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工作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第三地层进行了详细研究,识别出4个层序。在层序体系域、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层序与铀成矿的关系,进而指出寻找层间氧化带可地浸砂岩型铀矿产出的有利层位和有利地区,为今后该地区铀矿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2.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马酸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爱山 《岩矿测试》2000,19(2):155-157
用氢氧化钠溶液分解富马酸使其转化为水溶性富马酸钠 ,然后用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试样中的砷。方法的检出限为 0 .2 μg/L ,对富马酸中As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结果相符 ,对w(As) =1 .5× 1 0 - 6的试样测定 1 2次 ,RSD为 4.8% ,加标回收率为 97.9%~ 1 0 7.5%。  相似文献   
103.
龙门山造山带构造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勇  孙爱珍 《地层学杂志》2000,24(3):201-206
龙门山造山带属青藏高原东缘的陆内造山带 ,是一个独立的地层复合体 ,地层记录具有复杂性、混杂性、不连续性、不完整性和分带性等特征 ;根据龙门山造山带地层的构造变形、变位和变质特征以及边界断裂特征 ,可将龙门山造山带划分为 A、B、C三个构造地层带 ,其中 A带位于青川—茂汶断裂与北川—映秀断裂之间 ,属变形变质构造地层带 ,主要由志留系—泥盆系浅变质岩和前寒武系杂岩构成 ;B带位于北川—映秀断裂与彭灌断裂之间 ,属变形变位构造地层带 ,主要由上古生界—三叠系沉积岩构成 ;C带位于彭灌断裂与广元—大邑断裂之间 ,属变形构造地层带 ,主要由侏罗系至第三系红层构成。对不同类型构造地层带采用了不同的地层学研究方法 ,并建立了各个构造地层带的独立的地层系统 ,其中 A带采用构造—地 (岩 )层分析方法 ,B带采用构造片—地层分析方法 ,C带采用构造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4.
西秦岭金矿类型及成矿区带划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西秦岭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金矿集中区 ,也是陕甘川“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矿床 (点 )遍布 ,形成以构造破碎蚀变岩型为主 ,硅灰泥岩型、石英脉型次之 ,兼有绿片岩型、接触交代型及河床—河漫滩堆积型等 6种金矿床类型。依据构造带及金矿床 (点 )的展布 ,初步划分为 10个Ⅴ级成矿带。通过揭示金矿带区域成矿地质构造特征 ,指出了西秦岭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5.
Introduction to the solar space telescop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design of the space solar telescope (SST) (phase B) has been completed. The manufacturing is under development. At the end of 2000, it will be assembled. The basic aspect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06.
We compute the signs of two different current helicity parameters (i.e., αbest andH c) for 87 active regions during the rise of cycle 23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59% of the active region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have negative αbest and 65%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have positive.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cycle 22. However, the helicity parameterH cshows a weaker opposite hemispheric preference in the new solar cycle. Possible reas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7.
城市地表饮用水源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城市水资源短缺和地表饮有水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的重大问题和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城市地表饮用水源的保护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研究应该在城市地表饮用水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国内外地表饮用水源保护研究现状和地表饮用水源保护现状进行综述,同时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城市地表饮用水源保护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8.
气候波动对莱州湾地区水资源及极端旱涝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通过对莱州湾地区1960~1993年气候波动水资源及极端旱涝事件的影响分析,楞以看出该地区水资源对气候波动敏感。当降水增加10%,全区水资源总量可增加22%;若降水减少10%,全区水资源总量则减少23%。在气候处于少雨时期,极端干旱频高远高于多雨时期。同时还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对莱州湾地区水资源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09.
基于一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的海面温度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ue to the low spatial resolution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T_S) retrieval by real aperture microwave radiometers,in this study, an iterative retrieval method that minimi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ghtness temperature(T_B)measured and modeled was used to retriev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with a one-dimensional synthetic aperture microwave radiometer, temporarily named 1 D-SAMR. Regard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radiometer, an angular resolution of 0.43° was reached b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Experiments 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retrieval were carried out with ideal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trieval accuracy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re the accuracy of radiometer calibration and the precision of auxiliary geophysical parameters. In the case of no auxiliary parameter errors, the greatest error in retriev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s obtained at low T_S scene(i.e., 0.710 6 K for the incidence angle of 35° under the radiometer calibration accuracy of0.5 K). While errors on auxiliary parameters are assumed to follow a Gaussian distribution, the greatest error on retriev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was 1.330 5 K at an incidence angle of 65° in poorly known sea surface wind speed(W)(the error on W of 1.0 m/s) over high W scene, for the radiometer calibration accuracy of 0.5 K.  相似文献   
110.
根据2018?2019年春季两个航次在舟山近海进行的浮游生物调查结果,对舟山近海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类群组成、优势种数量)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研究了两年春季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差异、优势种变化的原因,初步探讨了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根据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表层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的聚类分析,将该区域分为3个水团:杭州湾内水团(I区)、舟山本岛上升流水团II区)、舟山近海水团(III区)。不同水团对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影响显著,引起2018年和2019年春季3个水团区差异的主要贡献种(贡献率>10%)均为中华哲水蚤,同一水团两年间年际差异的贡献种如下:I区为捷氏歪水蚤(56.91%)和真刺唇角水蚤(12.34%);II区为中华哲水蚤(72.64%)、五角水母(13.35%);III区为中华哲水蚤(41.93%)、夜光虫(22.94%)。CCA分析表明,第1 CCA轴(CCA1)和第2 CCA轴(CCA2)共解释了两年春季浮游动物优势种累计方差的46.14%和物种?环境累计方差的97.82%。CCA1主要反映了空间(近海水团和湾内水团)的差异。CCA2主要反映了2018年和2019年站位的年际差异。盐度是影响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而温度、叶绿素a浓度是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年际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