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9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861篇
测绘学   457篇
大气科学   482篇
地球物理   450篇
地质学   1398篇
海洋学   537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33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大跨径斜拉桥结构刚度小、变形大,为保证主梁顺利合龙,施工过程必须快速精确定位主梁上各个节段的平面和竖向线形。区别于传统的极坐标主梁平面线形测控方法,本文提出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法测控主梁平面线形;同时区别于传统的水准测量方法,提出采用全站仪间接高差传递的方法测控主梁竖向线形。介绍了两种新方法的测量原理,通过工程实例论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测控效率,可为其他大跨径桥梁主梁线形的测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2.
涂宽  文强  谌华  于飞  谷鑫志 《遥感学报》2019,23(2):243-251
地质构造信息对地质矿产调查具有重要意义,野外实测和光学遥感等常规手段在一些地表浅覆盖区获取的地质构造信息十分有限,而合成孔径雷达(SAR)对地表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在探测地表浅层覆盖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中具有独特优势。利用高分三号(GF-3)全极化影像,在典型的地表浅层覆盖区域,开展了断裂构造等信息的解译探索,提出了一种地表浅覆盖区域地质构造解译的新方法。首先对西藏改则、林芝、贵阳、北京千家店等4个研究区内的断裂构造和环带构造进行分析;接着,提出了GF-3全极化影像用于浅覆盖区地质解译的处理流程,通过引入DEM数据对GF-3影像进行地形校正,充分利用微地形微地貌特征,并采用不同极化方式的RGB合成,增强了影像的判读性,并进行地质构造解译;最后,将解译结果与1∶5万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断层的位置和方向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获取了大量野外实测未能探明的浅覆盖层以下的断层信息,进一步丰富了研究区的地质构造信息。结果表明,GF-3全极化影像可用于浅覆盖区的地质构造解译,并且具有野外实测和光学遥感等常规手段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3.
为准确地了解河北省秸秆焚烧火点的空间分布,为秸秆焚烧监测的实现、禁烧工作的开展、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支持.基于MODIS L1B数据、MODIS标准火点产品MOD14、全国秸秆焚烧火点日报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进型MODIS火灾探测算法,并通过IDL语言实现,得到秸秆焚烧火点空间分布信息,并进行空间与定量精度分析.研究表明:火点大部分位于河北省南部的一些地区,其中尤以邢台、石家庄、邯郸火点数量最为突出;该算法运算速度快,获取的秸秆焚烧火点数据具有一定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对秸秆焚烧的监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4.
目的】为深入总结贵州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面向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灾害性天气决策气象服务模式。【方法】在服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对近年来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过程中的预报服务机制进行总结凝炼。【结果】提出灾害性天气“过程前、过程中、过程后”关键时间点的跟进式气象服务“4+3”模式和强降雨临灾服务的“24-6-2-2”递进式预报服务模式。【结论】 经近年来实践检验,相关服务模式能有效应对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过程,有力支撑党政领导和部门决策应对灾害性天气,有效助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35.
以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九龙江口省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泉州湾省级湿地保护区3个红树林分布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底栖软体动物在中等尺度下的共存格局及机制。利用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基于蒙特卡洛的零模型和网络分析探讨底栖软体动物的共存格局,利用raup-crik零模型识别决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测定底栖软体动物的相对重要性。结果显示,漳江口、九龙江口和泉州湾湿地共发现37种底栖软体动物,底栖软体动物的平均密度、物种数及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显著。软体动物的共存格局呈现非随机分散和模块化,这些格局同时受到决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的调控作用,其中,物种竞争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6.
滩涂围垦是沿海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如何进行合理的围堤选线,尽可能减小围堤对潮滩水沙环境的影响,使匡围后的潮滩演变不影响海堤安全,是围海工程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以江苏辐射沙洲内缘区仓东垦区匡围工程为例,运用潮滩均衡态概念框架,对条子泥西侧岸滩平均高潮位点变化、师地岛形成及潮沟活动性等潮滩演变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其在围堤选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7.
余建星  赵阔  顾鹏 《海洋技术学报》2006,25(1):94-96,106
文中介绍了费用-效能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针对船艇的特点建立了寿命周期费用的分解结构和费用模型,并编制了船艇寿命周期费用的计算程序。最后以两条船艇的费用-效能分析为例,对费用-效能分析在船艇多方案选优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8.
试论浙东不同盆地塘上组的层位及时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剖面研究,证实了浙东不同盆地原划分的塘上组并非都为同一层位。天台、丽水及缙云壶镇、舒洪盆地原划分的塘上组均整覆于馆头组沉积岩之上,其上为两头塘组整覆,层位大致与馆头组上部相当,为下白垩统。小雄盆地上部原称塘上组的一套火山岩,其岩石组合、地层层序、生物化石组合和同位素年龄等与浙东其他盆地原划分的塘上组均不相同,成岩时代在81.5—92.9Ma,产晚白垩世翼龙和鸟类化石,覆于永康群朝川组之上,其层位大致与永康群方岩组和天台群赤城山组相当,时代为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139.
当代中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定量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李震  顾朝林  姚士媒 《地理科学》2006,26(5):544-550
当代中国城市的地域空间分布并不具有随机性分布特征,过去运用泊松方程规定的随机分布模型对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定量划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借助牛顿引力学方程对随机分布模型进行改进,构建城市空间分布的引力模型,利用2002年数据,以省级行政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对中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类型进行定量研究,得出6个块状组团式城市聚集区、10个条状组团式城市聚集区和8个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的结构特征,其中东部省区以多核心多组团式的城市块状聚集区为主,中部省区以单中心单组团式的条状聚集区为主,西部省区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为主。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发育水平差别较大,梯度现象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0.
物候和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在落叶林中是决定生态系统净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尽管物 候对能量和CO2 通量的影响可以简单地通过描述发芽和落叶的时间以及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 来表示, 但是由于对驱动物候的物理过程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 在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物候就成 为最难以参数化的一个过程。目前, 在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描述物候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 种是基于气候变量( 主要是温度或积温) 的经验方法, 即是通过建立物候不同阶段与气候变量的 经验关系来预测关键物候事件发生的时间。另一种方法是基于碳吸收的物候参数化方案, 物候的 任何阶段都和当前的碳平衡相联系。在生态系统模型中, 基于碳吸收的物候参数化方法可以大大 降低物候模拟的经验性, 提高模型的适用性和模拟精度, 比基于气候变量的经验模型更适于模拟 未来气候变化影响。未来随着生理和分子水平上, 对控制物候和LAI 动态过程机理的揭示, 建立 基于过程的物候参数化方案和LAI 动态模拟模型就成为生态系统模型或气候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