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吴珍汉  赵珍  季长军  陈程 《地质学报》2021,95(2):352-361
北羌塘凹陷沃若山、长蛇山、胜利河、西长梁地区出露海相含油泥页岩,以油页岩、暗色泥岩、黑色页岩、泥灰岩为主,T OC含量高、生烃潜力大,属优质烃源岩.在西长梁和长蛇山油页岩剖面,分别发现丰富的腕足和双壳化石.西长梁泥页岩含双壳类化石Limea(Pseudolimea)cf.duplicata(J.de C.Sowerby...  相似文献   
22.
江苏黄珏油田戴南组储层结构及合理注采井距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黄珏油田戴南组的孢粉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学特征和测井相等分析,认为戴南组是在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滨岸—滨浅湖环境中发育的三角洲沉积;戴南组早期受南部的物源影响,戴南组后期的主导物源为北西方向;砂体类型有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体、溢岸砂体,但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有效储集体;戴南组的分流河道为曲流河,其河道砂体平均宽度:戴二段的为329m,戴一段的为207m;砂体呈孤立状、透镜状,其间被分流间湾的泥质沉积物分隔,是典型的迷宫式储层结构。油砂体沿分流河道砂体分布,且规模较小。计算表明,选择注采井距为100~300m,才能大幅度地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3.
碎屑岩储层渗透率分布分维计算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程 《地质论评》1995,41(1):15-19
碎屑岩储层渗透率分布非均性是直接影响油气开采效果的客观因素。笔者认为储层渗透率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其分维值介于2与3之间,实例研究表明,分维能描述透率分布的非均匀性,其值随非均匀程度增加而增加。分维还能反映沉积能量分布和成岩作用对渗透率分布的影响。分维将是一个研究碎屑岩层渗透率分布的数学和成因特征的重要参数。研究分维与石油工程参数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建立在常规的反演后分析数据分辨矩阵和模型分辨矩阵的基础上,自动选取最优数据进行自适应反演,以提高反演解释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在电阻率变化相对剧烈的二维反演中,采用圆滑约束正则化反演方法经常导致反演不收敛或是结果不理想,为此提出加入自适应粗糙度参数α、β、γ.在圆滑约束反演的迭代改正过程中,同时确立突变边界位置,提高模型参数在此边界上电位梯度,以达到最佳的反演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25.
砂体渗透系数是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水文参数,也是评价地浸开采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准确获取该参数对砂岩型铀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砂体渗透系数主要由3种方法确定,即岩心分析法、测井评价法和抽水试验法。文章主要采用测井评价法来研究洪海沟铀矿床砂体视电阻率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拟合方程估算砂体渗透系数,探讨砂体渗透系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洪海沟铀矿床,砂体视电阻资料具有估算砂体渗透系数的理论基础,数学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渗透系数与视电阻率之间的关系;砂体渗透系数影响地下水渗流方向及层间氧化带的主要展布方向,砂体渗透系数大的地区是地下水渗流的主方向,也是层间氧化带的主要发育方向。该成果可为洪海沟铀矿床外围勘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6.
陈程  赵太平 《矿床地质》2021,40(2):206-220
铟作为支撑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金属,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半导体、焊料合金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当前铟的重要来源是与花岗质岩浆有关的锡多金属矿床,其中铟的富集程度远超其他类型矿床.文章在简要概括铟矿床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铟在岩浆-热液系统各演化阶段的富集过程以及锡、铟同步富集的原因.在岩浆演...  相似文献   
27.
羌塘盆地是我国陆上新区油气勘探程度最低的中生代海相含油气沉积盆地,其主力烃源岩一直认识不清。本文以胜利河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烃源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探讨了布曲组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和有机质富集机制,为预测北羌塘坳陷中侏罗统布曲组优质烃源岩的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胜利河地区布曲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型,处于成熟阶段,综合评价为优质烃源岩。布曲组沉积时期,气候干旱炎热,研究区初级生产力水平较高,属于弱局限盆地,具有浅水、高盐度、贫氧—缺氧的沉积环境。布曲组沉积时期,羌塘盆地发生大规模海侵,研究区邻近中央隆起,陆源输入和热液活动携带大量营养物质磷、铁等进入海洋,导致较高的初级生产力,是北羌塘坳陷布曲组优质烃源岩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区位于北羌塘坳陷的最小含氧带区域,有利于大量浮游生物在此缺氧死亡埋藏保存。通过有机质富集机制的分析,北羌塘坳陷的近岸陆棚斜坡带可能是中侏罗统布曲组优质烃源岩分布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28.
油气地震勘探中,地震波在实际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明显的吸收衰减现象,导致地震信号中的主频向低频移动,频带宽度变窄,相位发生畸变,制约了地震勘探识别薄层的分辨能力。为了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地震成像,文章介绍了一种在地震反射数据成像域进行Q值估计建模的方法与流程,并利用估计出的Q值通过偏移成像对数据进行衰减补偿,实现高分辨率成像。该方法在时间域引入等效Q值的概念,首先在初步黏弹性时间偏移成像域的时窗内,通过数据在时窗内的补偿效果来确定时间域的等效Q值参数,接着通过在深度域层速度上计算成像射线获得时深转换关系,进而对转换到时间域层Q值的等效参数进行时深转换,完成最终深度域Q值建模,最后将该关键参数作为黏弹性叠前深度偏移的输入,进行复杂构造的黏弹性补偿成像。同时使用中国东部某实际地震数据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发展的流程和方法可较好实现深度域负责构造Q值建模和成像域补偿,实现复杂构造高分辨成像。  相似文献   
29.
德南洼陷沙三段(Es3)油灶的低熟度大大降低了德南洼陷的勘探成功率,泥岩压实曲线推测和油气显示资料表明,Es3低熟油灶的油气初次运移主要指向沙四段(Es4)储层,射线追踪法和探井油气显示资料表明德南洼陷油气再次运移分配主要受运移路线,距油灶的远近等因素影响,运移优选通道是近油灶的灰岩裂缝,综合研究认为该区的有利勘探层位是Es4,有利圈闭位于近油灶的两个Ⅰ类油气运移分配单元内,以灰岩中的砂层夹层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30.
油田开发后期扇三角洲前缘微相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储层的微相砂体类型、几何规模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分析地下油水运动规律和调整注采井网的基础。充分利用密闭取心、密井网等资料 ,精细剖析了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沉积微相及其分布。在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体、重力流砂体、水下溢岸砂体 5种微相砂体。微相砂体形状、规模及空间分布决定了注采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和完善程度 ,微相类型及其分布控制着油水井的产液及吸水能力 ,控制着注入水的地下运动方式 ,因此利用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 ,找准剩余油富集区 ,调整和部署注采井网 ,可以在生产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