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4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318篇
地球物理   470篇
地质学   860篇
海洋学   215篇
天文学   204篇
综合类   167篇
自然地理   18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1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9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extraction of partition lines for long and narrow patches (LN patches) is an important yet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matic data. When current methods are used to process polygons with irregular shapes or complex branch convergence zones, the extracted line structural features tend to be inaccurate and topologically erroneous.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an improved partition lines extraction algorithm of constrained Delaunay triangulation to counter these issues. The proposed method aims to maintain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extracted lin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ctual object structure, especially for complex branch convergence zones. First, we describe three types of aggregation patterns (Type A, B, and C aggregation zones) that occur in partition line extractions for LN patches of complex branch convergence zones using Delaunay triangulation. Then, a partition line extraction algorithm that accounts for the direction between the edges of triangles and the distance of nodes in aggregation zones is proposed. Finally, we test our method for a dataset relating to Guizhou Province, China.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method that uses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and visualiz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ur method not only has applicability for simple situations but also is superior for preserving structural features of complex branch convergence zones.  相似文献   
102.
We present new CCD photometry of the solar-type contact binary IU Cnc, which was observed from November 2017 to March 2018 with three small telescopes in China. BV light curves imply that IU Cnc is a W-type contact binary with total eclipses. The photometric solution indicates that the mass ratio and fill-out factor are q = 4.104 ± 0.004 and f = 30.2%± 0.3%, respectively. From all available light minimum times, the orbital period may increase at a rate of dP/dt =+6.93(4)× 10^-7 d yr^-1, which may result from mass transfer from the secondary component to the primary one. With mass transferring,IU Cnc may evolve from a contact configuration into a semi-detached configuration.  相似文献   
103.
平方千米阵列即将开始建设,各子工作包也进入关键设计评估阶段。基于云与容器技术是平方千米阵列科学数据处理器未来可能采用的平台技术。针对超大规模海量数据处理面临的天文应用软件快速部署、运行与实测要求,充分考虑天文应用软件运行环境复杂、云计算环境下超大规模计算集群部署困难等问题,系统研究并给出了一种使用容器技术的天文应用软件通用自动部署方法。以目前较为常用的可见度函数校准软件SAGECaL为例,首先分析了SAGECaL的相关特性和分布式部署方面存在的困难,进而给出了基于容器技术的SAGECaL分布式集群的自动部署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自动部署方法极大地提高了SAGECaL分布式集群的部署效率,满足项目组承担平方千米阵列科学数据处理器相关测试工作所需要的基础平台部署与切换等需求,同时也为其它天文软件在云端的快速部署与执行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Large-scale,fine,and effici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geothermal fiel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eothermal energy development.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 o...  相似文献   
105.
扰动生物作为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通过对沉积底质的改造直接影响沉积物和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营养物质的循环、迁移和存储),对底栖生态系统工程有重要的影响.遗迹化石作为底栖生物活动的载体,为研究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底栖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的演化规律,并评价底栖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对生态系统工程产生的影响提供了依据.对河南地区8个寒武...  相似文献   
106.
皖浙赣断裂带的界定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往文献中及众多研究者所指的“皖浙赣断裂带”实际上包括了不同时代形成的、方向有变化的多组规模巨大的区域性断裂带;最早的断裂带形成于新元古代,最晚的形成于晚中生代。在地壳演化过程中,随着构造应力场的变化,不同时代的断裂带方向变化较大,新元古代晋宁期为北东向,早古生代加里东期为近东西向—北东东向,晚中生代为北北东向;每一期断裂带都有它们自己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指示意义。文中认为,不同阶段形成的断裂带不能混为一谈。新元古代晋宁期的北东向断裂带南段基本上以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为代表,向北东延至皖南伏川断裂带,具有板块(或地体)边界断裂的性质;加里东期以近东西向祁门—歙县断裂带为代表,其西段被后期牵引成北东向,造成两侧的变质基底特征明显不同;二者均不属于皖浙赣断裂带的组成部分。而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具有区域控岩控矿作用的皖浙赣断裂带,是晚中生代北北东向的赣东北—五城—歙县—绩溪—宁国断裂带,控制了侏罗—白垩纪红色盆地及燕山期岩浆岩的形成和分布,是一条具有控矿作用的重要的构造岩浆岩带。  相似文献   
107.
在双向压缩条件下,研究了一种非均匀断层模型标本在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AE)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随侧向应力sigma;2的增大,断层破裂强度提高,自加载至破坏的时间延长,破坏形式由突发失稳逐渐转变为渐进式破坏.预制断层及其非均匀性对标本变形过程中AE空间分布图象起明显的控制作用.预制断层,特别是预制断层上的强度不均匀部位及高强度段落,控制着微破裂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破裂局部化均起始于断层上强度不均匀部位,随侧向应力sigma;2的增大,微破裂密集区域从预制断层强度不均匀部位逐渐扩展到整个高强度区段.侧向应力sigma;2的大小对AE时序特征具有显著影响.较低sigma;2条件下,断层表现为突发失稳,失稳发生在微破裂活动ldquo;增强-平静rdquo;的背景之上;而较高sigma;2条件下,断层表现为渐进式破坏,破坏前后AE频次持续增加,AER呈指数增长.sigma;2对b值变化也具有一定影响.当断层破坏表现为突发失稳时,b值在弹性阶段后期至弱化阶段显示出ldquo;前兆rdquo;性降低;而当断层表现为渐进式破坏时,b值变化平稳.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黑龙江亚板块及其临近区域的不同时段地震活动图像研究分析,发现了中强震前地震活动图像的一些特点,再回归到地震动力学环境中去,建立了理论解释模型和两条判据假说。以此为基础并结合近年来地震活动图像综合分析后,我们在2005年下半年黑龙江省地震趋势会商意见中提出:松嫩盆地是5级以上中强震的主要孕震区。2005年7月25日林甸Ms 5.1地震对此给予了验证。本文对此过程阐述并作进一步分析,希望这种综合预报方法对地震预报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9.
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地震事件波形的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地震事件波形数据的管理和服务系统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该系统利用GMT,SAC作为后台处理软件,通过perl,Unix Shell程序实现首都圈地震事件波形数据的网络发布。  相似文献   
110.
钢筋混凝土扁梁柱节点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虑扁梁柱节点内、外核心区的相互作用,对扁梁柱节点的内、外核心区进行了重新划分,认为内、外核心区有一个重叠的区域,给出了地震作用在扁梁柱节点内外核心区的分配方法,采用压杆模型和软化桁架模型,提出扁梁柱节点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考虑节点核心区钢纤维和扁梁中无粘结预应力对扁梁柱节点抗剪极限承载力的作用。该设计方法的可靠性得到四个钢筋混凝土扁梁柱节点试验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