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167篇
地质学   292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61.
一个观测冰核的15 L混合云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型混合云室常用于自然冰核浓度的观测和人工冰核成核率的检测。使用表明:由于受云室容积、造雾方法和操作程序等因素的影响, 检测结果有很大差异, 难以相互比较。为提高检测数据的可信性, 设计并制作了15 L混合云室。云室由F22压缩机系统制冷, 最低能达到-28℃。为减小云室温度的波动, 在云室外围设计有装满乙二醇-水溶液的夹套。在溶液中, 安装了1个1 kW的电加热器, 接通后可使云室升温。在夹套外, 采用发泡技术形成约10 cm厚的绝热层, 以使云室与外界绝热。云室运行时, 可通过控制压缩机和电加热器得到实验温度。此外, 为拓宽检测冰核浓度的检测范围, 设计了玻璃片接取显微镜读数和糖盘接取目测读数两种可供选择使用的冰晶观测方法, 前者在冰晶浓度高时使用 (人工冰核), 后者在低浓度时使用 (自然冰核)。另一个重要改进是:先由一个超声雾化器产生常温雾, 而后使常温雾穿过一个低温狭缝进行预冷, 当雾温等于或低于云室温度后再进入云室。这一措施不仅避免了瞬时高度过饱和, 而且还减小了对云室温度的扰动。该云室在弹载催化剂成核率的改进实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用它对多个人工冰核复合配方进行了检测和对比。结果表明:云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整体性能优于以往的同类云室。这一结果是由于改进了提供过冷雾的设计和冰晶接取方法得到的。  相似文献   
62.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是近年来开始广泛应用的航摄新技术,该技术的使用设备十分昂贵,而且,其设备中的航空摄影管理系统不一定是必需的,本文通过改造徕卡的ASCOT系统,使其和APPLANIX公司的POS AV 510一起完成某摄区的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为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提供了一种新的设备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63.
熊永强  耿安松 《地球化学》1998,27(6):532-536
生物降解原同在我国分布广泛并且在重油资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通过采用单体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取自辽河油田西部凹陷的重油以及它们沥青质组分的热解产物进行单体碳同位素测定,来研究原油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的组成及其一物降解油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组分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可用于生物降解较严重的重油样品进行油/油相比,并且与原油中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的对  相似文献   
64.
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山东枣庄十里电厂水化学现观测井(Δ=km)水离子多组分出现了较为同步的异常变化。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研究了这些异常的变化特征,讨论了异常出现的机制,研究认为,枣庄十里泉电厂水化学观测井水离子多组分的异常同步变化及相互印证,提高了异常的可信度;与水中常见离子组分相比,其中水汞的震前异常变化幅度最大,异常特征明显;十里泉电厂水化学观测井水离子多组分的同步异常  相似文献   
65.
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了菏泽5.9级地夺前地下流体异常时空分布及其场兆、源兆特征。结果表明,异常空间分布与活动构造密切相关,断裂端部和交汇处是异常响应的第三地区。单位面积异常台项数,震中及附近地区远高于外围地区。震前1个月左右,异常台项月频次大幅度增高,单项异常的时间演化有持续型、完整型和突跳型三种类型。源兆异常具有中期、短期、临震异常配套、水化我组分同步异常变化、宏观异常多点成片、持续时间长、幅度  相似文献   
66.
9711号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影响山东的特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秀杰  顾润源  耿勃  杨晓霞 《气象》1998,24(4):46-49
对9711号台风的移动路径及其造成的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副高外围环流在台风移动过程中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台风的移动路径和暴雨落区与正涡度轴线及高能轴线都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流层中层变能场的分布对台风移动路径有明显的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7.
�������ݲɼ�ϵͳ�ڵ����߼���е�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裬???????????????????С???????????????????????????????  相似文献   
68.
新疆阿尔泰克因布拉克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克因布拉克中型铜锌矿床赋存于早二叠世花岗岩外接触带的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黑云石英片岩、变质石英砂岩中。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夕卡岩期、热液期和表生期,铜锌矿主要形成于热液期。矿石中石英和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划分为H_2O-NaCl型和H_2O-CO_2(±CH_4/N_2)-NaCl型。成矿温度变化于146~448℃,在170℃、270℃和350℃出现峰值;流体盐度变化于0.2%~46.9%NaCl_(eq),峰值为1.5%NaCl_(eq)和5.5%NaCl_(eq);流体的密度0.55~1.19g/cm~3。硫化物的δ~(34)S集中变化于-8.4‰~1.9‰,峰值为0‰,表明硫来自岩浆。石英和方解石δD_(SMOW)介于-130‰~-79‰,δ~(18)O_(SMOW)值介于8.0‰~11.6‰,δ~(18)O_(H2O)值为-1.7‰~4.43‰,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水,混合大气降水。方解石中δ~(13)C_(PDB)变化于-5.3‰~-1.1‰,暗示碳来自花岗质岩浆。成矿时代为早中二叠世,成矿作用与花岗质岩浆期后的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69.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major ions (Ca2+, Mg2+, Na+, K+, , , and Cl) in Himalayan snow and ice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wo snow pits from the East Rongbuk glacier (28°01′N, 86°58′E, 6500 m a.s.l.), one snow pit from the Nangpai Gosum glacier (28°03′N, 86°39′E, 5700 m a.s.l.), one snow pit from the Gyabrag glacier (28°11′N, 86°38′E, 6303 m a.s.l.), and three ice cores from the Sentik (35°59′N, 75°58′E, 4908 m a.s.l.), Dasuopu (28°33′N, 85°44′E, 7000 m a.s.l.), and East Rongbuk (27°59′N, 86°55′E, 6450 m a.s.l.) glaciers, respectively. In general, the major ions show a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non-monsoon (pre-monsoon and post-monsoon) season and relatively low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monsoon season. Monsoon precipitation with high local/regional dust loading related to summer circulation is possibly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ccurring sporadically during the monsoon season. The crest of the Himalayas is an effective barrier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a+, Cl and concentrations, but not to the major ions associated with dust influx (e.g. Ca2+ and Mg2+). Atmospheric backward trajectories from the HYSPLIT_4 model used in identifying chemical species sourcing suggest that the major ions in the Himalayan snow and ice come mainly from the Thar Desert located in the North India, as well as West Asia, or even the distant Sahara Desert in the North Africa during the winter and spring seasons. This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ly assumed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of the central Asia. Factors, such as different vapor sources due to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atterns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e.g. altitude, topography), may contribute to the differences in major ionic concentrations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Himalayas.  相似文献   
70.
生活于珊瑚礁区的大型海藻可以与珊瑚一起为礁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它们在维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比较研究了生活于我国南海中沙大环礁区4种优势海藻的生化组分、光合特征及其对海水升温的生理响应,其中厚膜藻(Grateloupia ellipitica)和粉枝藻(Liagora samaensis)为红藻, 钙扇藻(Udotea flabellum)和仙掌藻(Halimeda discoidea)为绿藻。结果显示, 与绿藻相比, 红藻藻体叶绿素(Chl 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更低且含有藻胆素, 红藻的光补偿点(EC)和呼吸速率(Rd)均显著低于绿藻。海水升温提高了4种海藻的光能利用效率(α)、ECRd和日净光合固碳量; 同时, 升温还降低红藻的饱和光强(EK)、提高绿藻的最大光合放氧速率(Pmax)。结果还显示, 海水升温在光强较低时提高红藻的光合放氧速率, 光强较高时则降低其放氧速率; 升温也提高绿藻的光合放氧速率, 但光强变化对升温效应的影响不显著。基于4种海藻的光生理特征以及升温效应的种间差异性可见, 短时间升温(~4℃)有利于中沙大环礁区海藻的光合作用; 与绿藻相比, 该升温效应更有利于红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