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测绘学   183篇
大气科学   228篇
地球物理   201篇
地质学   522篇
海洋学   219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1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Dtjm-1”的絮凝性能,通过改变废水初始pH值,调整废水中阳离子种类、阳离子浓度及改变发酵液的离心条件和投加体积,得出絮凝剂“Dtjm-1”的最佳絮凝条件为:废水pH值7.2-8.0;能较好促进絮凝的离子有Al^3 ,Ca^2 ,它们最适合的浓度为每升废水中加入0.75-1g/L;发酵液的投加体积为(0.075-0.080):1(体积比);发酵液较好的离心条件为n=4000r/min,t=30min。通过不同废水絮凝效果试验表明,得出絮凝剂“Dtjm-1”具有很好的絮凝作用和脱色性能。  相似文献   
32.
西藏层序地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西藏区内所开展的层序地层分析主要涉及到中生代的二级或三级层序。基于露头剖面的沉积相、古生物、磁性地层以及地质事件的综合研究,探讨了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层序地层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现今所取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初步建立了区内中生代层序地层年代格架;②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盆地中的层序数量、结构与层序类型具有较大的差异;③层序地层与磁性地层的结合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未来区内的层序地层研究应在3个方面展开;①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树立株罗纪-第三纪海平面变化曲线;②探索层序地层填图新方法;③多岛弧造山模式和多机制的隆升模式等大陆动力学问题也是层序地层所遇到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33.
文中主要探讨了由地震引起的天津市经济损失和生命损失的预测问题。首先阐述了天津市震害预测的 5个背景特点 :建筑物特点、地质条件特点、建筑场地划分特点、基本设防烈度特点以及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特点 ,根据这 5个特点将天津市划分为含有 7种建筑结构形式的 4个区域的震害预测模式。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天津市地震经济损失模型和生命损失模型 ,考虑了时间因素 ,然后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实际震害结果进行了对比及修正 ,给出了天津市 4个区域的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率模型、社会财富损失率模型和建筑物毁坏率模型 ,并给出了计算天津市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天津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地震经济损失和天津市地震生命损失的表达式 ;最后 ,将天津市地区划分为2 85 8个震害评估单元 ,以近百年来在天津市区域内曾经发生的最大地震作为假想地震 ,预测分析了天津市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分布和地震生命损失分布结果  相似文献   
34.
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二阶非线性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用的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建立了框架部分、支撑部分的二阶动力分析模型。用等效线性方法对结构进行非线性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结合工程算例,论述不同场地土、不同层数、不同支撑情况下,二阶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统计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位移监测在滑坡时空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滑坡时空运动特征是滑坡地质体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自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的地质过程。滑坡位移监测是研究滑坡变形影响因素、动态规律及预测预报的主要途径,特别是滑坡深部位移监测,又为研究滑坡体的时空运动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结合几个滑坡的深部位移监测实践,综合分析位移监测信息,研究滑坡体的时空运动特征及发展趋势,为滑坡时空运动系统研究及稳定性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廖洞贤  孙岚 《大气科学》2003,27(2):203-211
分析了气压分离和不分离,在几种不同的层结情况下,垂直气压梯度的截断误差.结果表明:基本场取法不当,会引起巨大的截断误差,甚至和不分离时相当;反之,则较小.根据计算,提出了一种取基本场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气压偏差的垂直梯度的截断误差比不分离时的相应误差小一个量级,从而,可以取较小的垂直分辨率.  相似文献   
37.
在对忻州市现有房屋建筑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房屋建筑按结构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房屋进行了抗震分析,进而建立了相应的易损性矩阵,最终结果得到以小区为单元遭遇不同强度地震作用的地震损失和人员伤亡,以及50年地震期望损失。  相似文献   
38.
详细研究了吉林伊通地堑下第三系生油岩和原油中的芳烃生物标志物,包括常规的多环芳烃,以及丰富的来源于高等植物的芳香二萜和芳构化的五环三萜。目前,原油中芳构化五环三萜类生物类生物标志物国内外均尚报道极少。还详细讨论了利用原油中最新发现的芳构化五环三萜在解决本区生物输入,油源对比以及石油成因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By means of barotropic model, the characteristic and initial value problems are investigated to reveal the local two-dimensional barotropic instability of the nonuniform current to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severe storm in July 1991. Analytical theory and numerical experiment show that (i) the unstable developing modes are chiefly the two periods of about 44 d and 10 d, which are fundamental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precipitation change of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ii) The growth rate of the local perturbation is dominated by the meridional wave numbern = 1–5 and zonal wave numberk = 1–12, i.e. the severe storm over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ystems at different latitudes and waves of different scales, (iii) The perturbation over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possesses the property of local intensification, which slowly migrates westward over the low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iv) The growth rate of the instability, especially th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the perturbation, is sensitive to the external parameters ū and α.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40.
黄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与黄土易损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多年来在黄土地区进行了考察和勘探并采集了各类黄土样品,在室内外进行了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关于黄土特性的资料.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探讨了黄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与黄土易损性的关系及其区域分布规律,从而研究它与黄土地区的地质灾害和震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