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89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200篇
地球物理   264篇
地质学   754篇
海洋学   205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2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塔里木盆地原油的轻烃分类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不同地区不同层位205个原油样品的色谱分析研究,应用其轻烃的组分作关系图,将塔里木盆地原油划分为海相油(A)、湖相油(B)和煤成油(C)三大类。海相烃源岩中过渡金属及其配位体结构有利于五环优势,导致其生成的海相原油(A)具五环优势;陆相烃源岩中过渡金属及其配位体结构有利于三环优势和六环优势,导致其生成的陆相原油(B,C)具三环优势和六环优势。应用正庚烷值与异庚烷值作关系图,将塔里木盆地原油划分为海相油(A)、陆相油(B+C)两大类。海相油(A)沿脂肪族干酪根曲线分布,陆相油(B+C)大多沿芳香族干酪根曲线分布。对于同类烃源岩,随着埋深和压力不断增加,烃源岩中干酪根自由体积将不断减小,对六环优势抑制最大,对五环优势抑制较大,对三环优势抑制较小,对直接裂解抑制最小,导致其生成的原油中正庚值和异庚烷值随埋深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2.
中国沉积学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中国沉积学50年来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中国沉积学未来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解释。中国沉积学经历了50年代的奠基阶段、50年代未和60年代初的总结提高阶段、70年代科学的沉积学发展阶段和80年代之后的走向国际和走向全球阶段。中国的沉积学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沉积学界所面临的任务和没有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  相似文献   
113.
安徽巢湖—滁州地区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安徽巢湖—滁州地区位于张八岭冲断带的南东侧 ,中生代构造活动十分强烈。早印支期 ,区内以北东—北北东向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变形为特征 ,形成区内主体构造格架 ,为下扬子构造带的组成部分 ;晚印支期以近南北向挤压作用为主 ,形成北西西—近东西向叠加褶皱构造。燕山期 ,受郯庐断裂构造活动的影响 ,区内断裂活动加剧 ,形成多期不同性质的脆性断裂及其所控制的沉积盆地 (拗陷 )。  相似文献   
114.
较大的湖泊中的贝类生长线的氧同位素可能记录了季节性的温度变化。对拔氏丽蚌 (楔丽蚌 )Lamprotula(Cuneolamprotula)bazini (Heude)和环带丽蚌 (丽蚌 )Lamprotula (Lamprotula)zonata (Heude)的生长线进行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前者有较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δ18O值记录的襄汾地区晚更新世的古温度为 2 0~ 2 4℃至 30~34℃,古降雨量多出现代 2 0 0~ 2 6 7mm,河水排泄不畅,积水成湖。这些结果给人的启示是:全球变暖后,该地区气温可能有较大升幅 ;降雨量的增加有可能在排水不畅地区形成水灾,应注意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15.
滇西菲红超基性岩风化壳铂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世界不同地区进行了风化过程中铂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作为中国西南部的第一个实例,本文研究了云南西部菲红超基性岩体上发育的红土风化剖面。矿物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明该风化壳是超基性岩风化的结果。文中详细讨论了风化壳的地质、矿物学、红土化和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风化壳的红土化程度不高,仍处于红色粘土阶段;风化壳上部的表层土壤带和铁质粘土带中铂族元素总量至少富集了3.57-7.87倍,其中Ru和Pd的富集程度较大,Ir的富集程度中等,Pt和Rh的富集程度较小,使得铂族元素的配分模式由基岩的Pt富集型转变为风化壳的Ru-Pt富集型,证明红土化过程中铂族元素发生了分异。  相似文献   
116.
滇西上芒岗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芒岗金矿由下部原生卡林型和上部 红色粘土型金矿体所组成,赋矿地层为侏罗系勐戛组砂泥质岩、白云质灰岩和二叠系沙子坡组泥硅质灰岩、白云岩。北东向上芒岗断裂构造与不整合面和岩溶的复合控制了矿床和矿体。围岩蚀变以硅化(似碧玉岩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粘土化为主,并具有水平与垂向分带性。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蚀变与矿化岩石的稀土含量与未蚀变泥质灰岩基本一致,成矿溶液为富CI^-型和富SO4^2-型,爆裂温度为183-378℃,δ^34S=6.471‰-21.965‰,δ^18O=9.3‰-11.6‰,δD=-70‰--77‰,^206Pb/^204Pb=19.551-20.05,^207Pb/^204Pb=15.690-16.240,^208Pb/^204Pb=38.710=40.137。红色粘土型矿石的红土化作用只达到粘土阶段。  相似文献   
117.
综合物探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介绍了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常用的几种物探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各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浅层物探方法应用效果显著,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8.
There are 18 gullies displaying sinistral contortions to different degrees along the western terminal segment about 10 km long of the active Daqingshan piedmont fault near the Donghe District, Baotou City. The contortion amount of gullies ranges from 20 m to 300 m. The contortion and length of the gullies are in direct propor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iedmont terraces and gullies indicates that the gullies with upper reaches of about 1 ~ 5 km long and those smaller than one kilometer were formed at the end of Late Pleistocene and Holocene.Meanwhile, sandy gravel layer of alluvial-proluvial sediment on the upthrown wall is directly in contact with yellow clayey sand of the downthrown wall. During the Holocene, the sinistral strike-slip rate along the western terminal segment of the active Daqingshan piedmont fault reached 5 mm/a from age data of dislocated sediments. The evolutional mechanism of the active Daqingshan piedmont fault is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19.
作者在滇西红河断裂带北段布设了5个泉点,开展了砷含量变化的观测研究。通过近三年的观测,发现泉水中砷含量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地震前泉水中砷含量明显增高。以澜沧7.6级地震为例,讨论了地震前后地下水中砷含量的异常特征及异常机理,并对其在地震预报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0.
偏岭石及煅烧高岭石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鲍学昭  关雅先 《矿物学报》1992,12(4):328-333
通过对偏岭石和相应煅烧高岭石的红外光谱测定,发现偏岭石同煅烧高岭石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在偏岭石中不存在非晶态SiO_2相,其中Si—O_4四面体同Al—O_6八面体是相互聚合的:煅烧高岭石(600~995℃)中则不同,其中Si大部分是以独立的非晶态SiO_2相存在,而同其中的Al_2O_3相分离。偏岭石同煅烧高岭石的关系是:对偏岭石进行一定温度的煅烧,它可以转变成像煅烧高岭石一样的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