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1篇
  免费   569篇
  国内免费   808篇
测绘学   291篇
大气科学   464篇
地球物理   371篇
地质学   1363篇
海洋学   308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92篇
自然地理   34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青藏铁路格拉段铁路建设对沿线沙漠化土地变化的影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监测技术,根据错那湖段Landsat影像、Google Earth影像和气象资料等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建立解译标志,采用人机交互的目视解译方法,提取青藏铁路错那湖段2001年、2008年和2015年沙漠化土地信息,并对沙漠化土地变化成因进行分析。同时对铁路沿线沙漠化土地的变化进行缓冲区分析。结果表明:(1) 2001—2008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2.21 km2,土地沙漠化程度呈减轻趋势;2008—201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8.9 km2,土地沙漠化程度持续减轻。(2) 2001—2008年,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增加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土地沙漠化程度减轻主要与自然因素有关。2008—201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土地沙漠化程度的减轻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3) 青藏铁路错那湖段2 km范围内土地沙漠化程度变化最为明显,以沙漠化程度减轻为主要特征,青藏铁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为2 km。  相似文献   
892.
根据昆明国家基准气候站1988~2017年的降雨资料,以昆明松华坝水库为例,运用统计、比较等方法,通过分析降雨时空分布特征、蓄水地理环境特征等因素,将昆明水库蓄水模式分为雨季降雨最佳蓄水模式、干旱背景蓄水模式、局地强降雨蓄水模式、秋季连阴雨降雨蓄水模式和冬季降雨降雪蓄水模式5种;从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范围3个方面对降雨蓄水风险进行评估,得出昆明由于降雨引发的蓄水风险相对小,蓄水较为安全;昆明可通过开展常态化人工增雨,增加库塘蓄水,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蓄水环境。  相似文献   
893.
针对晋宁区2009~2018年6~9月5个乡镇烤烟种植区的冰雹灾害问题,以烟区冰雹灾害分布、烤烟种植及受损面积、经济损失等数据为基础,对烟区冰雹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地形因素对冰雹灾害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并对冰雹灾害出现的大气环流背景进行分型。结果表明:晋宁烟区冰雹灾害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极不均匀,7~8月最多,降雹时段主要集中在12~21时,高峰期16~18时;冰雹灾害多发区主要为晋城镇南部、双河乡和夕阳乡山区、二街西北部、六街东南部,且山区明显多于坝区;冰雹灾害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晋城、夕阳、双河、二街、六街;冰雹灾害发生的环流形势主要有:低压活动型44.4%、低压槽型27.0%、低涡型4.8%、切变型3.2%,其他20.6%。  相似文献   
894.
中美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界定国家科技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科技财力资源竞争力、科学研究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和科技国际化竞争力五个方面建构了国家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详细对比了中美两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差异。研究发现,无论是整体竞争力还是科技投入、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技国际化等单项竞争力,中国都与美国都存在不小差距,中国科技竞争力虽然加速提升,但仍显著落后于美国,中国科技发展任重道远。基于中美两国科技竞争力的现状对比及趋势研判,本文认为:中国进一步提升科技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既需要对标先进、参照一流,进一步深化开放式创新,充分学习和借鉴美国等科技强国的成功经验,更需要立足自身、正视短板,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发展速度和创新质量有机统一、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互促进,着力推动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创新战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集聚高端科创人才,以实现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持续稳步增强。  相似文献   
895.
绘画艺术具有基于情感体验唤起思想的能力,名画作为绘画艺术作品具有色调丰富、对比度高及色彩和谐的特点,尝试将其应用到地图设计中有一定新意。本文简单介绍了色彩学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名画的地图色彩设计方法。通过提取名画的调色板,并分析其色彩模式;结合传统的地图制图规则从构图和色彩方面进行地图设计,并进行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图设计中,基于用户需求选用与制图区域视觉结构相似的绘画,可以更好地在地图上表现出绘画的色彩及感情特征;参考绘画的色彩模式实现地图要素与真实地物的关联,能在地图上反映出制图区域的景观色彩特征和文化精神风貌。因此,该方法对于指导地图色彩方案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地图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96.
针对T形槽轨平顺度的测量、分析与调整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解决T形槽轨建设中难以对其平顺度进行检测和分析的问题采用自由测站测量技术在管内构建高精度三维控制网.解决了因管内环境条件限制而难以建立测量基准的问题;基于此控制网,釆用自由设站测呈与极坐标测址法相结合的技术测得槽轨上各测点的三维坐标,为槽轨平顺度的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对槽轨平顺度质量进行判定,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将槽轨上各测点的偏差悄况量化为4项统计指标.结果表明选用的4项指标能够定量和全面地反映槽轨平顺度质量;为提高槽轨平顺度,提出了基于槽轨上各测点的偏差计算调整量和据此对槽轨进行精调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槽轨平顺度。  相似文献   
897.
轨迹数据作为典型的时空大数据,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然而现有的轨迹数据挖掘主要聚焦于轨迹的空间特征,而较少关注轨迹数据语义的深度分析。本文面向智慧旅游服务的需求,重点探讨了旅游轨迹的轨迹停留点语义的自动标注问题。首先,针对POI短文本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同义词词林》进行短文本语义扩展的方法对POI短文本进行特征扩展;同时,在顾及POI短文本的关键词集中、类别词分散等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改进TF-IDF的POI自动分类方法;其次,在POI分类的基础上,采用Native Bayes方法对轨迹停留点进行语义标注。结果表明,基于改进TF-IDF方法的POI自动分类可以达到约83%的精度,能够较好地实现POI的分类;而在POI自动分类基础上,基于Native Bayes的轨迹语义标注可以达到74%的精度,较好地实现了旅游轨迹停留点自动语义标注的目标。  相似文献   
898.
为全面了解当前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空间数据模型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研究重点,对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空间数据模型展开了研究。通过搜集、整理当前与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空间数据模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和技术材料,按照时间序列将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对理论性研究阶段和应用性研究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创新性研究阶段的7个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99.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干涉处理时所需方位向配准精度因成像模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目前在精密轨道条件下以几何配准为基础辅以影像信息的配准方案因其严格的理论模型和较高的精度成为干涉处理的首选。本文以TerraSAR-X影像为例,论证了不同成像模式影像所需的配准精度和卫星轨道精度,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证明了精密轨道条件下,利用几何配准即可满足TerraSAR-X等卫星的条带模式影像干涉处理的需要;聚束模式影像需要在几何配准的基础上利用影像相干性或谱分集进一步优化配准结果。鉴于增强谱分集偏移量估计精度最高,本文进一步利用增强谱分集对比分析了不同轨道不同DEM条件下的几何配准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卫星轨道切向误差是几何配准的主要误差源,目前常用3种DEM几何配准差异远小于0.001个像素,均可满足Sentinel-1影像干涉配准的需要。  相似文献   
900.
Impact of Kuroshio on the dissolved oxygen in the East China Sea reg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marine survey was conducted from 18 May to 13 June 2014 in the East China Sea(ECS)and its adjacent Kuroshio Current to examin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bi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ssolved oxygen(DO) in spring. Waters were sampled at 10-25 m intervals within 100 m depth, and at 25-500 m beyond 100 m. The depth,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density(sigma-t) were measured in situ with a 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CTD) sensor. DO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rmined on board using traditional Winkler titr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Kuroshio Current, DO content was the highest in the euphotic layer, then decreased sharply with depth to about 1 000 m, and increased with depth gradually thereafter. While in the ECS continental shelf area, DO content had high values in the coastal surface water and low values in the near-bottom water. In addition, a low-DO zone of f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 was found in spring 2014, and it was formed under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including water stratification, high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e euphotic layers, high accumulation/sedimentation of organic matter below the euphotic layers, and mixing/transport of oceanic current waters on the shelf. Most notable among these is the Kuroshio intruded water, an oceanic current water which carried rich dissolved oxygen onto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alleviated the oxygen deficit phenomenon in the ECS, could impact the position, range, and intensity, thus the formation/destruction of the ECS Hypoxia Z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