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18篇
  免费   4372篇
  国内免费   5857篇
测绘学   2664篇
大气科学   2852篇
地球物理   3987篇
地质学   11501篇
海洋学   2783篇
天文学   401篇
综合类   1903篇
自然地理   2656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09篇
  2022年   1151篇
  2021年   1358篇
  2020年   1096篇
  2019年   1175篇
  2018年   1367篇
  2017年   1128篇
  2016年   1216篇
  2015年   1378篇
  2014年   1397篇
  2013年   1574篇
  2012年   1694篇
  2011年   1675篇
  2010年   1654篇
  2009年   1438篇
  2008年   1293篇
  2007年   1189篇
  2006年   1050篇
  2005年   881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504篇
  2001年   489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370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4篇
  1976年   4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0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大黄鱼肌肉组织cDNA全长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  薛良义  李婷  杨斌 《台湾海峡》2010,29(2):189-195
以大黄鱼肌肉组织为材料,利用Creator Smart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构建了大黄鱼肌肉组织的全长cDNA文库.文库质量分析表明:cDNA文库容量不低于1.68×106cfu/mm3,重组率达96%,插入片断的平均长度大于1 000bp.随机挑取512个cDNA克隆进行5’端测序,其中430条ESTs的长度大于100bp;并初步拼接得到了230个单基因簇(unigene),其中包括58个重叠群(contigs),172个单拷贝ESTs(singletons),冗余度为46.51%.经检索,35个ESTs在BLASTx上无明显的同源性(E值≤1.00×10-10),为新基因.195个ESTs与已报道的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能量相关基因的ESTs丰度最高,占总数的20.00%.蛋白质合成、细胞骨架和信号传导次之,比例分别为13.48%、12.17%、10.00%,其中包括高迁移率族蛋白B1、瘦素受体、β1-热激蛋白等.这些EST数据为进一步筛选和克隆大黄鱼肌肉特异性表达基因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992.
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参数。基于南海北部海区不同水体环境下测量的生物光学数据, 作者深入研究了粒级结构对浮游植物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择443和510nm波段计算得到的浮游植物光谱斜率S对粒级结构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其随着小型浮游植物比例的增大呈不断增加的趋势。S与水体叶绿素a浓度、浮游植物吸收系数(aph(443))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特征。以40%为界对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的优势进行定义, 发现在S与叶绿素a浓度、aph(443)的关系分布中小型(Micro)和微微型(Pico)浮游植物占据优势的水体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界, 叶绿素a浓度和aph(443)分别在0.70mg•m-3和0.05m-1附近, 相应的S在0.0004(m•nm)-1左右。基于实测数据建立的遥感反射率蓝绿波段比值与S之间的统计关系, 决定系数高达0.91, 为从水色遥感数据反演浮游植物粒级结构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3.
Zhong, W., Cao, J., Xue, J., Ouyang, J., Wang, H., Tang, X. & Gao, X. 2012 (January): Carbon isotope evidence of last glacial climate variations in the tropical NW Leizhou Peninsula, South China. Boreas, Vol. 41, pp. 102–112. 10.1111/j.1502‐3885.2011.00224.x. ISSN 0300‐9483. Bulk organic δ13C values of sediment sequences are commonly used to indicate past climatic changes, although the causes and mechanisms leading to the observed organic carbon isotope responses are presently not fully understood. Based on two sedimentary sequences, namely a peat profile and a fluvial and swamp sequence from the tropical NW Leizhou Peninsula in South China, we interpret more negative bulk organic δ13C values to suggest wetter and warmer conditions, implying a stronger East Asian (EA) summer monsoon, and less negative δ13C values to indicate drier and cooler conditions, reflecting a weakening of the EA summer monsoon. A warm and wet period occurred between c. 48.0 and 28.0 cal. ka BP. In the study region, a climate shift occurred at c. 22.0 (or 20.0) cal. ka BP, and the driest and coldest period occurred between c. 19.0 and 16.0 cal. ka BP. After c. 12.0 cal. ka BP, the climate changed towards wetter and warmer conditions. Several possible millennial‐scale dry and cold oscillations characterized possibly by C4 plants, or by more positive organic δ13C values during the period when C3 plants dominated, are cautiously and tentatively interpreted as showing a similarity with Heinrich events and other cold millennial‐scale oscillations evidenced from a Greenland ice core and Chinese stalagmite. We demonstrate that bulk organic δ13C records of sedimentary sequences in the study region have potential for indicating the changes in vegetation composition that w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variation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相似文献   
994.
宽窄相间河道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宽窄相间河道的水流紊动特性,以西南地区宝兴河上游宽窄相间河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概化模型试验,采用多普勒声学流速仪(ADV)测量了室内模型典型断面上的三维瞬时流速,分析典型断面上的纵向时均流速、紊动强度、雷诺切应力和紊动能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宽窄相间水槽中,扩散段边壁的紊动强度大于中心区域的紊动强度,最大值位于0.2倍水深处;扩散段两侧坡脚处紊动能最大;侧壁区的平面和立面雷诺切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扩散段内,中心区域最大雷诺切应力位于两槽间的中间断面处;扩散段内水流紊乱,两侧出现旋涡和涡脱,易造成侧壁侵蚀加强,引起河道拓宽。深入分析了宽窄相间河道水流的紊动特性,可为山区河流治理和自然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肇东、毫县陨石中的黑包体在总体成分、形状、大小上与陨石球粒相似,但两者的内部结构以及矿物组合不同。黑包体中矿物呈密堆状,主要由细粒橄榄石以及其它硅酸盐微晶组成,不含火成玻璃等特点表明黑包体未经历过熔融,它们可能是形成球粒的毛坯。因此认为球粒的形成有三个阶段:星云凝聚形成尘粒—尘粒吸积形成黑包体—黑包体熔融形成球粒。  相似文献   
996.
肇东陨石高压加热—熔融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30kbar压力下进行了肇东陨石的加热-熔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从840℃至2050℃,陨石中的金属-硫化物相经历了熔融—两相混溶的过程,最终形成一种Fe、Ni、Co、S之比不相等的多相混合物。而陨石中的硅酸盐相经历了热变质—熔融—熔融分异的过程。初熔温度为1610℃,2050℃时熔体发生分异,有富Si、Al的硅酸盐新相分离出来。以上述结果为依据,本文对类地行星早期层圈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和推论。  相似文献   
997.
In this paper, the infinite boundary elements developed previously in two and three dimensional problems are reviewed, and the shortcoming and irrationality of interpolation functions of those elements are pointed out. A new interpolation function of infinite boundary element is proposed. The divergent integration on infinite element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998.
桑建国  龚威 《大气科学》1988,12(2):131-139
本文采用数值试验方法,讨论了一个高度只有200m的小尺度地形的阻塞作用,表明当大气低层的平均风速和温度层结使得Froude数小于1时,就有可能在地形的上风向形成阻塞。本文共试验了一般稳定层结、深厚逆温和浅薄逆温几种情况,讨论了数值结果和Froude数判别式之间的差异和原因,并计算了阻塞发生时的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999.
魏鼎文  W.M.Gray 《大气科学》1988,12(2):200-207
结合流体动力学实验模拟(物理模型)与大量记录的合成分析,本文提出了热带气旋形成的多尺度组合理论。它强调了热带中尺度深厚对流云系的作用,同时它也着重说明了大尺度环境气流与小尺度积云对流的重要作用。 本理论可解释一些有关热带气旋以前所不能解释的观测事实,特别是它解释了热带气旋前期低压环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00.
青藏高原模式大气(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青藏高原地区高空温、压、湿的气候资料并参考中纬度与热带模式大气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不同季节的模式大气,以供该地区辐射传输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