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6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粤东塌山含锡花岗斑岩原生铝质矿物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德滋  陈绍海 《矿物学报》1995,15(3):249-253,T001
粤东塌山含锡花岗斑岩以岩脉产出,侵位年龄138Ma,含不等数量的原生铝质矿物,如红柱石、铁铝榴石、铁叶云母和白云母等。根据产出特征,红柱石被区分为两个世代,石榴子石分为三个结晶时期。结合全岩为过铝质(A/NKC=1.234),高的K2O/Na2O(2.15)、Rb/Sr(3.10)、K/Rb(215)比和ISr值(0.7131),低的εNd(T)值(-7.4)和长石铅同位素组成相似于造山带铅演化模  相似文献   
32.
广东腊圃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腊圃岩体由细粒、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副矿物组合属磷灰石-钛铁矿-锆石类型,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Ⅰ”型花岗岩的特征;锶初始值为0.7055,说明腊圃岩体应是"Ⅰ”型花岗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273±79)×106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33.
对藏北长江源地区河谷地貌和新构造变形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式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形态不同的窄谷和宽谷为特点,新近纪以来该区主要经历了早期挤压和晚期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正断层和地堑构造3种构造变形样式。长江源区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明显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新构造运动不仅控制了河谷地貌形态与水系格局,而且影响了河流阶地分布以及洪(冲)积扇的形态、结构。长江源地区主要水系至少自全新世以来是沿新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发育而成。  相似文献   
34.
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长英质麻粒岩、镁铁质麻粒岩和辉石岩捕虏体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反映了下地壳及壳幔过渡带组成具有高度化学不均一性。不相容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特征的差异表明捕虏体成因复杂。MgO与不相容元素无或仅有很弱的相关性,与相容元素的相关性则相对较明显。这些特征反映了下地壳及壳幔过渡带存在较强和多元的混合作用。捕虏体的加权平均值比基于麻粒岩地体资料估算的下地壳平均组成偏基性,揭示了二者可能的成因差异。  相似文献   
35.
反射系数K法在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求 《物探与化探》1998,22(4):304-308316
应用电阻率测深法探测滑坡和塌陷,采用反射系数K法区分滑坡和塌陷的类型和性质,正确地评价地质灾害,为治理工作提供快速准确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6.
反射系数(K)法在激电测深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射系数(K)法是一种电测深ρs资料的解释手段和处理方法。从湖南某砂岩铜矿利用激电测深确定红层中的含矿层,某铅锌矿利用激电测深探测两条含矿破碎带的实例,说明反射系数(K)法在对激电测深ρs资料解释的基础上,结合激电异常的特点,能有效地确定不同的地质构造,达到间接找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化探样品中痕量金的化学光谱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在地壳中的平均值约为4×10-7%。不同岩性的样品含金不一,有的甚至低于1×10-7%。在化探样品中又多以自然金存在,粒度不等,形态不一,虽通过200目筛亦难制得均匀理想的分析样品。取样少,代表性不足;取样多,金的提取分离不易完全。  相似文献   
38.
蒙伟光  陈谋 《广西气象》1998,19(3):15-18
利用近35a登陆湛江市热带旋的年频数和湛江市年平均气温两个时间序列,用连续功率谱和交叉谱方法,分析了袭击湛江市热带气旋的活动特点,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39.
加拿大在海底观测网研究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它的"海王星"海底观测网(NEPTUNE-Canada)被誉为人类的水下"哈勃",是全球首个深海海底大型联网观测站。维多利亚海底试验网(VENUS)与NEPTUNE都从属于加拿大海洋观测网络(ocean networks Canada,ONC),有着许多相同的概念和设计。VENUS支持研究近海观测,本文主要介绍VENUS的背景及科学研究目标,并在分析其基础设施及构建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开展海底观测网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0.
2011—2012年广州高建筑物雷电磁场特征统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对雷电磁场的影响,对2011年7月—2012年8月广州高建筑物雷电观测试验中获取的雷电磁场波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选取击中14个高建筑物的40次雷电 (均为负极性雷电) 的磁场数据,结果表明:高建筑物对回击磁场峰值有增强作用,且建筑物越高对回击磁场峰值的增强作用越大,高度在200 m以上的建筑物上雷电首次回击磁场峰值的几何平均值是高度在200 m以下的建筑物上的2.4倍;高建筑物雷电回击的磁场波形呈多峰特征;观测到的20次击中200 m以下高建筑物的雷电中,有13次 (65%) 雷电首次回击的磁场波形出现后续峰值比初始峰值大的现象,击中200 m以上高建筑物的14次雷电中有8次 (57%) 出现该现象;40次高建筑物雷电中有22次 (55%) 为多回击雷电,135个回击间隔时间的几何平均值为69.1 ms, 多回击高建筑物雷电中有10次 (45%) 出现继后回击的磁场峰值大于首次回击磁场峰值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