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贝类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可能会受到高CO2浓度的影响。潜沙行为和酶活性是贝类响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但其对海水CO2浓度升高响应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采用CO2加富培养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高CO2浓度条件对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稚贝潜沙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3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组(1 000μatm)培养水体中DIC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魁蚶稚贝初次潜沙时间((5.73±0.51)min)相比对照组((7.80±1.27)min)明显缩短,潜沙率((69.67±5.13)%)相比对照组((61.33±3.21)%)明显升高。实验开始时魁蚶稚贝壳长为(17.20±0.03)mm,实验结束时CO2组魁蚶稚贝壳未出现明显生长((17.24±0.02)mm),显著低于对照组魁蚶稚贝壳长(17.37±0.07)mm。CO2组魁蚶稚贝SOD活性在培养第2和第4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之后出现下降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O2组和对照组魁蚶稚贝CAT活性在前4天均上升,之后CO2组魁蚶稚贝CAT活性基本不变,而对照组出现下降;两实验组魁蚶稚贝AChE活性在培养过程中无明显差异。高CO2浓度条件下魁蚶稚贝壳的生长受到影响,潜沙过程受到促进,3种酶活性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未来海洋酸化可能会影响魁蚶的养殖。  相似文献   
22.
利用2003年6月和2006年6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进行的两次大面调查所采集的浮游动物网采样品,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母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分布及生态类群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水域共记录水母类77种,其中水螅水母60种,管水母12种,钵水母1种,栉水母4种。优势种有: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拟细浅室水母(Lensia subti-loides),四叶小舌水母(Liriope tetraphylla),两手筐水母(Solmundella bitentachlata),嵊山秀氏水母(Sugiura chengshanense)和瓜水母(Bere cucumis)等。其中水螅水母类的优势种存在较大的年际变化,2003年为嵊山秀氏水母,2006年为四叶小舌水母和两手筐水母。研究水域内水母类平面分布不均匀,2003年平均丰度为13.3个/m3,除在长江口外存在一个由河口低盐种贝氏拟线水母(Nemopsis bachei)大量聚集形成的高值区外,在舟山群岛南部还存在一个密集中心;2006年水母类丰度略有上升,平均丰度为16.0个/m3,与2003年相比,其密集中心向东北部偏移。2006年6月研究海域温、盐较2003年同期均大幅升高是造成两航次优势种类更替及水母类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福建罗源湾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5年9月和2006年5月在福建罗源湾13个站位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结合环境参数对罗源湾秋季、春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多元分析,探讨了罗源湾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2航次共鉴定浮游动物70种,浮游幼虫20类.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和丰度与1980年代相比大幅度下降,反映出种类组成已发生很大变化.根据各站位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用聚类分析法将浮游动物划分为2个群落.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秋季和春季罗源湾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为盐度和叶绿素a浓度.  相似文献   
24.
北黄海浮游桡足类分类学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6-2007年在北黄海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浮游动物生态调查,结合1959年至今该海域的主要历史资料,建立了较全面的北黄海浮游桡足类主名录,计算了该海域浮游桡足类的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研究了分类学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及平面分布,并根据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对北黄海浮游桡足类群落稳定性进行了判断.结果显示,北黄海浮游桡足类共记录44种,隶属于4目、14科、21属;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的理论平均值分别为82.2和334.4;调查期间4个航次浮游桡足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均高于北黄海总体桡足类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分类多样性指数(△)冬季最高,秋季略高于春季,夏季最低;分类差异指数(△*)秋季最高,冬季次之,春季最低;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夏、春季高于秋、冬季;各调查站位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分布不均匀,这与黄海暖流以及黄海冷水团的存在有关;调查海区4个航次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值均落在北黄海总体桡足类的95%置信漏斗曲线内,北黄海浮游桡足类群落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5.
Copepods are among the most abundant and successful metazoans in the marine ecosystem. However, genomic resources related to fundamental cellular processes are still limited in this particular group of crustaceans. Ribosomal proteins ar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ribosomes, the primary site for protein synthesis. In this study, we characterized and analyzed the c DNAs of cytoplasmic ribosomal proteins(c RPs) of two calanoid copepods, P seudodiaptomus poplesia and A cartia pacifi ca. We obtained 79 c RP c DNAs from P. poplesia and 67 from A. pacifi ca by c DNA library construction/sequencing and rapid amplifi cation of c DNA ends. Analysis of the nucleic acid composition showed that the copepod c RP-encoding genes had higher GC content in the protein-coding regions(CDSs) than in the untranslated regions(UTRs), and single nucleotide repeats(3 repeats) were common, with "A" repeats being the most frequent, especially in the CDSs. The 3′-UTRs of the c RP genes were signifi cantly longer than the 5′-UTRs. Codon usag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hird positions of the codons were dominated by C or G.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c RPs contained high proportions of positively charged residues and had high p I values. This is the fi rst report of a complete set of c RP-encoding genes from copepods. Our results shed ligh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 RPs in copepods, and provide fundamental data for further studies of protein synthesis in copepods. The copepod c RP information revealed in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additional comparisons and analysis should be performed on different taxonomic categories such as orders and families.  相似文献   
26.
长江三峡工程自2003年6月1日~10日进行一期蓄水。为研究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对长江口环境的影响,在一期蓄水后组织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的综合调查。根据采集的大中型和中小型浮游生物样品的分析数据,结合环境参数,对长江河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多元分析,研究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浮游动物种类数为289个(含31种浮游幼虫)。据各站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丰度,用聚类分析法可将该水域的浮游动物分为4个群落。整个调查海区,中华哲水蚤最占优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夏季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