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206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新疆地区侏罗系中低变质煤储层吸附特征及煤层气资源前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利用高压吸附仪对新疆主要沉积盆地侏罗系煤储层的甲烷吸附能力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中低变质煤的吸附能力普遍较低 ,且吸附能力随煤镜质组反射率值的增加而增加 ,随煤中水分的增加而减小 ,其原因与煤的微孔特征有关。根据煤储层的吸附兰氏体积 ,新疆侏罗系煤储层可分为 4类区 ,并认为新疆具有煤层气资源前景的地区分布在煤的吸附兰氏体积大于 12m3 /t的第三类区及第四类区  相似文献   
142.
运用媒体报道的国家间合作事件大数据,构建国内区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响应指数模型、合作流量模型和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中国国内区域主动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空间异质性,定量刻画合作流量(空间交互)的格局特征,并剖析响应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2010—2019年响应指数变化呈现出普遍较快增长的态势。省域单元响应指数的空间差异较小,而市域单元响应指数的空间差异大,反映出明显的大尺度均衡化、小尺度集聚化的尺度效应。②国内区域与沿线国家的首位合作流量呈现地理临近性特征,东部沿海省份与东南亚、西亚及中东合作联系密切,而边境省份则具有较明显的边境贸易特征。合作流量网络的区位依赖特性突出,流量网络结构不断复杂,小流量流线始终占据多数,大流量、长距离流线数量逐年增加,辐射范围显著扩大。③经济规模、对外投资水平、开放程度以及陆路交通可达性,对国内区域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明显的积极推动作用,国家政策的区域效应逐渐体现。  相似文献   
143.
北京北部地区深层热水开发对浅层冷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北部有小汤山和沙河2个地热田,呈三角形展布,东部边界为黄庄-高丽营断裂,西部边界为南口-孙河断裂.北部边界为阿苏卫-小汤山断裂。热储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铁岭组和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热储盖层为青白口系页岩、石炭系-二叠系砂页岩和侏罗系火山岩隔水层。该区雨水、浅层基岩冷水和深层基岩热水的H、O同位素组成基本上都落在克雷格降水线上,表明区内冷水与热水均来源于大气降水。热水的^3H值表现出北高南低的特点.说明热水与冷水一样自北向南流动。重点分析了深层热水开采对浅层地震观测井中冷水动态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离开采井不同距离和不同测项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表明,北京北部深层热水开采对浅层冷水动态的影响距离约为5km.对位于导水断裂带附近的观测井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4.
地层本体及其在大区域钻孔数据集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地学本体论与地学本体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地学本体的组成及其层次结构,提出了作为地层本体重要实例的沉积地层应用本体的设计方法,通过地层本体的定义及其应用本体的属性分析与选择,讨论了地层本体的语义内容、语义关系及其BNF范式表达方法,并以苏皖交界地区张夏组沉积地层连接为例,介绍了地层本体与沉积地层本体实例及其在大区域钻孔数据集成与地层关系判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5.
根据信息时代地图产品的多种可视化格式输出要求,针对现有地图制图与出版软件的不足,论述了支持多种格式输出的地图符号库的研究内容。在分析地图符号库与多格式输出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格式输出地图符号库的设计思路。利用该符号库可以实现使用一套符号库,根据地图的不同可视化目的,既能输出用于屏幕显示的GDI 格式,又能输出制版印刷的EPS/PDF格式、网络分发传输的PDF格式和网上交互操作的SVG格式。克服了当前地图制图与出版软件在多格式输出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6.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截留对降水的分配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评估青海云杉林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选择祁连山西水林区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定位监测了在2006年中共83次降水事件的截留分配效应,观测期降水总量为394.2 mm,林冠截留、茎流和穿透水量分别是139.1、1.96和253.1 mm,林冠截留率、茎流率、穿透率分别为35.28%、0.50%和64.22%,当林外降水量>0.8 mm时才观测到林内穿透雨,而大于13.60 mm时,才观测到树干茎流。林冠对降水的截留分配与降水量、降水形态以及林分特征密切相关。冠层截留量、茎流量和穿透量与降水量均呈正相关,冠层截留率与降水量呈负相关,而茎流率和穿透率呈正相关;林冠对降雪的截留强于降雨,而降雨的穿透量强于降雪,同一降水事件下树干茎流量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增加。青海云杉林冠的几何形态结构(枝叶的分布与排列)不利于形成树干茎流。  相似文献   
147.
车西地区因自身地质结构特点在勘探初期以来一直以隐蔽油气藏为主。其中,北部陡坡带二台阶滑脱潜山油气藏、中部洼陷带浊积岩性油气藏、南部缓坡断阶带低位扇岩性油气藏是该区最为典型的隐蔽油气藏。本文从形成机制、成藏主控因素等多方面阐述了上述隐蔽油气藏的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油气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区带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潜力。认为在不同区带、层系和油藏类型上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勘探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8.
摘要:介绍了我国与欧盟战略环境评价相关文件。通过从适用范围、跨国界环境影响和跨国界咨询、公众参与以及信息公开等方面对我国与欧盟SEA的技术导则性文件进行对比分析,借鉴欧盟SEA中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经验,建议正在制定中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正在修订中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我国SEA相关文件要细化文件适用范围,开展城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公众参与中更多鼓励相关利益群体、弱势群体和NGO的参与,深化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避免重复评价和监测。  相似文献   
149.
基于城市扩展图和多时相Landsat遥感影像资料,应用分形理论,对1949年以来徐州城市形态的演变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徐州城市形态在不同时期的扩展特征。结果表明:徐州城市形态具有分形性质,城市形态的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城市形态的演变经历了迅速扩展期、缓慢扩展期、恢复扩张期、快速推进期和稳步扩张期。在空间上,徐州城市形态一直处于外部扩展一轴间填充一外部扩展的循环过程中。在扩展方向上,1987年以前,城市的扩展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1987年以后,扩展重心转向东南方向。  相似文献   
150.
华北北部地区3次强震的交兆场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几个至十几(或几十个)个月的时间尺度上,未来震中区表现为前兆平静或空白的特征,同期外转眍中小地震活动十分活跃,地震前兆异常也大量涌现。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了地震中短期前兆场的震中区前兆空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