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7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635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236篇
地球物理   796篇
地质学   1060篇
海洋学   321篇
天文学   64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22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0篇
  1964年   17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11篇
  1937年   14篇
  192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生态环境分区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环境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基础工作。本就影响青海省各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子及其权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确定了各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出青海省各生态区的生态质量评分值,结论是:青海省境内分为5个生态环境区,其中环青海湖湿地农、牧结合生态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分为6.17,为全省最优;青南高原高寒草甸、草原牧业生态区为5.76;东部岭谷农、林、牧生态区为5068;祁连山地林、草、冰、裸牧业生态区为5.52;柴达木盆地荒漠绿州牧、农生态区为5.46,依次表现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一般、较差、最差。  相似文献   
72.
South China Sea Warm Pool in Boreal Spring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During the boreal spring of 1966, a warm-core eddy is identified in the upper South China Sea (SCS) west of the Philippine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U.S. Navy’s Master Oceanographic Observation Data Set. This eddy occurred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rn summer monsoon and disappeared afterward. We propose that this eddy is a result of the radiative warming during spring and the downwelling due to the anticyclonic forcing at the surface. Our hypothesis suggests an air-sea feedback scenario that may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and withdrawal of the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SCS. The development phase of the warm-core eddy in this hypothesis is tested by using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相似文献   
73.
Based on fission track dating of apatite, and measurement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of rock samples from the Longmenshan (Longmen Mountain)area and the West Sichuan foreland basin and computer modell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l)the Songpan-Garze fold belt has uplifted at least by 3-4 km with an uplift rate of no less than 0.3-0.4 mm/a since 10 Ma B.P.; (2) the Longmenshan thrust nappe belt has uplifted at least by 5-6 km with an uplift rate of more than 0.5- 0.6 mm /a since 10 Ma B.P.; (3) the Longmenshan detachment belt has uplifted by 1 - 2 km at a rate of 0.016-0.032 mm/a since 60 Ma B.P.; (4) the West Sichuan foreland basin has uplifted by 1.7-3 km at a rate of 0.028-0.05 mm/a since 60 Ma B.P.; (5) the uplift rate of the area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Beichuan-Yingxiu-Xiaoguanzi fault for the last 10 Ma is 40 times as much as that on its east side; (6) the uplifting of the the Songpan - Garze fold belt and the subsidence of the West Sichuan foreland basin 60 Ma ago exhibit a mirro-image correlation, i.e  相似文献   
74.
在上中新世一更新世期间,意大利蒂勒尼安半岛的沿岸地区处在北东--南西向的拉伸状态,伴随有北西--南东向正断裂系和由北东--南西走向的转移断裂带连结的盆地。Ardea盆地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罗马南部。本文采用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构造和地层资料,地震测线和磁化率非均质性资料)研究这一与转移有关的盆地的演化,通过比较后发现,这些转移盆地有如下一些共同的特点:(1)沿转移断层的滑动向量大都是倾向滑动,这意  相似文献   
75.
为了确定沉积层的界面深度,本文研制出了密度差随深度呈双曲线递降的解释程序。运用双曲线密度差无限平板重力公式计算每个重力点上界面的近似深度,根据求出的深度值,用n边形代替沉积基岩界面,采用Visweswara Rao等1994年所提出的公式计算重力异常,再用Bott1960年提出的方法程序修定界面的深度。  相似文献   
76.
三维变形必定与斜向板块汇聚有关,三维变形通常也引起反块边缘处收缩和横推分量之间的变形的分块,转换挤压和转换拉张的走滑分块运动学模式确定了3 个关键参数之间的准确关系。对两个构造环境的应用证实这个参数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同时还表明这两个地区的变形应用走滑分块转换挤压这一模式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77.
金沉淀的一个可能机理——歧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结果指出,在温度小于200℃的本实验条件下,金的溶解种类主要是AuCl_2~-和AuCl_4~-,AuCl_2~-.和AuCl_4~-的关系可用歧化反应式表示为3AuCl_2~-=2Au(s) AuCl_4~- 2Cl~-高的AuCl_2~-浓度有利于(1)式向右进行,logK_1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讨论了通过歧化反应机理形成金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8.
着重介绍深埋桩的预埋管超声波法的反射波法的质量检测方法原理效果,从江阴长江大桥桥桩的检测和验证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显著,准确度高,是当前深埋桩质量检测中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北岭地震时,许多新的技术,包括震源数据的实时获取、改进后的损失估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不同的卫星监测系统,已经出现或被考虑作为应急管理的资源。然而,这些技术在减轻地震灾害、地震应急反应和震后恢复方面的潜在益处大多是概念性的。从1994年1月17日地震中得到的主要经验之一,就是这些技术为了解和应对重大灾害可提供显著的便利条件,并且这些技术结合起来会贡献出更大的显著效益。北岭地震之后的两年半时间内,在将相对独立的技术结合成一个系统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系统对区域性破坏、损失和人口影响提供实时估计.本文将阐述应急服务组织使用的第一个实时损失估计系统的研制、运行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0.
基于GIS的洪涝灾害遥感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OAA/AVHRR气象卫星实时监洲到的洪涝灾害数据与GIS技术相结合,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eView3.1为依托建立洪涝灾害遥感评估系统。系统可提供洪涝区域内居民区的受淹数据,并进行受淹区域的比例系数计算,提供水田、旱田、林地、灌丛、果树和草地等淹没面积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