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0篇
  免费   2327篇
  国内免费   3327篇
测绘学   1411篇
大气科学   1339篇
地球物理   1753篇
地质学   5414篇
海洋学   1916篇
天文学   111篇
综合类   714篇
自然地理   1286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588篇
  2021年   647篇
  2020年   570篇
  2019年   664篇
  2018年   582篇
  2017年   516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624篇
  2014年   586篇
  2013年   725篇
  2012年   832篇
  2011年   777篇
  2010年   853篇
  2009年   742篇
  2008年   722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717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近几年中尺度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高守亭  刘璐  李娜 《大气科学》2013,37(2):319-330
近几年,中尺度气象由于在逐日天气预报中的重要作用和在气象灾害预报中的显著贡献,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中尺度气象研究并预测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及其引发的灾害性天气,如暴雨、冰雹、龙卷风等.本文主要总结了2007年以来我国在中尺度研究中取得的显著性成果.主要包括:波动、涡旋、锋面、稳定性、Q矢量和不变量.在波动方面包括重力波的形成和传播的研究,包含旋转Rossby波、混合低频旋转Rossby波和高频惯性重力波在内的台风波动以及考虑水汽作用的中尺度波作用守恒.涡旋部分主要介绍了青藏高原低涡(TPV)和热带气旋内部的涡旋问题.除了涡旋之外,锋面在中国也是一个关键系统.在锋面方面的进展有:梅雨锋中的β中尺度双雨带机制的产生和维持的实验性研究,以及基于广义位温的锋生函数的提出,这些成果使得对锋生过程的描述更接近于实际大气状况.在不稳定问题上,主要介绍了采用Energy-Casimir方法建立的拟能量波作用方程和基本气流具有线性和非线性切变时的横波扰动的不稳定.关于Q矢量,介绍了从地转Q矢量,半地转Q矢量到非地转Q矢量,非地转湿Q矢量的发展,以及由湿地转Q矢量和垂直风切变耦合得到的新型散度方程.最后,讨论了有关质点的两个不变量位温和位涡的相关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972.
动力因子对地形影响下的四川暴雨落区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成鑫  高守亭  梁莉  马严枝 《大气科学》2013,37(5):1099-1110
本文分析了2010年7月16~18日地形作用下四川盆地的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指出此次暴雨过程是在高低层系统配置较好的情况下发生的。并以NCEP资料为初值场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实况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模式对本次四川暴雨过程的模拟较为成功,能很好地再现此次暴雨的降水落区以及强降水中心。运用广义湿位温、广义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的垂直积分和质量垂直螺旋度对受大巴山脉影响的四川东北部的暴雨落区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指出,广义湿位温纬向平均的垂直剖面图上,等湿位温线的倒Ω区域与四川东北部的强降水落区吻合较好,等湿位温线的倾斜程度以及湿位温异常的高度可以定性地指示降水的强弱;对广义湿位温从800 hPa到500 hPa垂直积分,用得到的湿位温的水平分布来指示东北部的暴雨落区效果较 好;用改进垂直积分区间后的广义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比用传统的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来示踪四川东北部的暴雨落区效果更好;质量垂直螺旋度能有效刻画出四川东北部地区强降水系统的典型动力场垂直结构,因此与四川东北部的地面强降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73.
水平风作用下雨滴水平速度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雨滴在水平风作用下的水平移动情况,在分析水平风作用下雨滴受力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曳力系数与雷诺数对应关系的研究,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别对海平面大气条件和不同大气条件下雨滴水平运动速度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有水平风作用时,雨滴的水平运动速度不等于风的速度,而是随雨滴直径和水平风速的变化而变化;在水平风作用下,雨滴的水平移动速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般小于15 s)达到一个稳定的值;在水平风速相同的情况下,气压越高、温度越低,雨滴达到平衡时的水平移动末速度相对越大,反之则越小.这些结论对基于图像采集原理的光学降水自动观测仪器进行雨滴图像拼合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4.
As more satellite-derived land cover products used in the study of global change,especially climate modeling,assessing their quality has become vitally important.In this study,we developed a distance metric based on the parameters used in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 to characterize the degree of disagreement among land cover products and to identify the tolerance for misclassification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Geosphere Biosphere Programme(IGBP) classification scheme.We determined the spatial degree of disagreement and then created maps of misclassification of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oradiometer(MODIS) products,and we calculated overall and class-specific accuracy and fuzzy agreement in a WRF model.Our results show a high level of agreement and high tolerance of misclassification in the WRF model between large-scale homogeneous landscapes,while a low level of agreement and tolerance of misclassification appeared in heterogeneous landscapes.The degree of disagreement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seven regions of China.The class-specific accuracy and fuzzy agreement in MODIS Collection 4 and 5 products varied significantly.High accuracy and fuzzy agreement occurred in the following classes:water,grassland,cropland,and barren or sparsely vegetated.Misclassification mainly occurred among specific classes with similar plant functional types and low discriminative spectro-temporal signals.Some classes need to be improved further;the quality of MODIS land cover products across China still does not meet the common requirements of climate modeling.Our findings may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land 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for simulating climate and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land cover change on climate.  相似文献   
975.
地形地表的不规则起伏对雷电电磁场传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地形地表的不规则起伏(简称粗糙地表)对雷电电磁场传播的影响,首先利用二维分形方法模拟了粗糙地表,然后利用Barrick表面阻抗理论和Wait近似算法研究了粗糙地表对雷电电磁场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糙地表对地闪首次回击垂直电场的影响较小,但对继后回击存在明显的影响。随着粗糙度的增加,继后回击垂直电场峰值的衰减程度明显增加,且时域脉冲波形上升沿时间增大。如继后回击电磁场传播100 km,均方高为30 m的粗糙地表(电导率σ=0.1 S/m)引起时域电磁场波形上升沿时间额外增约1.5μs,电场峰值额外减小约12%,且其影响随着地面电导率的减小而增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考虑复杂地形地表对闪电定位系统探测精度和效率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976.
肖现  王迎春  陈明轩  高峰 《气象学报》2013,71(5):797-816
利用三维数值云模式和雷达资料四维变分(4DVar)同化技术,通过对4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进行快速更新同化和云尺度模拟,初步分析了2009年8月1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短生命史、突发性增强风暴的低层动力和热力影响机制。此次风暴过程处于弱天气尺度背景和弱层结背景下,冷池和低层环境风场相互作用是造成山上对流风暴增强传播下山的关键机制,而风暴的短生命史和平原地区上空弱风垂直切变环境有关:在对流风暴产生的初期,由于平原地区局地热力、动力场分布的差异,在平原地区西部近地面形成冷池结构,而冷池的“障碍物”作用进而阻碍环境风场的传播。在此机制下,导致在冷池东南边缘附近形成辐合中心、较强的低层水平风垂直切变和全螺旋度大值中心,有助于风暴传播下山。在风暴临近山边阶段,平原地区原有冷池的“绕流”等机制仍然有助于形成有利于主体风暴传播下山增强的近地面辐合中心、强低层水平风垂直切变和全螺旋度大值中心等环境。此外,随着山上风暴降水产生若干冷池,由于风暴形成的阵风锋抬升作用以及新生冷池与老冷池的逐渐发展并相互靠近,使冷池之间暖空气不断抬升,在冷池之间低层形成较强的辐合中心、全螺旋度大值中心。并且,由于冷池边缘的热力场分布不均匀,同样在冷池边缘形成较大扰动气压和扰动温度,增大了垂直加速度,在冷池之间中高层形成上升气流区,这些机制使北部风暴重新增强和新生风暴产生的同时,最终也导致这些风暴互相靠近,合并组织成带状回波。风暴在平原传播阶段,带状回波产生的冷池进一步增强,并明显扩展。低层风场指示冷池出流(阵风锋)更加强烈且存在明显的“前冲”特征,显现出部分飑线系统特征。但是,由于此时平原地区处于弱风垂直切变环境,此时冷池强于低层风垂直切变,即冷池产生的负涡度大于低层风垂直切变产生的正涡度,因此,冷池前沿的上升气流向后倾斜并导致阵风锋逐渐离开主体风暴,不利于沿着出流边界形成新的对流单体,从而不利于维持对流风暴系统的发展传播。随后,阵风锋和前方东南气流交汇,形成新的孤立单体。并且,基于模拟结果计算了与对流系统发展密切相关的全螺旋度、风垂直切变。结果显示,风垂直切变(尤其是0—3 km)和全螺旋度与风暴发生和传播位置及强度相关性较高,反映出模拟量对带状回波风暴过程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77.
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异常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应用滤波方差、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研究了1963年冬季至2011年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了风暴轴活动强弱与东亚—北太平洋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980s后期风暴轴活动显著增强相比,近10 a来风暴轴活动又进入较气候平均水平偏低的阶段,且风暴轴主体位置有着向东北、西南两侧的振荡现象。风暴轴活动强(弱)年,东亚地区近地面温度偏高(低)、对流层低层阿留申低压和西伯利亚高压偏弱(强)、中国东部及日本上空850 hPa北风减弱(加强);对流层中层东亚大槽减弱北缩(加深南进)、对流层高层西风急流减弱(加强)。风暴轴活动与冬季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次数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978.
利用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鞍山大气成分观测站的能见度资料,统计分析能见度与PM10、PM2.5、PM1.0质量浓度、风速、降水强度和气溶胶光学厚度等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鞍山市能见度月均值从8月份开始呈上升趋势,11月份达到峰值后开始显著下降,2月份达到最低值,自3月开始又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进入夏季后略有下降;PM2.5/PM10、PM1.0/PM10比值与能见度呈反相关,能见度增大,PM2.5/PM10、PM1.0/PM10比值减小,且PM1.0/PM10的减小趋势更大,说明影响能见度的颗粒物以细粒子为主。平均风速与能见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PM2.5/PM10、PM1.0/PM10的变化趋势呈反相关。随着雨强的增大,降水日能见度平均值随之减小,降水前一日和后一日的能见度平均值均大于降水日,且降水前一日及后一日的能见度改变量及改变率的绝对值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波长指数的变化说明影响鞍山能见度变化的污染物粒子整体较稳定,能见度与AOD成明显的反相关。  相似文献   
979.
对数据的性质、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由此对决策表进行了分类。研究了协调决策表所需要的必要的数据个数,这对数据采集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和经济意义。讨论了协调决策表的数据约简,并证明其不影响进一步的属性约简和规则提取。基于数据的协调性,对协调决策表的属性约简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规则提取方法。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0.
利用上海天文台相隔35年的两期照相底片资料,测定了疏散星团NGC2244所在天区55’×55’范围内495颗恒星基于Tycho-2星表的位置和绝对自行,并对自行精度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