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7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365篇
测绘学   196篇
大气科学   352篇
地球物理   386篇
地质学   799篇
海洋学   249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3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4篇
  196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Precipitation in solid form, i.e., snow, during winter season over the Western Himalayas (WH) leads to the build-up of seasonal snow cover. Seasonal snow cover build-up (snow cover depth and duration) largely depends on atmospheric variables such a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radiation, wind, etc. Integrated (combined) influence of atmospheric variables on seasonal snow cover gets reflected in term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seasonal snow cover build-up pattern. Henc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seasonal snow cover build-up can serve as a good indicator of climate change in high altitude mountainous regions like the WH. Consistent seasonal snow cover depth and duration, delay days and early melt days of consistent seasonal snow cover at 11 stations spread across different mountain ranges over the WH were analyzed. Mean, maximum and percentiles (25th, 50th, 75th, 90th and 95th) of consistent seasonal snow cover depth and duration show decline over the WH in the recent past 2–3 decades. Consistent seasonal snow cover is found to melt early and snow cover build-up pattern is found to show changes over the WH. Decline in consistent seasonal snow cover depth, duration and changing snow cover build-up pattern over the WH in recent decades indicate that WH has undergone considerable climate change and winter weather patterns are changing in the WH.  相似文献   
62.
63.
颜娇珑  张武  单云鹏  柳丹 《高原气象》2016,(4):1073-1086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CALIOP/CALIPSO卫星遥感资料统计分析了中国西北东部霾的多年变化以及霾事件期间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垂直空间分布特征,并以2013年3月和11月发生在西北东部的霾天气为例分析了霾发生时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形状及大小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应的天气形势和气象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西北东部霾日出现频率由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逐渐减小,但21世纪起又明显增加;霾事件主要发生在11、12和1月。霾发生时,在对流层内霾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在距地面2~4 km范围,垂直方向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的范围集中于0.8×10-3~2.5×10-3km-1·sr-1,且随高度增加而增大;气溶胶的体积退偏比大部分20%,气溶胶较为规则,不规则的多分布在地表向上4 km以下,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溶胶不规则性减弱。色比数值大部分0.8,8~12 km气层中主要是色比为0.0~0.4的粒子。当高空受高压系统控制,地面为均压场,近地面出现逆温层时易产生霾。  相似文献   
64.
2015年6月1日21:30左右长江湖北监利段发生"东方之星"客轮翻沉特大事故。本文根据事发周边陆地区域现场天气调查结果,结合卫星和雷达观测资料分析认为,6月1日21:00-21:40左右事发江段和周边区域发生了下击暴流导致的强烈大风灾害,最强风力超过12级,并具有空间分布不连续、多尺度和强灾害时空尺度小等特征。事发周边区域北部受中气旋影响陆地区域(顺星村、老台深水码头、四台村养猪场附近、新沟子养鸡场附近等)灾情较南部阵风锋及其后侧下击暴流影响的陆地区域更为显著。综合雷达观测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判断多数调查点灾害为显著微下击暴流所致,其中老台深水码头有龙卷发生的可能。导致此次风灾的强对流风暴气流具有显著的多尺度性;事发周边区域北部的四台村养猪场附近树林中同时发生了多条相邻的微下击暴流条迹,呈现出辐散和辐合交替分布的特征,展示了此次强对流风暴中大气运动的复杂分布特点。虽然下击暴流会伴随中小尺度的涡旋特征,但此次现场调查发现的与下击暴流相联系的辐合特征水平尺度仅几十米,远小于弓形回波两端的书挡涡旋或者中涡旋等几千米级的水平尺度。  相似文献   
65.
1971—2010年京津冀大城市热岛效应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伟东  尤焕苓  孙丹 《气象》2016,42(5):598-606
利用1971—2010年均一化的京津冀区域逐日气温数据与质量控制后的2011年自动站逐时气温数据,分析了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热岛效应的多尺度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个城市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的热岛效应呈非对称性特征,最强为最低气温的热岛效应,其次为平均气温的热岛效应,最弱为最高气温的热岛效应。北京平均气温的热岛效应最强,其次为天津,石家庄相对较弱,石家庄平均气温的热岛效应近40年呈显著上升趋势,每10年达0.13℃。石家庄最高气温的热岛效应最强,其次为北京,最小为天津,近40年北京最高气温的热岛效应呈缓慢上升趋势,每10年增加0.06℃,石家庄变化不明显,天津呈微弱下降趋势。最低气温的热岛在北京最强,其次为天津,最小为石家庄,近40年最低气温热岛效应天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10年增加0.18℃,其次为石家庄,北京呈微弱下降趋势。三个城市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的热岛效应季节变化通常表现为夏季较弱,冬季最强。三个城市最高气温的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北京10月热岛效应最弱,其他月份变化不大;天津热岛效应6月最弱,在1或12月最强;石家庄4和5月热岛效应最强,10月热岛效应最弱。由2011年自动站数据得到的平均气温热岛效应与1971—2010年的40年平均得到的平均气温的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具有类似的规律。2011年自动站热岛效应在一天中表现为白天热岛强度较低,而夜间热岛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66.
西南地区夏季大气水汽含量及其与南亚高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ECMWF) 提供的ERA-interim高分辨率资料,借助经验正交函数 (EOF) 分解、距平合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讨论1979—2014年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大气水汽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南亚高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大气水汽含量空间分布形态主要有全区一致型、南北振荡型和东西振荡型。全区一致型 (EOF1) 能够反映西南地区夏季水汽含量的主要特征,西南地区夏季大气水汽含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西南地区夏季大气水汽含量与南亚高压强度指数、面积指数及东伸指数均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南亚高压的异常偏强,有利于南海地区水汽向西南地区输送,且在西南地区气流由低层向高层的上升运动显著增强,引起西南地区大气水汽含量的异常偏多。  相似文献   
67.
以南京市1954—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南京市灰霾天的长时间变化规律并从气候角度探讨其变化原因。南京市的霾日数近60 a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20世纪50年代的40 d/a已增加至21世纪的230 d/a左右,气象行业标准界定的霾日与人工观测的霾日长期变化趋势一致,前者在南京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南京市雾霾混合日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对应的相对湿度在不断降低,这可能是雾霾日向霾日转换,雾霾日数降低而霾日数增多的关键因素。南京地区能见度不断降低,近30 a里约下降8.4 km,霾日数与能见度相关系数高达-0.91,随着能见度的降低,灰霾天数几乎线性增加。南京地区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在1985年以后大幅降低,已从约80%下降至68%左右,湿度与霾日的相关系数为-0.72,随着湿度的降低,霾日呈上升趋势。南京年平均温度1985年后明显上升,升高了1.8℃,其中冬季上升幅度最大,夏季上升幅度最小;年均温度与霾日数呈现出明显正相关,和相对湿度呈现明显负相关,温度的升高将造成相对湿度的降低,进而造成霾日增多。南京的年平均风速1978年后不断降低,到20世纪末约降低1.5 m/s,风速与霾日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随着平均风速的降低,霾日数不断增多。在全球变暖的大气候背景下,南京市霾的长时间变化受到各种气候因子的影响,能见度、相对湿度、温度和风速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8.
柯丹  刘洪军  侯惠群  吴国东  郝伟林  易超 《地质学报》2016,90(12):3545-3553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是我国主要的砂岩型铀矿类型之一,属全盲矿,找矿难度大。地电化学方法作为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的分支之一,为隐伏铀矿勘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并在实际找矿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研究表明,在隐伏砂岩型铀矿上方,存在着地电化学提取U元素异常。总结和分析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在实际试验中发现的铀矿上方地电提取铀异常特征,在前人提出的元素由深部向地表迁移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了砂岩型铀矿地电化学异常的形成机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上方地电提取U元素主要呈现为跳跃的锯齿状高值异常,可以作为深部铀矿找矿的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69.
采用Flex技术,基于NewMap Server进行WebGIS系统的开发,设计并实现呼伦贝尔市级国土资源"一张图"信息监管平台。系统克服数据来源多样、数据格式异构、数据基准不一致等问题,实现土地利用、矿产、地籍等多种数据的复合显示、查询、分析、输出、国土综合应用等功能,为国土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70.
In this paper, the self-adaptive artificial fish swarm algorithm (SAAFSA)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coarse graining of segment numbers, which are used in the Lempel-Ziv complexity algorithm. This approach improves the Lempel-Ziv complexity (LZC) algorithm of equal probability coarse graining. As a case study, the complexities of monthly series of groundwater depth were analyzed at seven farms in the Hongxinglong Administration. GIS technology was used to creat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monthly groundwater depths. A projection pursuit model based on the SAAFSA was established and used for complexity attribution analysis at selected farm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complexity. The three selected farms, Hongqiling, 852, and Youyi, each represent a certain degree of complexity.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and human activities are the primary factors that cause complexity variations in local groundwater depth. The results reveal the evolution of the complexity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groundwater depth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need to effectively allocate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dditionally,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applied in complexity analyses of other hydrologic features, as well as in research regarding nonlinear time series in economic, engineering, medical, and signal analy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