺山—汉口河段冲淤受泥沙、水力因素共同作用,其中泥沙因素对沙市—监利河段影响大于螺山—汉口河段;监利—螺山河段“淤粗冲细”主要受含沙量恢复程度的影响,与上游河床冲刷补给及本河段粗、细颗粒泥沙交换有关,反映了冲刷条件下河道通过水流挟沙能力级配调整加大输沙能力。  相似文献   
38.
漳墩矿区位于建阳市北东向直距约38 km处漳墩镇,为查明矿区地热资源赋存状况,对矿区地热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特征及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地热受构造控制,属于深循环成因的浅埋型中低温带状热储地热田(Ⅱ-2型),具备了地热资源系统的覆盖层、热储层、热源以及传热通道条件,地热水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循环途径中岩石的性质,同时与水温、水岩作用及经济条件有关,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合理开采,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勘查和开发矿区地热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陈栋  宋群华  梅艳  田小燕 《地下水》2018,(6):136-136,147
活性微乳液主要适用于残余油及注入水中的悬浮物和乳化油产生的注水井,少量残余油会造成水的有效渗透率大幅度下降,造成低渗透油藏注水井欠注。本文以杏子川采油厂为例,对具有超高洗油效率的活性微乳增注体系在该厂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常规酸化增注解堵措施分解效果已逐年变差,而采用活性微乳液解堵措施可有效增加解堵效果,提高施工措施的有效性,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0.
我国夏季暴雨气候学的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夏季暴雨频发并导致洪涝灾害,严重影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基于对我国夏季降水和暴雨天气学的大量研究,从气候学的角度综述了我国夏季暴雨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关于我国暴雨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趋势、与暴雨发生相关联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成因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今后我国夏季暴雨的演变趋势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此外,还指出了我国夏季暴雨气候学亟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