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为研究区,通过样方调查,研究了荒漠区、荒漠绿洲过渡区到绿洲内不同梯度生境中灌丛沙堆的形态特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3种生境中灌丛沙堆的形态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绿洲区灌丛沙堆的平均高度、底面积、纵横断面积和体积均最大,其次为荒漠区,过渡区最小。(2)过渡带3种生境灌丛沙堆的长、短轴之间均呈二次函数关系,但相关程度不同,过渡区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达0.78;绿洲区相关性最低,相关系数为0.57;高度与底面积、体积与高度间均呈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59以上;(3)过渡区灌丛沙堆分布密度较大,呈聚集分布,而荒漠区及绿洲区沙堆分布密度较小,均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32.
近30年中国陆地植被活动遥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地植被作为地球陆地表面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变化直接影响着地球系统物质与能量的平衡.采用1982~2006年NOAA/AVHRR的NDVI数据和2001~2009年MODIS的NDVI数据,从全国尺度上,分析了近30年来农业植被、森林植被、草地植被与稀疏植被区植被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利用气候数据与农业生产统计数据探讨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近30年来中国陆地植被活动整体趋于增强,但在不同时期、地区差异较大;植被活动变化在区域上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明显,如在西北稀疏植被区与南方森林植被区;通过对农业生产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植被活动直接左右着农业生产,但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33.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针对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专项请示作出《关于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强制拆除问题的批复》(以下称《批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精神,对涉及违反《城乡规划法》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的强制拆除,法律已经授予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机关提出的非诉行政执行申请。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负责人就此进行了解读。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批复》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解决目前违法建筑强制拆除领域的法律理解分歧  相似文献   
34.
沿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西段出露的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沙木罗组,创名于革吉县盐湖区南部的沙木罗,定义为一套较稳定环境下形成的晚侏罗统—早白垩世滨浅海相沉积。之后众多学者在结合带不同地区分解出"木嘎岗日群"和"沙木罗组",但二者地层序列划分一直沿革岩性组合差异或粒序变化特征,未获得角度不整合接触的确凿证据。作者于改则地区沙木罗组底部首次发现底砾岩及下伏木嘎岗日群顶部粘土质风化壳,并据此确定该区沙木罗组与下伏木嘎岗日群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该底砾岩的发现对研究新特提斯洋构造演化、古地理环境、沙木罗组地层地质时代下限及沉积相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35.
虚拟钻孔在深层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多源数据帮助,建立拟合度高、符合地层分布规律的三维地质模型是目前业内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深层三维地质建模原始资料较为稀缺的情况下,通过提取物探地质剖面数据信息并加以利用,可以很好地丰富建模初始资料的来源。基于SKUA等GIS软件平台,本文作者提出了剖面数据→生成虚拟钻孔→提取marker数据→marker数据融合校正的方法,从而实现对建模过程的有效干预和控制,使生成的模型不断趋于精确。同时,在工程实例中检验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36.
丛源 《地质与勘探》2012,48(4):790-798
[摘 要]金窝子金矿是新疆东部重要的金矿床之一,其赋矿围岩为上泥盆统金窝子组火山碎屑岩-沉积岩和金窝子片麻状花岗岩。前人研究显示金窝子片麻状花岗岩形成时代为356~392Ma,变化范围较大,且与金窝子组底部有片麻状花岗岩砾石的地质事实不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金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金窝子片麻状花岗岩准确时代的确定,是研究该金矿成矿规律和构造岩浆演化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本文采用高精度LA-ICP-MS 方法对金窝子片麻状花岗岩进行锆石U-Pb 定年和Hf 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片麻状花岗岩岩浆结晶时代为429.1±2.7Ma,形成于中志留世,结合野外观察认为岩体时代应早于金窝子组地层,两者为不整合关系。锆石的εHF(t)值和Hf 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介于-3. 5~+1.2 和2545Ma~3072Ma 之间。地球化学资料显示,片麻状花岗岩轻稀土(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 Rb、Th 和K) 相对富集,Nb、Ta 和Ti 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A/ CNK 在1.13~1.14之间,具有高K 钙碱性系列岩石的特征和岛弧钙碱性岩浆活动的特征,该岩体的形成与南天山洋早古生代晚期的闭合以及后来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碰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7.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本项目成功研发了国土资源典型要素精细化检测与解译,要素变化自动发现与提取技术成果.成果包括任务驱动的空天地多源遥感影像快速获取与协同处理,渐进增长机制驱动的海量样本数据集自动制作,顾及场景-目标-像素层次关系的国土资源典型要素智能识别与解译,语义信息增强的国土资源典型要素变化鲁棒检测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国土资源专题要素自动识别不准,国土资源变化发现慢、检测难、查不全等瓶颈难题,在涉及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监测等领域应用效果显著.该成果获2020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本文主要从国土资源典型要素变化遥感智能监测技术创新、系统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8.
3月5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召开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济宝参加会议并讲话,省纪委监委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陈建国到会指导。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何晨作工作报告,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毛忠民参加会议。会议由局领导黄松涛主持。  相似文献   
39.
在峨眉山柿子坪热田地质调查及热水勘探过程中,采用了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结果发现了不同成因类型地地下水其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各不相同,为查明地下热水的形成条件提供了重要依据,表明用地下水中HCO3^-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来研究地下热水系的发育特征是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40.
横跨西昆仑-塔里木接触带的爆炸地震探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横跨西昆仑与塔里木接触带的爆炸地震宽角反射剖面,揭示了青藏高原北缘陆-陆碰撞带的深部地壳结构.剖面图显示,塔里木盆地的结晶基底与Moho面产状一致,整个地壳似厚板状向南倾,倾角 5℃-7℃,在塔里木南部 150 km的距离上, Moho面 深度由 40 km增加到 57 km.展现了一幅塔里木向西昆仑山下俯冲的几何图像.西昆仑 北坡的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受挤压缩短的特征:基底抬升,界面北倾,Moho面突然抬 起并变平,下地壳厚达 20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