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514篇
海洋学   66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1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821.
世界两大铀咨询公司UxC和Trade Tech在2010年10~11月中旬报出的铀现货价上涨27.3美元/kg。  相似文献   
822.
中国耕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艺  龙花楼 《地理学报》2018,73(7):1226-1241
当前,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划定对中国耕地数量保护成效显著,但要实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更多的研究仍需聚焦在既定资源数量下的耕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上。耕地利用隐性形态包含涉及不同学科的多重属性,其转型规律的刻画需建立在多学科综合研究框架基础之上。为此,研究结合中国耕地资源管理实践,分析了1949年以来耕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历程,梳理了分散于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相关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当前研究在区域性、综合性、多尺度性方面表现不足,这些不足不仅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也弱化了研究结论在耕地管理实践中的可推广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本文提出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引入地理学的研究理念和分析方法,通过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弥补以上不足,并进而从概念框架、具体设计、实践运用三个层次,逐步深入和细化,提出了中国耕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研究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框架,阐述了这一框架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823.
贵州省县级防雷技术服务开展已近20 a,虽然加强了防雷减灾管理工作,但仍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门的可信度,该文就提升县级防雷科技服务工作能力方面,提出一些实践经验和建议,以期达到进一步提升县级防雷技术服务工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24.
诸广山棉花坑铀矿深部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利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深部构造环境、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和蚀变叠加、成群成组的成矿构造带以及花岗岩丰富的铀源等优越的成矿条件,使诸广山地区成为花岗岩型铀矿有利成矿区。通过分析棉花坑铀矿床舍矿构造带、热液脉体及物质组成、热液成分、矿石矿物及蚀变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以及深部矿化特征,说明区内深部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25.
车莫古隆起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在其主要发育期,古隆起南北两侧分别存在昌吉和盆1井西两个沉积凹陷,分布有白垩系、侏罗系和古近系等多套烃源岩。目前已在古隆起所在区域的南部发现了永进油田,在其北部发现了征沙村、沙窝地和莫西庄等油田或含油气构造,油层主要分布在侏罗系和白垩系,其中沙窝地、莫西庄和征沙村3个构造主要目的层为侏罗系三工河组,永进构造目的层为侏罗系头屯河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和白垩系吐谷鲁群。为了揭示研究区原油的油源特征以及车莫古隆起对油源及成藏过程的影响,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原油及相关层位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油源对比;根据流体包裹体和烃源岩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油气成藏特征,并结合构造地质资料讨论了车莫古隆起形成与演化对研究区油气源特征、油气藏形成过程及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构造或同一构造不同层位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饱和烃和芳烃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将研究区原油划分为五类,这五类原油在区域分布特征、油气来源及烃源灶位置等方面均存在差别。车莫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生油凹陷的展布特征及主要烃源岩的成熟演化历史共同决定了研究区不同油田或含油气构造烃源灶位置的分布及其转...  相似文献   
826.
????????????????????????????????????????????????????????????????????????????У????????????????????????????????????????????У???????????????????????????????????????????????????????????С?  相似文献   
827.
828.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巴什托普油田的曲3井、麦3井原油来自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其中麦3井原油混有少量的石炭系成份。曲3井天然气属高成熟的腐泥型气,来自寒武系-奥陶系源岩。柯克亚凝析油气田(包括浅部西河甫组与深部卡拉塔尔组油气藏)的原油、天然气(过成熟的混合成因气)为石炭-二叠系和中下侏罗统源岩的混合产物,但前者的贡献大些。  相似文献   
829.
龙昭陵 《湖南地质》1997,16(1):42-46,50
IGS-2/MP-4型微机质子磁力仪,能使地面磁测精度优于±2nT,并能准确地测定岩石标本磁参数。实践证明,地面高精度磁测可以获得以往航空测及中、低精度ΔZ磁测无法得到的新的大量找矿信息,因而它是新一轮固体矿产普查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830.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展布规律新认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依据柴达木盆地北部冷科 1井等钻井及大煤沟剖面等露头的生物地层研究成果 ,重新建立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层系统 ,并标定了地震剖面 ,追踪出了中、下侏罗统的分布范围及厚度。研究结果表明 ,早侏罗世时柴达木盆地北缘为断陷沉积 ,各次凹地层沉积最厚 ,且利于烃源岩发育 ;中侏罗世时柴达木盆地北缘为早期断陷、后期坳陷 ,烃源岩厚度及分布范围较小。这一成果 ,为确定柴达木盆地北缘主力烃源岩展布 ,开展油气地质研究及确定下步勘探方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