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5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黄海溶解氧垂直分布的最大值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31  
顾宏堪 《海洋学报》1980,2(2):70-79
海洋溶解氧垂直分布中的最大值,正如最小值一样,亦为溶解氧垂直分布中的一个突出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不同的研究者作出了不同的解释.Thompson在太平洋北部及东北部25-50M处观测到氧最大值层,他们认为这一氧最大值层,是与光合带相适应的.对鄂霍次克海中氧的最大值的形成,绘出了一个假设的图,认为夏季氧垂直分布中的最大值,是由于在跃层形成时期,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时,大量的氧从上面渗入到稍下的层内,随着增温时该处稳定密度层的形成,垂直交换困难,因而氧即被保持下耒,形成了夏季最大值.Ichiye认为,密度跃层中的氧最大值,是由于氧的涡动扩散,要进行得比热的涡动传导为慢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
顾宏堪 《海洋与湖沼》1996,27(1):98-102
作者近十年来在研究痕量金属离子的水-汽界面转移时,发现宏观热力学无法解释转移机制,而微观量子化学及键参数与离子转移浓度之间,却存在函数关系——顾函数。即水蒸发时水汽带出的Zn2+等离子浓度C(μg/L),正相关于比电子亲和常数IZ/Z(eV)(与水合力相关),负相关于离子体积V(3)及配位数N(与水合数相关)。本研究运用顾函数方法进行水-汽离子通量(F)计算,结果表明,世界海洋的F=C×0.35(1012g/a),黄海的F=C×0.42(109g/a),揭示了自然规律。水汽化学离子浓度测定的可靠性,已由生物毒性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13.
海水中的NO2-N,是NH4氧化成为NO3ˉ的中间形态,是氧化还原态的指标。而NH4-N则是有机N分解的第一个无机产物。NO2ˉ及NH1 如同NO3ˉ样,可直接被浮游植物同化。大陆迳流及大气降水常带来大量的NH4 。当浮游植物茂盛时,浮游植物与NH4^ 构成了直接循环,  相似文献   
14.
15.
物理涂汞电极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汞膜电极以饱和Na_2SO_3液和浓NH_4OH液浸泡后,放置4—6天灵敏度可保持不变,稳定性良好。大面积银基物理涂汞电极问世,解决了化学镀层的复杂性;使其能直接用于海水重金属离子测定,比经典滴汞电极提高灵敏度2—3个量级。电极防吸附膜的研究开辟了固体电极表面防吸附的尝试,本文使用饱和Na_2SO_3液与浓NH_4OH液浸泡电极,使电极放置4—6天可保持灵敏度不变,延长了寿命,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胶州湾底质溶液中的氮和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沉积物底质溶液中生原要素的研究,对于了解这些要素在海水与沉积物之间的交换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文献中,这方面的报道还是比较少的。 值得注意的是:Rittenberg研究了沉积物管样中NO_3-、NO_2-N、NH_4-N、PO_4-P及SiO_3-Si等的垂直分布,并且探讨了生原要素的再生过程;研究了鄂霍茨克海、白令海及太平洋底质溶液中NH_4-N、PO_4-P、SiO_3-Si及部分NO_3-N与NO_2-N  相似文献   
17.
海水中的NO_2—N,是NH_4~ 氧化成为NO_3~-的中间形态,是氧化还原态的指标。而NH_4—N则是有机N分解的第一个无机产物。NO_2~-及NH_4~ 如同NO_3~-一样,可直接被浮游植物同化。大陆迳流及大气降水常带来大量的NH_4~ 。当浮游植物茂盛时,浮游植物与NH_4~ 构成了直接循环,从而更显示了它在氮循环及营养基础中的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了长江口附近渔场区海水中的NO_2—N及NH_4—N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顾宏堪 《海洋科学》1982,6(4):63-64
1979年5月至1981年6月,我在英国利物浦大学从事访问研究。在为时两年的时间里,所在的单位、所接触的环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利物浦大学是一座综合性的高等学府,它座落在受尔兰海岸上,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我是在该校的海洋系海洋化学专业进行研究的。与该专业负责人J.P.Riley教授会晤之后,经过商谈很快就将我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20.
海水中NO_3—N的含量,在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时,可以使之消耗殆尽。但有机质的分解,可以使之获得再生。海水垂直对流作用,可以将底部再生的NO_3—N带到上层。大陆水也会带来大量的NO_3—N。 海水中NO_3—N的分布,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这与它在海洋中的消耗和再生补充过程有密切关系。沿岸,特别是江口,由于大陆水带来了大量的NO_3—N,因而其含量高;夏季水体垂直稳定,上层浮游植物活动使NO_3—N含量降低,而o_t跃层以下,有机物分解使其含量增高;冬季强烈的水体对流作用,使底部的NO_3—N补充到上层,以致使其含量达全年最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