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89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411篇
海洋学   1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0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3年   7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介绍了张家口地震台的地质构造和形变观测数字化改造情况,对2002年数字化和模拟资料的一致性、观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产生差别的原因,探讨辅助观测和观测值的相关性,得出张家口台的数字化改造是成功的,资料连续率高,质量高,数字化资料完全能替代模拟资料,同时注意数字化观测系统应从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及精度评定上逐步完善,才能提取真实的前兆异常,更好地应用于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92.
堤塘实际滑坡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临界滑动场理论,并根据软基上堤塘的特点加以改进,结合实际堤塘滑坡实录,分别计算了不同c、以及不同填土容重下的临界滑动场,得到了相应的临界滑动面,结果与实际破坏面基本一致,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的物理成因,并计算了加固方案的稳定性。计算表明,临界滑动场理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3.
基于熵算子的地震裂缝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地震勘探中,储层裂缝发育带探测是一个热点和难点,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不同的地区新的探测方法也不断被提出,都取得了一些效果。本文将基于墒算子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进行裂缝发育带的检测。此方法采用去噪处理后的地震记录,根据图像处理的方式首先计算出指数墒,然后利用边界存在概率自动确定出阈值,通过比较墒和阈值来确定图像的边界。并将此方法用于实际资料处理,检测裂缝发育带。  相似文献   
194.
Volcanic rocks in the study area, including dacite, trachyandesite and mugearite, belong to the intermediate-acid, high-K calc-alkaline series, and po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akite. The geochemistry of the rocks shows that the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SiO2>59%, enrichment in A12O3(15.09-15.64%) and Na2O (>3.6%), high Sr (649-885 μg/g) and Sc, low Y contents (<17 μg/g), depletion in HREE (Yb<1.22 μg/g), (La/Yb)N>25, Sr/Y>40, MgO<3% (Mg<0.35), weak Eu anomaly (Eu/Eu=0.84-0.94), and lack of the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 (Nb, Ta, Ti, etc.). The Nd and Sr isotope data (87Sr/86Sr=0.7062-0.7079, 143Nd/144Nd=0.51166-0.51253, εNd= -18.61-0.02), show that the magma resul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10%-40%) of newly underplated basaltic lower crust under high pressure (1-4 GPa), and the petrogenesis is obviously affected by the crust's assimilation an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FC). This research will give an insight into the uplift mechanism of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195.
微观结构超压机制与超高压矿物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红岭  池顺良 《岩石学报》2003,19(4):739-744
提出了由岩石及矿物的结构形态、岩石力学性质不同引起的微结构超压机制。对影响结构超压的诸因素(弹性参数、热物理性质)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压力对超高压岩石、矿物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构压力随弹性模量差异、围限压力、温度改变量及热膨胀系数差异的增加而增大。在岩石、矿物的弹性模量相差5倍的条件下,结构附加压力可达到静岩压力的45%左右。如果再考虑热膨胀系数不同及降温引起的附加压力,在较一般的情况下,60公里左右深处就有可能具备柯石英等超高压矿物形成的下限压力条件。  相似文献   
196.
中国巴林石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巴林石—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雅玛吐叶腊石矿地质特征。对中国巴林石的分类、品种和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7.
金在地壳、岩石和沉积物中的丰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清华 《地球化学》2002,31(4):347-353
金在地壳,岩石和沉只物中的丰度一直是地球化学研究和金矿勘查中非常重要的参数。随着20世纪80年代金分析测试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以及目前积累的大量可靠的金的分析数据,发现引用20世纪70年代前发表的有关金的地壳丰度和金在岩石,沉积物中的平均含量作为衡量标准已不适宜。根据近15年来发表的大量有关金在地壳,岩石和沉积物中含量的文献,结合作者在地壳与岩石研究中积累的金的大量可靠数据,综合给出金的地壳丰度为1.0ng/g,出露出壳丰度为0.8ng/g,金在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0.6,1.0和1.0ng/g,金在中国水纱沉积物,泛滥平均沉积物,浅海沉积物和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1.6,1.2和2.0ng/g。这种对金在地壳,岩石和沉积物中丰度值的新认识,对地球化学理论研究,勘查地球化学甚至金的矿产勘查工作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8.
流域上游基岩与下游冲积平原土壤化学组成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清华  马生明 《地质通报》2008,27(2):188-195
对海河水系流域、鄱阳湖水系流域上游的基岩与下游的冲积平原土壤之间化学组成的对比研究显示,下游冲积物土壤的化学组成明显地受源岩成分、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的影响。流域上游基岩的一些特征元素在冲积物土壤中被明显地继承,如海河流域基岩和土壤中的CO2、CaO、MgO、FeO、Sr,鄱阳湖流域基岩和土壤中的W、Sn、Bi、U、Th、Pb、Rb、Tl、As、Sb、Se、Hg、Nb、Ta、Hf、B、Be、Ge、Pt、Pd、Y。受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的影响,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下的海河流域冲积平原土壤以极富集CO2、CaO、Na2O、Cl,显著富集MgO、FeO、Sr,富集P、S为特征;而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下的鄱阳湖流域冲积平原土壤则以显著富集Hg、Se和富集Al2O3、Fe2O3H2O^+、W、Sn、Bi、Mo、U、Th、Pb、Rb、Cs、Tl、Li、Be、B、Ga、Ge、Nb、Ta、Zr、Hf、As、Sb、Co、Cr、Ti、V、Zn、Pt、Pd、REE、Y为特征。无论是海河流域还是鄱阳湖流域的冲积平原土壤,均富集As、Sb、Hg、B、Cl、W、Sn、Bi、Pb、Se、Ge、Li、Cs、Cu、Au、Fe2O3、V、Cr、Ni、Zr、Hf、Y。  相似文献   
199.
基于情景的1951-2011年中国极端降水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降水的风险评估研究成为学界和各国政府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中国极端降水的风险评估研究可以为中国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从灾害风险评估视角,依据国际减灾战略(ISDR)的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开展了中国极端降水的风险评估研究。首先,利用1951-2011年全国各站点逐日降水数据,采用Pearson-III方法,模拟不同重现期情景下极端降水量和频次分布,评估中国不同重现期下的极端降水危险性及空间分布;其次,基于人口和GDP指标,分析极端降水脆弱性及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评估了5年、10年、50年、100年一遇情景下中国极端降水风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中国极端降水危险性等级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5年一遇情景下,极端降水高危险区和低危险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 mm等降水线相同。② 中国极端降水脆弱性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且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大城市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城市群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的一些大城市。③ 不同情景下,中国极端降水风险等级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降低。风险等级高和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黑河—腾冲线以东,中和低风险区位于该线以西,这与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的胡焕庸线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200.
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是胶东地区金成矿的主要成矿要素,建立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间的成因联系是成矿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次贯穿笏山金矿和蓬莱-栖霞断裂带的高精度反射地震剖面测量显示,控矿的陡崖-台前断裂为地壳浅层的铲式断裂,其深部与垂向的蓬莱-栖霞断裂带的主干断裂栖霞-杨础断裂相交。栖霞-杨础断裂切穿地壳,表现出走滑断裂特征,沿断裂存在岩浆活动行迹。蓬莱-栖霞金矿带为以解宋营-紫现头断裂、栖霞-杨础断裂为主干,发育的右旋走滑断裂构造系统。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分布于构造系统的局部张性域内。研究表明:胶东地区存在以剪切走滑为主控的构造活动和沿垂直地壳的剪切带与之耦合的岩浆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岩石剪切破裂模式为基础的,右旋走滑断裂控制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相耦合的基于岩石圈剪切破裂的成矿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