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87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51.
以顾桥矿工程实践为基础,结合物理模拟实验和现场监测结果,研究了厚表土层深井卸压开采地面钻井变形破坏及其预防。结果表明:钻井破坏是地面卸压瓦斯抽采失败的关键,采动影响下地面瓦斯抽采井破坏以变形和错断为主,破坏深度不一,主要集中在松散层中下部和基岩中上部;在钻井完好情况下,将钻井终孔位置布置于断层附近、“O”型圈范围内更有利于卸压瓦斯抽采。采动引起的上覆岩层离层、应力集中、竖向破断以及厚表土层“杠杆效应”造成地面瓦斯抽采井破坏,其由下至上多次出现是导致地面井多处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煤层采动对工作面前方巷帮应力、顶板应力的影响范围分别可达320 m、350 m,对轨顺相对位移影响范围可达工作面前方50m和后方200m,采场中部覆岩与地表之间的相对位移量远大于采场边缘附近,更容易导致井孔破坏。采用“抗”和“让”相结合的井身结构、“上止下泄”固井–完井施工工艺以及合理的井位布置等措施,可有效防止卸压开采地面钻井变形破坏,实现瓦斯稳定高效抽采。   相似文献   
152.
CORS系统已经充分运用于湖北省工程测量工作中。针对CORS网络在运行和使用各个环节中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现场工作人员解决技术故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3.
延川县滑坡灾害以中小型黄土滑坡为主,滑坡外形具有明显的圈椅状。滑坡沿河流两侧呈条带状分布,灾害多形成于降雨集中的6~9月份。  相似文献   
154.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环县-西峰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利用钻孔岩心、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资料,对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中自生绿泥石的产状、成因及其与形成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生绿泥石主要以孔隙的环边衬里形式出现,其沉淀作用发生在沉积期后而不是沉积阶段或沉积作用以前,其分布对应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55.
估算森林地上生物量(AGB)对于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本文以美国缅因州Howland森林为研究区域,借助地面实测样地数据,对比分析协同不同数据源(高光谱和LiDAR)和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决策树和K最邻近回归)的研究,以改善Howland森林的生物量估计精度。结果表明,采用LiDAR和高光谱植被指数变量模型的最佳精度分别为0.874和0.868,协同高光谱和LiDAR变量并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回归模型的精度为0.927,即多源遥感数据要优于单一数据源。高光谱和LiDAR数据的协同使用对于提高类似于Howland地区或更广泛区域的生物量估计的准确性,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与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6.
南海及邻近海峡垂向位移负荷潮和自吸?负荷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Green函数方法,基于高分辨率南海海潮模型、DTU10全球海洋潮汐模型以及Gutenberg-Bullen A地球模型计算了南海及邻近海峡的负荷潮。结果表明,M2垂向位移负荷潮振幅最大值出现在台湾海峡,其值超过18 mm;另一个极大值区出现在加里曼丹岛西北外海,其值超过14 mm。K1和O1垂向位移负荷潮振幅在南海南部最大,分别超过18 mm和14 mm;另一个极大值区出现在北部湾,振幅超过8 mm。在研究海区内,全日潮的垂向位移负荷潮不出现无潮点。自吸?负荷潮分布特征与垂向位移负荷潮相近,其振幅大约是垂向位移负荷潮的1.2~1.7倍,其位相与垂向位移负荷潮基本上相反。M2自吸?负荷潮最大振幅值也出现台湾海峡和加里曼丹岛西北外海,其值分别超过24 mm和18 mm。  相似文献   
157.
深部资源是未来资源勘查的重要方向,地震方法技术在深部资源勘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尽管金属矿区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金属矿勘查中的地震方法技术还处于试验应用研究阶段,但由于该方法探测深度大、多解性少、分辨地下目标物的精度高,从该方法的初步试验效果就能看出地震方法在今后金属矿勘查中的潜力.文章结合在内蒙古拜仁达坝多金属矿区的试验研究,讨论了地震方法技术在根据钻孔资料追踪矿体和探测矿田构造的试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8.
明渠弯道水流平均运动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频粒子图像测速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系统对明渠弯道水流进行了测量,在两种不同试验方式的配合下,不仅提供了大量高精度的平面二维流场数据,还成功重构了弯道水流的三维平均流速场,为深入研究弯道水流复杂的时均流动结构提供了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弯道曲率不连续,水流主流区在弯道入口位于凸岸附近,随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转移至凹岸,并一直维持至弯道出口;凹岸顶托及环流运动导致不同横向位置处的纵向流速剖面近床面区域速度梯度及最大流速的位置沿程发生改变;弯道曲率越大,最大水深平均纵向流速转移至靠近凹岸一侧的位置离弯道入口越远;受上游直段二次流的影响,环流运动在弯道入口断面呈三涡结构,随后快速衰减为双涡结构;弯道主环流的强度沿程先增加后减小,涡核位置沿程往复摆动。  相似文献   
159.
魏泽权 《贵州地质》2013,(2):153-156
随着国土资源信息"一张图"建设的要求,国土资源部也相继出台了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的相关规范。笔者在编制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过程中,基于ArcGIS平台直接建立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及发现的一些问题,供大家探讨,同时也为我国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0.
在地理学“文化和空间转向”背景下,城市社会文化的关注渐渐成为城市研究和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热点.文中选择以茶楼为代表的传统茶文化消费和以星巴克为代表的新兴咖啡文化消费空间的冲突与变化为视角,结合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外来消费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从文化行为与心态层面归纳总结广州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的重构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在全球化影响下,星巴克咖啡消费空间的兴起,在广州培育了以中产阶级和学生为主的一批忠实的消费群体,对传统茶文化空间产生一定的冲击,伴随的是消费者“符号化”消费心理的膨胀及追求生活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