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487篇
测绘学   251篇
大气科学   168篇
地球物理   396篇
地质学   958篇
海洋学   280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25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3篇
  1933年   3篇
  1926年   2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一九四九年详查铜陵铜官山鸡冠山区域时,在狮子山铜矿之氧化带内见有橄榄绿色之矿物生於石英脉之晶硐及裂缝内,该脉系穿插於三叠纪石灰岩及闪长岩侵入体之富含柘榴在接触带中,近处有白钨矿及黄铜矿,经室内吹管分析及显微化学试验,知其兼含铜钨,又作简单物理性检定,发浅蓝色萤光,後经陈四箴先生之定量分析,证明其为钨铜钙矿,在中国系初次发现,其成分与智利等处所产相彷,此系次生矿物,大致原生铜矿物受地表氧化时,含铜溶液与白钨矿相遇即可生成。  相似文献   
992.
In recent years, the discoveries of dinosaur footprints have been successively reported from Dianshi Town, Zizhou City, Shaanxi Province. The footprints include the tracks of theropod, ornithopod and sauropod as well. Actually, the dinosaur footprints were found by local inhabitants much earlier in history, but not for science. The slabs bearing the dinosaur footprints were collected for domestic use, such as building stones, millstones, cellar covers, sheepfold fences, windlass holders, etc.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the dinosaur footprints on both sides of three slabs used for cellar covers, sheepfold fences and windlass holders by the local people. 24 dinosaur footprints and 4 trackways have been recognized and all of them belong to theropod. Four kinds of dinosaur footprints are identified, including 1 new ichnogenus and 2 new ichnospecies: (1) Shanbeipus caudatus ichnogen. et ichnosp. nov.; (2) Pengxianpus yulinensis ichnosp. nov.; (3) Eubrontes ichnosp; (4) Kayentapus ichnosp. Dinosaur-footprint-bearing beds were initially identified as the Fuxian Formation of the Lower Jurassic. Multipal dinosaur footprints associated with fragment plant fossils suggest a humid fluvio-lacustrine environment setting in the Ordos Basin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Jurassic.  相似文献   
993.
德兴铜矿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低品位多金属岩型铜矿之一,多年来,该矿在低品位矿石堆浸过程中主要对Cu元素进行回收,但对Re、Co、Au、Ag等伴生元素的尚未进行回收。本文通过对德兴铜矿杨桃坞与祝家村堆浸场低品位矿石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电镜能谱、电子探针以及ICP-MS分析测试等试验,研究了低品位矿石矿物组成变化、重要共伴生元素的元素赋存状态与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它们进行了综合利用的可行性评价,加强对堆浸过程中共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同时降低对周围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良效应,为矿山持续高效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94.
陈友良  常丹  刘凯鹏  彭渤洋  廖敏  刘堃 《地质论评》2016,62(S1):377-378
攀西地区是康滇地轴上少有的铀矿化集中产区之一,区内已发现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混合岩型和砂岩型等多种类型的铀矿化,但长期以来铀矿找矿未取得大的突破(陈友良,2004;郭宁等,2012)。近年来,在四川省米易县海塔地区的变质—混合岩中发现了较好的工业铀矿体,并在混合岩中发现了富含晶质铀矿石英脉的新类型铀矿化(张成江等,2015),展现出较好的找矿前景。目前有关区内混合岩型铀矿的成因是制约本区铀矿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区内岩矿石的元素变化规律入手来探讨该类型铀矿的成因。  相似文献   
995.
台湾山溪性小河流碎屑重矿物组成及其示踪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台湾山溪性小河流每年向边缘海输入巨量沉积物,对东海陆架的沉积过程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分析台湾两条典型河流(兰阳溪和浊水溪)沉积物的全粒级碎屑重矿物组成,共鉴定出20种重矿物,但重量百分含量较低,为0.004%~0.116%。兰阳溪的主要重矿物组合为:锆石-菱镁矿-赤褐铁矿-锐钛矿-黄铁矿,浊水溪为:锆石-石榴石-赤褐铁矿-钛铁矿-锐钛矿-白钛石。研究流域的碎屑重矿物组成存在明显的沿程不均一性,指示出多数沉积物主要受到近源影响,从上游至下游重矿物组成的继承性较差。因此,基岩性质是河流碎屑重矿物组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兰阳溪和浊水溪的下游地区主要受各自流域内第四纪碎屑沉积物的贡献,上游地区则主要受到中央山脉庐山组的贡献。基岩控制起主导作用也使得重矿物指数如ATi、GZi和ZTR等难以恰当地应用于台湾山溪性小河流中。并且,大陆东部典型入海河流的重矿物组成与台湾河流存在明显区别:大陆入海河流中主要重矿物为磁铁矿和绿帘石;与之不同的是,兰阳溪河口富集锆石、菱镁矿和黄铁矿,浊水溪河口富集锆石和石榴石。这种差异主要反映了流域内基岩性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996.
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是用氯氧镁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再加入一定比例改性剂,经搅拌而得的混凝土。利用镁水泥混凝土修筑示范路面,通过回弹仪、X-Ray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路面的抗压强度、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其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修筑示范路面早期抗压强度增加很快,3 d就能通车,后期基本保持稳定。修筑路面的主要相组成为5·1·8相,不随路面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变化,且其具有针状结构。  相似文献   
997.
提出手工编辑与程序自动处理相结合的数据转换方法,该方法相当大程度地保证了转换的正确性,且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已运用此方法成功建立了山西省阳城县地籍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998.
详细讨论GPS定向中大地方位角计算的三种算法,给出算法的数学模型,推导不同算法的误差公式,并利用实测数据对不同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利用坐标旋转算法和利用子午面与法截面的关系的算法解算方位角精度较高,且精度相同的结论,同时还给出提高定向精度应注意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99.
常林祯  杨永明  景龙  王涛  李忠 《探矿工程》2008,35(10):4-6,10
井下地震监测可减少地面噪声干扰、提高地震监测精度。介绍了河北平原区地震监测井的设计以及成井、下管、固井等的关键工艺方法,在工程施工中采用合理的成井工艺、封底下管、管外固井等技术,满足了监测井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景龙  杨永明  常林祯 《探矿工程》2008,35(6):23-25,32
总结了华北平原区第三系地热井结构中泵室管底部的3种密封形式:重叠挤水泥密封,异径连接密封,悬挂连接密封,并对这3种密封形式的实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