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测绘学   139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613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54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8篇
  1955年   8篇
  1954年   4篇
  194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41.
地貌晕渲图是直观反映地形地貌的有效手段。地貌晕渲的生成技术、生产流程和表达形式,是晕渲图制作的关键环节。讨论了地貌晕渲的基本理论以及数字地貌晕渲的生产技术,并以ArcGIS技术平台为依托,重点研究晕渲图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942.
澄江组是华南新元古代地层中的重要地层单元之一,其确切沉积时限对于建立和完善华南新元古代区域地层格架具有关键意义。对滇中澄江组层型剖面顶部的凝灰岩夹层进行高精度SHRIMP锆石U-Pb定年研究,获得3组有效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值,其分别为(819±14)Ma(MSWD=0.15)、(781±11)Ma(MSWD=0.24)和(725±11)Ma(MSWD=0.65)。其中,最年轻的一组年龄值(725±11)Ma被解释为澄江组顶部凝灰岩夹层的形成时间,可以代表滇中澄江组的顶界年龄,从而进一步确认澄江组的沉积时限为800~725 Ma。结合相关研究资料,证实澄江组与开建桥组、莲沱组的沉积时限基本相当,三者与下冰期长安组不存在对比关系,而应与冰期前板溪群的上部进行对比。此外,推测两组年龄值较老的锆石可能是与新元古代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的幕式岩浆活动的记录。  相似文献   
943.
上扬子地区震旦系-早古生界黑色页岩的沉积和埋藏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扬子地区震旦(伊迪卡拉)系-早古生界黑色页岩是我国南方震旦纪-早古生代“下组合”海相地层中的“三大优质烃源岩”,并普遍认为系缺氧、滞流环境下的沉积.本文从“下组合”黑色页岩的沉积构造以及生物生态的角度,探讨其沉积环境和埋藏条件,认为其中不仅产出有丰富的浮游和游泳类型的生物,也产出有底栖类型的生物,表明黑色页岩沉积环境中的上层水体为充氧的(oxic)环境,而下层水体中含有一定量的氧,为贫氧(suboxic)或稀氧(dysoxic)环境.上层水体的充氧环境有利于丰富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提供丰富的沉积有机质;而下层水体的贫氧或稀氧阻碍着沉积有机质的分解,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黑色页岩中的生物化石及其碎片均具有定向性排列等沉积构造,表明其沉积环境的下层水体中存在一定能量或周期性和间歇性的水动力条件,从而有助于水体中氧的扩散,维持底栖生物对氧的基本需求.黑色页岩沉积时为富含沉积水的泥质沉积物,随着富水泥质沉积物厚度的迅速加大,沉积水与水体中的氧交换减弱,沉积物内逐渐形成滞流还原的环境;而被埋藏的丰富生物遗体和排泄物等有机物质在腐烂和分解过程中促进了周围环境的还原性,导致有机物质得以保存而形成黑色的页岩.  相似文献   
944.
分析了国际钻探市场现状以及固体矿产钻探技术的进展,归纳总结了近10年来我国固体矿产钻探技术的主要进展.并对发展我国固体矿产钻探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45.
2013年4月20日和7月22日先后发生了四川芦山7.0级和甘肃岷县6.6级地震。这两次地震前天水地电台地电阻率的井下观测资料都出现明显的短临异常变化,其中芦山地震前11天地电阻率NS道、EW道、N45°W道出现同步异常,表现为明显波动变化;岷县地震前约40天地电阻率三道出现异常,测值出现明显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946.
水城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严重制约着水城县的国民经济发展,威胁着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特征、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方面简述水城县地质灾害发生背景,并针对这些成因,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47.
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雷口坡组四段中的油气突破显示了其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通过对野外露头、岩心、薄片、阴极发光、钻井、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地表残积相、洞穴垮塌堆积相、地下暗河搬运充填相、基岩溶蚀破裂相、基岩溶蚀相和基岩溶蚀交代相6种岩溶相类型。根据不同岩溶带的水动力作用特征,由上而下将其分为地表岩溶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岩溶带。以上部地层印模法为主并结合雷口坡组的残余地层分布、风化壳厚度发育情况恢复古岩溶地貌,进一步刻画元坝地区的微地貌情况,认为岩溶斜坡为最有利的储层发育地貌单元,其中以中上斜坡更优,岩溶残丘为最有利的储层发育微地貌单元。古岩溶对雷口坡组四段储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储层的平面和纵向发育、分布受古岩溶作用特征的控制。  相似文献   
948.
“玻璃油田”建设与油气勘探开发信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玻璃油田"与"数字油田"的关系,针对油田勘探开发及其信息化方法和技术的特殊性,详细阐述了"玻璃油田"建设的思路和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深部探测技术、三维地震数据智能解释技术、四维"数字油藏"表征与分析技术、四维数字油气成藏模拟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最后指出了"玻璃油田"建设将为油田勘探开发信息化带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49.
文章论述了小河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及其成因类型,认为金矿床严格受构造和中泥盆统杨岭沟组中上部及大枫沟组泥质、粉砂质千枚岩和微—薄层泥晶灰岩的控制,同时还受浅水陆棚相沉积环境及热液活动的控制,属于沉积—改造层控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50.
江华 《中国地名》2014,(2):24-25
史书记载:华佗,东汉末医学家,又名寡,字元化,沛国谯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擅长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创用“麻沸散”,麻醉后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反映了我国医学于公元2世纪,在麻醉方面和外科手术方面已有相当高的成就。并创“五禽戏”,提倡锻炼身体、增强民众素质,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动,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