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1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天文变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IUGG第十届全体会议决议,1984年起采用新的天文常数[1],属于J2000.O系统。现在潮汐计算中仍普遍采用J1900.O系统的公式计算天文变量。本文依据2个系统的公式计算了天文变量。计算表明,依据新旧2个系统计算的天文变量对潮汐的计算造成的差异很小,J1900.O系统的计算公式仍可继续使用到2099年。尽管如此,本文认为目前在潮汐计算中应该根据IUGG第十届全体会议决议的要求采用J2000.O系统的公式计算天文变量。  相似文献   
12.
海面溢油轨迹的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主要分期(M2,S2,K1,O1,M4,MS4)的潮流以及M2分期的潮汐余流,建立预报潮流场,并考虑海面风力的作用以及油的蒸发和乳化,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跟踪油膜的中心点,提出预报油膜的轨迹及其扩散范围。该模型适用于近岸事故溢油的快速预报.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本文提出的潮汐分析方法是在半图解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它利用34天的潮汐资料,依据坐标公式在“潮汐波面”上计算出720个非整点的潮高值,对这些潮高值分族后再按照严格的最小二乘法求得75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渤海及黄海北部的风海流数值计算及余流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黄渤海实测风的资料对渤海及北黄海进行了月平均风海流数值计算。计算表明 ,1月份在西北风的作用下 ,在渤海出现 1个逆时针旋转的环流 ,在辽东湾北部及黄海北部出现 1个顺时针旋转的环流 ,渤海海峡的海流北进南出。 7月份在南风和东南风的作用下 ,风海流的变化形式与 1月份大致相反 ,海峡处呈南进北出的形式。对渤海中部某点 1年的潮流资料通过低通滤波的方法计算逐时的余流值 ,得到该点 1年内表层最大的实测余流为 31.9cm/ s,全年 90 %多的时间内表层余流小于 10 cm/ s。对辽东湾北部某点和渤海湾西南部某点数月潮流资料也进行了低通滤波 ,并将得到的逐时余流与同步风作了比较。依据该 2点风和余流的关系以及黄海北部 6个点风和余流的关系验证了风海流数值计算的结果 ,表明在这些点上实测与计算结果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国大陆沿岸20个站同步1年的逐时潮位首先进行低通滤波,然后对零族潮位进行响应分析,将太阳辐射潮、天文潮和非线性潮分离开,再对它们和零族潮位分别进行调和分析,从而探讨了长周期潮的内部机制结构及长周期潮在中国沿岸的分布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对重力固体潮和引潮力完成了响应分析和调和分析,并应用球函数给出了计算引潮力的公式,还对固体潮零点漂移现象的消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东海沿岸潮致上升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星照片显示东海沿岸存在一条狭长的低温水带,这是上升流将外海深层低温海水带到近岸表层所造成的现象。本文从潮汐因素探讨上升流产生的原因。对东海沿岸海域M2分潮进行三维潮流数值计算,得出的各层水平余流和垂直余流表明,由于潮汐非线性效应和海底地形的影响,能够在中国东海沿岸产生一条狭长的上升流带。此结果与卫星照片显示的海面低温水域的范围基本一致。此外还计算了在不同风速、风向作用下产生的风生上升流,并与潮致上升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在文献[1]中,我们以秦皇岛站为例作了潮汐响应分析,它包括n=2的线性潮、太阳辐射潮及C_2~(2 1)、C_2~(2 2)的非线性潮。对于秦皇岛站线性潮本身较小,由此衍生的非线性潮更小。因此计算部分非线性潮就可以保证它的分析精度了。但是对于我国大部分海区,非线性效应很明显,必须给予足够的考虑。本文以我国六个站为例,采用369天取样间隔为2小时的资料,比较充分地计算了零族至6族之间的非线性潮,还计算了六个  相似文献   
19.
潮汐响应分析的非线性效应及太阳辐射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献[1]中,我们以秦皇岛站为例作了潮汐响应分析,它包括n=2的线性潮、太阳辐射潮及c2^2 1、c2^2 2的非线性潮。对于秦皇岛站线性潮本身较小,由此衍生的非线性潮更小。因此计算部分非线性潮就可以保证它的分析精度了。但是对于我国大部分海区,非线性效应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