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基于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16口井岩心和11条露头剖面的观察,结合128个碳氧同位素数据的系统分析,研究了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探讨了灯影组储层发育与桐湾期三幕构造运动的关系,预测了其优质储层分布区域。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震旦系为典型的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围绕绵竹-长宁裂陷两侧发育大型的台缘丘滩体,岩石类型以泥粉晶白云岩、藻砂屑白云岩、层纹石白云岩、凝块石白云岩和雪花状白云岩为主;2)受桐湾期三幕构造运动和海平面频繁升降变化的影响,形成了灯二段和灯四段两套风化壳岩溶储层,储层以低孔低渗为特征,溶蚀孔洞发育,为裂缝-孔洞型储层;3)灯二段和灯四段两套储层横向上分布较稳定,纵向上互相叠置,大面积分布;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台地边缘相带,主要集中在高石梯、磨溪、荷包场、威远、资阳、蓬莱等地区。  相似文献   
122.
井间地震技术在永新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永新地区的测井资料和地质特点,设计了有利于该地区井间反射波成像的观测系统.采用最小平方共轭梯度法进行速度层析反演,得到井间反射波成像的速度模型,利用VSP-CDP成像与克希霍夫偏移相结合的方法对井间地震上行反射波进行精细成像.井间反射波成像剖面反映了丰富的层间信息,解决了该对井间存在的油水关系矛盾.  相似文献   
123.
玢岩型铁硫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矿床类型,与隐伏闪长玢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研究赋矿闪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探讨玢岩型铁硫矿床的形成及演化、指导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庐枞盆地泥河玢岩型铁硫矿床赋矿闪长玢岩为研究对象,在对钻孔详细观察的基础上,研究赋矿闪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该赋矿闪长玢岩具有中高硅含量,高钾富碱,低钛,高铝,富集Sr、K、Rb、Th、C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Zr、Hf等高场强元素,属于橄榄玄粗质系列岩石。结合Sr-Nd同位素特征,推测岩浆源区可能为富集型岩石圈地幔,分离结晶与同化混染共同影响岩浆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4.
安徽庐枞盆地杀虎台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铁铜多金属矿集区,是研究与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床的优良地区。脉状铜矿床作为盆地中矿床的主要类型,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对该类型矿床成矿机理的深入认识。本文选择杀虎台脉状铜矿床,开展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工作,明确其为与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中低温(170~260℃)中等盐度(11.0%~19.0%)热液充填型矿床,并对成矿作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5.
井间地震资料中蕴含丰富的地下储层岩性和物性信息,利用井间地震直达波初至信息,通过层析反演可以得到两井之间的速度剖面。通过对井间地震直达波振幅衰减信息的处理,可以实现井间的吸收衰减层析成像。基于井间地震直达波射线路径的一致性,提出了井间地震时域直达波走时层析反演和频域质心频率衰减层析同步反演方法,增加了约束条件,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对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速度和吸收衰减同步反演方法,提高了速度层析反演精度,得到了对油气更为敏感的衰减属性,增强了井间地震在储层描述和油气预测中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6.
塔里木盆地巴楚凸起奥陶系潜山天然气勘探前景广阔,已发现和田河气田和山1井气藏。该区烃源岩好,储层盖层组合匹配完好,圈闭面积大,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通过对和田河气田和山1井气藏特征的综合研究,发现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烃源岩、断裂、不整合面和岩溶作用,只要4个控制因素相匹配,就可形成大型天然气藏。结合国内外碳酸盐岩气藏的勘探实践,对该区碳酸盐岩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其规律是:沿古隆起分布,沿断裂带分布,沿不整合面分布,近烃源岩分布。根据潜山气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该区应选择志留系和奥陶系尖灭线以南以西的和山1井与玛参1井一线和色力布亚断裂带为主要勘探目标,应对岩溶较为发育的卡拉沙依断裂带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对豫西卢氏县官道口乡与省内其他地方的热量、水分、湿度、光照等气候条件的对比分析,得知官道口乡苹果所以优质的决定因素在于优越的气候条件,从而确定崤山南坡800~1200 m海拔高度为河南省最适苹果栽培区.  相似文献   
128.
魏国盼  李斌 《山东气象》2003,23(4):42-43
通过对德州市国税局信息系统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总结,分析了国税局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要点与工程运行一年发现的情况,提出了信息系统防雷必须按照综合防雷系统的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129.
文章阐述了十红滩矿区西山窑组沉积、砂体特征和西山窑组层间氧化带纵横展布规模、规律及层间氧化带前锋与铀矿化的关系,尤其对西山窑组第二岩性段、层间氧化带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分析了氧化带形成的地质背景;总结了十红滩铀矿床各矿带的空间展布、矿体形态、规模、铀矿化特点;认为在该矿区西山窑组第一、第二、第四岩性段中有望找到新的铀矿床.  相似文献   
130.
井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由于避开了近地表低降速带和风化层的影响,井间地震可以得到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地震信号,近年来已经在在油田开发中投入使用。笔者讨论了井间地震的井中管波的形成机理、衰减方法,层析成像和XSP-CDP成像方法。对罗家和垦71区井间资料进行了成功的处理,得到了较好的层析和反射波成像结果,该结果有助于了解井间速度的横向展布和小断层的存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