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201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41.
乡村振兴过程中,全面系统地认知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对其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估,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面对类型多样且动态演化的传统村落,传统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已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现实,因此构建一个更具弹性的评估模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论文从功能空间、景观意象和人文精神3个逻辑层面重新认知活态化价值的构成、关联及特征,据此构建出包括资源价值、要素延续、活化条件、功能适应、活化影响、发展潜能的多维评估框架,形成由3种类型和50项指标所构成的弹性评估模型,并以陕北地区5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案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具有多元性、交融性、动态性、脆弱性和适应性5个显著特征;(2)维度分析,运用多维弹性评估模型对传统村落展开评价,评价结果基本符合陕北地区的现实情况,且在不同评价维度上呈现出明显的结果差异,突显了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自身价值特征;(3)综合分析,陕北地区5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水平分值处于42.42~83.60区间内,平均为62.55分,活态化价值较高及以上的传统村落占比为39%左右,活态化价值一般及以下的传统村落占比61%左右,由此可见,陕北地区仍存在很多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发展水平不足的问题。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多维弹性评估模型兼具普适性和典型性的特点,适用于类型多样的传统村落,适应现阶段乡村振兴和遗产保护的现实需求。研究通过探索从单维静态评价向多维动态评估的技术提升,可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传统村落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442.
本文以地震信息采集为应用背景,围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和关键技术,讨论了无线网络在地震信息采集方面的系统构成方案,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架构的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决策为一体的地震监测及应急调度系统。将XML用于数据交换,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数据交换技术具有的格式不灵活、成本高以及交互性差等缺点,实现不同数据库系统跨平台间模式转换和数据交换。在采集环节,针对监测环境恶劣,面积大、监测点多、监测时段长而人手严重不足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在有线网络为主体的前提下,添加无线传感网络作为补充,以弥补有线网络无法全覆盖的缺陷,大量传感器节点按一定布点规则分布于地震监测区域内,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多跳的组织网络,并选用了ZigBee技术予以实施。对加强地震监测、强震动地震预警等灾情信息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43.
高精度磁测和井中三分量磁测是行之有效的磁法勘探手段,对于隐伏区BIF型铁矿床勘查更具意义.单庄铁矿是山东省在黄河以北覆盖区发现的一处大-中型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矿床(banded iron formation,简称BIF),矿体赋存于晚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目前已发现矿体20余个,矿体倾向南西,倾角为56°~70°,TFe平均品位为28%,mFe平均品位为22%.以单庄铁矿勘查为例,介绍了在覆盖区BIF型铁矿床勘查中的综合找矿方法.在充分了解区域地质概况和航磁异常等物探成果的基础上,在成矿有利地段实施高精度磁测和磁测剖面测量,选取最优位置进行钻孔验证.本项目的实施结果表明,在钻探过程中或终孔结束前,要重视井中三分量磁测的重要性,因为它对于井下盲矿体的圈定和井中旁侧异常的指示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4.
根据研究区岩石光谱特征位置选择ETM波段;通过图像掩膜去除集中分布的地表干扰信息,再用主成分变换方法增强蚀变信息;用假彩色合成和非监督分类提取蚀变信息。  相似文献   
445.
HD 140283是一颗近邻极贫金属亚巨星,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初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恒星之一,同时它也是一颗典型的弱r-过程星,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宇宙早期演化、丰富元素核合成理论.将HD 140283从C到Zn的观测丰度与单个超新星(SN)事件元素理论产量进行拟合,得出HD 140283可能诞生于前身星质量为22.5 M⊙(下标"⊙"代表太阳)的超新星爆发污染的星云.基于同样的方法,研究了另外5颗典型弱r-过程星,分别得出了污染产生这些恒星的气体云的超新星前身星质量,进一步推测了弱r-过程可能发生的天体物理环境.  相似文献   
446.
采用西南地区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和欧洲中心再分析数据,通过滤波、分位相合成等方法,分析了西南地区降水的低频特征及与之相联系的低频环流场演变特征,并采用基于降水自身低频信号和基于降水低频影响因子两种方法建立预报模型进行延伸期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雨量存在10~20 d和30~60 d的低频变化;低频降水与低频OLR场正、负值区的顺次北移,印度洋北侧850 hPa低频纬向风的转变,500 hPa环流场槽脊的配置以及200 hPa低频气旋、反气旋的交替影响有关;基于降水序列自身低频信号的预报模型可以提前半个月左右给出较为准确的预报结果,而基于低频影响因子的预报模型可以提前20 d左右给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两个模型对于降水偏多年的预报效果好于降水偏少年。  相似文献   
447.
马卡拉钾盐矿区位于刚果(布)西部沿海一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刚果盆地,地表被第四系广泛覆盖,下伏厚大的白垩系。白垩系分为三部分:下部陆相沉积、中部泻湖相沉积(盐系地层)、上部滨浅海相沉积。据区域钻孔资料分析对比,该区盐系地层发育6层稳定的沥青页岩(含沥青页岩石盐岩)及2层溢晶石岩。依据岩性组合及盐类沉积特征,以稳定分布的6层沥青页岩和2层溢晶石岩为标志层,将盐系地层划分为6个大的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代表一次大的沉积事件。沥青页岩为每一沉积旋回的底部,溢晶石岩为沉积旋回的顶部。每个沉积旋回的岩性特征不同,反映其沉积环境存在差异。其中第Ⅰ旋回、第Ⅳ旋回及第Ⅴ旋回中部沉积环境稳定,沉积了厚层石盐岩及光卤石岩,发育钾盐主矿层;其他旋回沉积环境不稳定,薄层光卤石岩与石盐岩互层沉积,发育次要矿层及低品位矿层。  相似文献   
448.
使用不同初边界场驱动WRFv4.3模拟了2021年8月9日北京地区发生的一次超级单体过程,检验了大尺度初边界值场对中小尺度模拟的差异,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FNL、 GDAS和ERA-5三种再分析资料的时空温压场结构在东亚地区存在差异,导致了WRF模拟的要素场出现差异。和站点观测资料相比,FNL资料分辨率较低,对影响系统的描述较差,模拟的超级单体过程衰减过快;ERA-5资料误差较小,尤其在对流层低层850 hPa与观测偏差在三种再分析资料中最小,低层水汽辐合模拟偏差减小,较好地再现了超级单体范围。结果也表明,模式初始时刻越接近超级单体发生时刻,模拟的拟合程度越高,表明对于移速快的天气系统,初边界场的更新要和天气系统移动速度相匹配,这和系统内部存在的重力波活动有关;大尺度初边界的质量对天气过程的模拟非常重要,而天气系统本身的中小尺度特性决定了中尺度模式模拟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449.
通过单轴压缩实验获取江苏省体应变仪钻孔岩芯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利用面应变理论,计算钻孔应变仪器的理论耦合系数和实测耦合系数,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引入观测精度,研究仪器的观测精度、耦合系数和数据质量的关系,确定耦合系数差值的阈值。结果显示:1)钻孔应变仪的观测精度与理论耦合系数和实测耦合系数呈正相关,钻孔应变仪的理论耦合系数和实测耦合系数一致性越好,仪器的观测精度越高,数据质量越好。2)江苏省各台站面应变的理论耦合系数和实测耦合系数差值的阈值为0.1。差值小于0.1时,观测数据质量较高;差值在0.1~0.2之间时,井下耦合对观测精度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差值超过0.2时,井下耦合存在问题,仪器的观测精度较低,数据的观测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450.
本文使用1979-2021年中国192个站点的逐日最低温度观测资料和ERA-interim、JRA-55、NCEP/NCAR、NCEP/DOE四种再分析资料集中最低温度资料,对中国不同区域的低温阈值平均场、阈值相关性、低温日数平均场进行评估,比较不同再分析资料在全国大多数地区进行气候变化研究时的适用性。结果可以看出,四种再分析资料整体能够再现我国低温事件的气候特征,在低温阈值平均场、阈值相关性、低温日数平均场上ERA-interim、JRA-55的整体再现能力优于其它两种资料;四种再分析资料在东部地区的再现能力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