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453篇
测绘学   170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156篇
地质学   709篇
海洋学   215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招素沟萤石矿是冀北地区较为典型的萤石矿,矿床产于张家口组火山岩及早白垩世正长斑岩的断裂构造中,其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控制.对萤石矿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表现出较高的Co、Cr、Cu、Ni含量,且变化较稳定,特别是Ni的含量明显偏高;U、Be、Mo含量较低,变化较大;萤...  相似文献   
952.
通过对Ceodatabase技术的介绍,详细阐述了利用Geodatabase技术进行管线数据建库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经验阐述了利用Ceoatabase技术进行管线数据建库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3.
为探讨高盐胁迫对壳长约2 c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幼贝存活和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设置盐度分别为20‰(S20)、25‰(S25)、30‰(S30)、35‰(S35)、40‰(S40)和45‰(S45)6个组别胁迫缢蛏,测定各组幼贝死亡率,并计算不同胁迫时间的半致死盐度(LC50);同时研究了S20、S30和S40组幼贝软体部Na+-K+-ATP酶(NKA)、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三种酶在不同胁迫时间的活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实验处理120 h后,各组死亡率分别为0、(2.17±0.85)%、(9.50±0.82)%、(30.67±3.70)%、(73.50±7.08)%和(94.67±3.06)%,168 h时S45组的缢蛏幼贝全部死亡;直线内插法计算...  相似文献   
954.
赣东北港边火成杂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结构类型与成因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赣东北前寒武纪港边火成杂岩体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矿物间不平衡结构,指示该杂岩体曾发生过广泛的岩浆混合作用。对该杂岩体进行详细的薄片岩石学研究,总结了岩浆混合结构类型,包括斜长石环边、角闪石环带、文象钾长石的环斑结构与斜长石反环斑结构、石英-角闪石眼球状、钾长石巨斑的角闪石环和蜂窝状的斜长石等混合结构类型;镁铁质包体中指示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构类型:石英/钾长石嵌晶结构、榍石-长石眼球结构、叶片状黑云母、针状磷灰石结构、斜长石的细条状结构、斜长石的蜂窝状环和斜长石的海绵式蜂窝状熔融结构,对这些结构类型进行了成因机理讨论。  相似文献   
955.
与铜、金矿化有关的富碱侵入岩矿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内与金矿化有关的姚安正长斑岩和与铜矿化有关的马厂箐花岗斑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姚安岩体形成的温压条件为(818±50)℃和0.9×108~1.3×108Pa,马厂箐岩体形成的温压条件为(729±50)℃和2.2×108~2.8×108Pa,两岩体的氧逸度均高于地幔石英-橄榄岩-磁铁矿出溶线,相对于马厂箐岩体而言,姚安岩体结晶时的氧逸度更高。两岩体矿化作用的差异与岩浆的分异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相对于铜矿化而言,氧逸度较高的岩浆有利于金矿化。  相似文献   
956.
以沱江水系源头流经含磷、含煤地层的绵远河和石亭江为研究对象,以一级阶地早期水系沉积物和河床中现代水系沉积物为采样介质,分析了含磷、含煤地层中常富集的Cu、Pb、Zn、As、Hg、Cd、Cr、U、Th等有毒有害元素.富集因子和水系表壳岩系化学分析结果表明:①绵远河上游龙门山区的现代水系沉积物遭受了显著的Cd、Hg、U富集,主要为磷矿、煤矿开采及相关工业影响所致;进入成都平原后,上游含矿地层及矿业活动对水系沉积物的影响减弱,水系沉积物主要表现为流域表壳岩系在自然风化作用下的正常组成,Cd等元素均为轻微富集.石亭江仅Sr出现显著富集.②龙门山表壳岩系"正常源"的化学组成控制了成都平原第四纪沉积物的背景化学组成.而含磷地层、含煤岩系"异常源"由于层厚及出露面积有限,仅在矿区周围形成Cd、Hg、U、Sr、Ba等元素的局部高值区,对成都平原沉积物的影响仅在两河汇入沱江之前.  相似文献   
957.
沈保丰  毕君辉  张阔 《地质学报》2021,95(2):336-351
地球表层大气氧浓度的显著增高是地球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它不仅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促进了生命演化,而且加速了表生地质过程,形成一系列适应环境突变的岩石和重要矿床.地球在前寒武纪时期曾发生过两次大气快速增氧事件,分别为大氧化事件(GOE)和新元古代氧化事件(NOE).本文主要论述华北陆块新太古代晚期增氧事件的时限及其...  相似文献   
958.
长三角地区知识守门人空间演变与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区域创新有赖于不同知识的流动和组合,而知识守门人对区域间知识流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利用2001-2015年专利合作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知识守门人及其贡献率演化特征,进一步构建固定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知识守门人的作用机制.结果 表明:①在主体层面,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知识守门人中数量占比逐...  相似文献   
959.
空间信息技术在丝绸之路历史变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丝绸之路作为一条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已经有近2000的历史,是人类交往中的活化石。对其研究可以深入的了解古代人类变迁、自然演化等诸方面的进展,因此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空间技术为手段研究历史问题,为历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首先详细探讨了国内外迄今为止在丝绸之路领域中的已有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随后分析了遥感技术(RS)、空间定位导航技术(GPS)和地理信息技术(GIS)等新技术手段的优势,提出了如何在丝绸之路研究中应用这些新技术的思路,建立了中国丝绸之路空间信息系统。通过研究,可以在丝绸之路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传统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充分采用空间信息技术为我国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我国历史与古地理研究提供有力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60.
经毒理学试验、动物学实验及临床观察等系统研究,证明以甲壳素为主要原料的康达舒片不仅安全、可靠,并对高血脂人群有明显的降血脂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