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三门峡水库黄河河漫滩沉积柱有机氯农药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积柱取于三门峡水库黄河河漫滩,总长549 cm,采用GC-ECD气相色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测定了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质量分数和矿物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有14种有机氯农药检出,它们在泥质层中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沙质层,质量分数较高的组分有HCHs、Endrin和DDTs.HCHs的平均质量分数大于DDTs,前者在表层沉积物中富集,后者则在表层沉积物中明显减少.DDTs与黏土矿物呈正相关,与碎屑矿物呈负相关,与碳酸盐矿物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不同降水及灌溉条件下的地下水入渗补给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降水和人工灌溉是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华北平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详细分析降水变化规律及灌溉制度的影响有利于深入认识补给及正确评价入渗补给量,对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测资料,用HYDRUS软件建立一维变饱和流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分析了衡水地区近60年在天然降水条件下的垂向入渗补给规律,以及在年周期内灌溉活动对于入渗补给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为66.6 mm/a;枯水年份降水入渗补给量为30 mm/a,丰水年入渗补给量为120~150 mm/a;年补给量与年降水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入渗补给系数与降水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入渗补给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验条件下小麦底墒水与玉米灌溉对应入渗补给系数较大,实际灌溉中应基于当年降水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合理的灌水定额。  相似文献   
73.
深圳南山区海水入侵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深圳南山区地下水水质特点,选用Cl-、SO42-、矿化度r、Cl-/rHCO3-和Na K 5项指标作为判断海水入侵的标志,基于模糊数学的原理,建立了该区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不同时期地下水水质的特点,分别用单一指标Cl-浓度和多指标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不同时期海水入侵程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研究区海水入侵经历了入侵—恶化—减弱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以河北衡水试验场土壤水利用试验为例,讨论不同处理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初步分析得出:(1)冬小麦拔节期,采用不同土壤水利用技术的冬小麦田浅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明显,以沟播不盖秸秆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强,缩行密植处理的最弱;(2)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呈反S形;(3)沟播不盖秸秆处理沟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垄上;(4)土壤过氧化氢酶对于田间微生态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水利用技术对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国外高校环境专业教学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评介欧美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环境专业教学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国外高校环境专业教学具有基础宽厚、选课灵活、注重实践教学及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特点;建议我国环境工程教学应进一步拓宽基础,发挥物色,多设选修课,健全选课机制,加强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76.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与调整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思路 ,寻求治本的整体性对策。以河北平原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以及长江中游防洪对策为例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特点 ,即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目标 ,是构建人和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的优化地下水系统或地质环境系统 ;必须以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方法 ,从成生角度对目标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必须应用系统工程方法 ,采取成龙配套的措施重新构建优化系统 ;为了构建优化系统 ,不仅需要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理顺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可持续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 ,能够获得良好的长期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但是需要付出十分艰巨的努力。  相似文献   
77.
地下水三氮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三氮污染的产生、危害及地下水污染现状,三氮污染的分析测试方法,三氮迁移转化过程和模型的研究,以及地下水三氮污染防治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应从控制三氮污染源入手,加强包气带-饱和带的三氮耦合研究,加强深层地下水和高浓度三氮污染的研究。同时,要提高三氮污染的野外监测水平和三氮污染的治理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8.
利用地中渗透仪观测资料进行降雨入渗补给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郑州地下水均衡场地中渗透仪实测资料,分析了降雨入渗补给的年际变化以及入渗补给过程中的滞后现象。通过计算降雨入渗系数,确定了降雨量与入渗量的定量关系,评价了不同降雨量、不同包气带岩性和厚度条件下的入渗补给量。研究表明,地下水埋深较小时,降雨入渗系数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1m以下则逐渐减少,3m以下趋于稳定;当包气带岩性单一时,降雨入渗系数随岩性的不同而变化,即砂质土大、粘性土较小,而含有薄层粘土夹层的亚砂土最小。  相似文献   
79.
夏玉米田土壤水分-养分-盐分剖面二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衡水试验场夏玉米田为例,建立了田间沟垄地形条件下土壤剖面的二维饱和-非饱和水流及溶质运移数学模型,对夏玉米生长条件下土壤剖面水分、养分和盐分(以下简称水养盐)的动态进行了模拟,揭示了典型时刻土壤水流动系统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分、养分和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以及模型中的参数可较好地描述和模拟土壤剖面水养盐的运移过程和变化规律;②土壤剖面水养盐的分布明显受土壤沟垄地形的影响;③在夏玉米生长期,土壤处于“耗养”和“脱盐”状态。  相似文献   
80.
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的 7人野外验收组 ,于 2 0 0 1年 1 1月 2 5~ 2 6日在河北衡水对河北地质调查院和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地质调查研究院共同实施的“土壤水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野外验收组在认真听取项目组系统汇报的基础上 ,全面检查了该项目的各类原始资料、图片、录像、电子文档等 ,并对衡水土壤水利用试验场试验田块、试验处理、观测竖井和负压计、中子管的设置及中子仪观测等进行了现场检查。通过认真检查、质疑和审议 ,验收组认为 ,该项目原始资料齐全 ,试验监测资料翔实可靠 ;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