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8篇
  免费   1487篇
  国内免费   4015篇
测绘学   624篇
大气科学   2037篇
地球物理   2943篇
地质学   6472篇
海洋学   1093篇
天文学   356篇
综合类   801篇
自然地理   1304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571篇
  2004年   573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521篇
  2000年   538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428篇
  1992年   374篇
  1991年   471篇
  1990年   409篇
  1989年   427篇
  1988年   451篇
  1987年   389篇
  1986年   281篇
  1985年   374篇
  1984年   303篇
  1983年   222篇
  1982年   177篇
  1981年   130篇
  1980年   181篇
  1964年   92篇
  1960年   54篇
  1959年   113篇
  1958年   124篇
  1957年   1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我们将浓度和压力作为一个函数得到冰和含气体水合物的地震波速度。同以往以简单的慢度和平均模量及双相模型为基础的理论不同,我们使用了Biot类型的三相理论,这一理论考虑了二种固体(颗粒和冰或笼形物)和一种液体(水)的存在,以及一个含气和水的多孔隙基质。对于固体的Berea砂岩,低于0℃时的纵波理论估计值过低,在含有冰-颗粒相互作用和颗粒胶结时与实验数据产生了好的吻合。严格地讲,水的比例与温度紧密相关。假定已知孔隙的平均半径和标准偏差,那么在一给定温度下的波速拟合就能对整个温度范围的速度进行预测。通过一个粘弹性的单相结构模型来计算反射系数。本文的分析是针对游离气带的顶部(位于含气体水合物的沉积层下)和底部(上履于饱含水的沉积层)进行的。如果似海底反射仅仅是由于胶结气体水合物与含游离气沉积层的分界面造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在一定的气体饱和度下,很难估算低浓度情况下气体水合物数量。然而,水合物的高、低浓度还是可以区分的,因为它们分别呈现正和负的异常;(2)游离气和饱和度可以从反射振幅中而不是从异常类型中获取;(3)P波转化为S波的反射系数是指示高含量的气体水合物和游离气一个较好指示。另一方面,对于未胶结的沉积物,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曲线总是为正。  相似文献   
112.
113.
格陵兰东南部和相邻大洋表层气温时序中记录了一个急剧的事件。这一事件大约出现在3100a(模拟年) ,持续约40a ,以温度降低3°C为特征。由于其峰值比平均值高6个标准偏差(σ)以上 ,可以认为降温是急剧的。如果该区域年平均表层气温时序正常排布 ,那么这种异常可能每数亿年出现一次,如此大幅度降温持续那么久的概率极小。如果将不足40a的变化从时序中去掉 ,那么事件高峰期表层气温低于平均值10~11σ。大气层较低层位的这种急剧降温源于海面温度急剧下降。大约3086a开始 ,格陵兰东海岸中部滨外发育了约0.5°C…  相似文献   
114.
两株琼胶酶高产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得到两株琼胶酶的高产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确定它们属于弧菌属,通过BIOLOG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并同弧菌属标准菌株分析比较,确定上方宝剑两株菌都是塔式弧菌(Vibrio tubiashii),这两株菌在碳源利用方面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15.
1957年夏,中苏海洋动物综合考察队在黄海沿岸烟台地区工作时,参加考察队的阿·阿·斯特列科夫教授采集了海胆肠内的纤毛虫,并以此作为这篇文章的材料。在本文内将提出所见到的纤毛虫名称,并分析它们在太平洋地理分布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6.
117.
东海沿岸潮汐汊道的P-A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抒 《海洋科学》1988,12(1):15-19
O′Brien方法广泛应用于砂质海岸潮汐汊道的P-A关系研究。本文运用该方法求得东海沿岸11个潮汐汉道的P-A关系为:A=2.55×10~(-4)P~(0.92),lgA与lgP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7。此结果的分析表明,东海沿岸潮汐汊道已接近于动态平衡;在细粒沉积物为主要物源的浙闽强潮基岩海岸,O′Brien方法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18.
一、引 言 由于地形性激发的中尺度重力波的中断,在加拿大气候中心大气环流谱模式中有时候采用了波的曳力效应的参数化。这一参数化的细节以及它在大气环流模式气候模拟中影响的讨论,可见Boer等人(1985)的工作。 最近,人们利用激发重力波次尺度地形的更好的描绘,来修改这一参数化方案。还有,使用Lindzen(1981)的波饱和概念来描述曳力效应。这一关于地形重力波曳力参数化的作法已在加拿大气候中心的大气环流谱模式中广泛试验,在加拿大气象中心的业务的谱数值预报模式中也正在普遍进行试验。本文的目的所在于概述在这些模式中正在普遍使用的波的曳力方案,并且证明这一方案在消除中期预报和大气环流模拟的系统性误差方面的用处。  相似文献   
119.
海南岛珊瑚礁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 中苏海洋生物考察团,于1958年3—6月在中国南海的海南岛进行了考察工作,对该地区的海洋潮间带动物群的栖息条件和沿岸的动物生态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中除考察了岩石、红树丛、沙滩及泥滩的生物群落外,同时考察了热带海洋中典型的生物群落——珊瑚礁。  相似文献   
120.
黄海多毛类动物地理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黄海多毛类区系包含有中国沿岸特有地方性种,黄海和日本沿岸的特有地方性种,广温性热带暖水种,寒温带冷水种和广布种等不同性质成分。 2.值得提出的是太平洋东西两岸种在黄海的发现,计有19种。这些种的分布应该考虑不仅是由于历史的成因,在某种程度上幼体也许有可能随当前自日本沿岸流向美洲沿 岸的黑潮传布过去。多毛类有些种幼虫期很长,并且能随海流分布至深海(Thorson,1950)。 3.根据与邻近海区区系的比较,黄海多毛类与日本沿岸,特别是日本本州北部金华山附近的女川湾和松岛湾一带的区系最相近似,女川湾和松岛湾一带属亲潮寒流和黑潮暖流交汇区,因之在种类组成上不仅有来自南方的暖水种,同时,还有北方的冷水种,具有混合区系特征。黄海——本州北部应属同一地理区划。 4.黄海多毛类具有十分显著的混合区系特征,与日本的情况不同,黄海的暖水种多分布在潮间带,冷水种大部分在较深水域,井与深水区终年存在的冷水团有关。 5.黄海北部和中部应属北太平洋北温带和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之间的过渡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