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2篇
  免费   705篇
  国内免费   1013篇
测绘学   564篇
大气科学   671篇
地球物理   755篇
地质学   1770篇
海洋学   650篇
天文学   121篇
综合类   414篇
自然地理   48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集对分析及其在城市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对分析是处理本确定性问题的理论,认为在一系统中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互相联系、影响、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用联系度及其数学表达式统一描述系统的各种不确定性,由此实现系统调控的辅助决策。本文应用集对分析理论与方法剖析了上海地面沉降问题,探讨了社会需求、资源状况、地质环境三者间的制约关系,并以此提出城市地面沉降系统调控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92.
大别山双河超高压变质岩的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斌  郑永飞  王峥嵘  龚冰 《地球学报》1997,18(Z1):83-85
大别山双河地区片麻岩的δ18O值与共生榴辉岩同步变化,为(-4.7—+10.3)‰,这些片麻岩的18O亏损与榴辉岩一样是在遭受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前原岩与大气降水交换的结果。榴辉岩及其围岩片麻岩在板块俯冲、超高压变质和岩片折返过程中可能为一个构造上的整体,两者为“原地”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93.
不同碳酸盐与磷酸反应的C、O同位素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冰  郑永飞 《地球学报》1997,18(Z1):254-256
不同阳离子碳酸盐与磷酸反应放出的CO2之间的氧分馏系数在20-90℃下与1/T2呈线性函数关系,而C同位素分馏则与温度无关。C、O同位素分馏程度与碳酸盐中的阳离子有关。利用不同阳离子碳酸盐与磷酸反应的速度不同,可以直接提取混合碳酸盐样品的CO2。  相似文献   
94.
红壤丘陵小区域水平上不同时段土壤质量变化的评价和分析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王效举  龚子同 《地理科学》1997,17(2):141-149
引相相对土壤质量指数的概念,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小区域水平上土壤质量时空变化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并用于千烟洲试验站开垦利用11a后土壤质量变化的评价。统计分析服农田,桔园,牧草地,人工林,天然林等多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95.
成岩过程中泥岩的成岩矿物会随成岩体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有效地识别成岩矿物组合与划分成岩体系,对深刻 理解有机质生烃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选取东营凹陷古近系不同层段埋深在1200~4500 m的泥岩,通过岩石薄片、 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检测,有效地区分了外源输入的矿物(如石英)与成岩矿物(亮晶方解石和白云石)等显微特征的差 异,据此建立了定量估算泥岩中成岩转化的黏土矿物含量的方法:C陆源=(C/Q)沙一×Q样品和C成岩=CXRD-C陆源,其中C为黏土矿物含 量,Q为石英含量,更好地反映了泥岩成岩过程中黏土矿物的演化特征。在埋藏演化过程中泥岩中的成岩矿物和组合呈现出 两段性,3000 m以上黏土矿物和白云石的成岩转化较慢,形成了以伊蒙间层+高岭石的成岩矿物组合,推断其经历了酸性成岩 环境和开放成岩体系;3000 m以下黏土矿物和白云石的成岩转化过程加快,形成了以伊利石+绿泥石+白云石的成岩矿物组 合,推断其经历了碱性成岩环境和封闭成岩体系,充分展现了泥岩在深浅层成岩环境和体系的差异性。与前人研究东营凹陷 泥岩中由有机质生烃产生异常压力造成的开放/封闭体系界限基本吻合,表明泥岩中矿物埋藏演化经历的成岩体系与有机质 生烃形成的压力体系具有较好的响应关系,这对认识不同成岩体系下有机质的生烃过程和生烃机理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的 意义。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从理论上对相关分析法区分重力异常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着手,对大地水准面上的重力值与相应的地形高程作了相关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在区域性小比例主均衡补偿基本完善的条件下,重力值与高程有极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当计算窗口较大时,地下的局部不均匀体,不足以破坏重力值与高程的相头发一,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利用相关分析处理重力资料的叠加场,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且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7.
南华砷铊矿床雄黄标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雄黄是云南省南华砷铊矿床中最主要工业矿物。它不仅与铊矿物共生,而且本身含有较高的铊,可高达(n×10~n×100)×10-6。砷铊矿床雄黄与砷矿床雄黄相比较在产出条件,微量元素、硫同位素和晶面间距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差别。前者富铊,低氯、高氟和硼,富轻硫同位素,相对贫稀土元素;后春富氯,低铊,高碘,富重硫同位素,相对贫碱土族元素。这些标型特征不仅有助于南华砷铊矿床进一步开发,而且有助于含雄黄的热液矿床,特别是As、Hg、Tl、Sb、Au等矿床的找矿勘探。  相似文献   
98.
钻探微机监测系统可随钻监测和记录9个钻进参数,绘制4~6条回次过程曲线,提示孔内情况,声光报警。在生产现场,操作者可根据显示的提示和曲线等信息,识别孔底地层变化情况,进行见矿预报,保证好的地质效果,该系统还可辅助操作者识别孔内烧钻,钻杆折断,岩心堵塞等异常工况,从而降低事故率,提高钻探效率。  相似文献   
99.
鄂西娄山关组顶部存在古岩溶不整合面,有众多陆上暴露和溶蚀标志,表明其产生受寒武纪末海平面下降事件的控制。它不仅形成了碳酸盐台地上典型的Ⅱ型层序界面,而且恰与寒武—奥陶纪年代地层界线相重合,体现了层序界面、年代界线和事件界线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0.
On the basis of S wave information from Tai’an-Xinzhou DSS profile 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sults from P-wave interpretation, the 2-D structures, including S-wave velocity V s, ratio γ between V p and V s; and Poisson’ s ratio σ, are calculated; the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profile is presented and the relevant inferences are drawn from the above results. Upwarping mantle districts (V s≈4.30 km/s) and sloping mantle districts (V s≈4.50 km/s) of the profile with velocity difference about −4% at the top of upper mantle a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V s, γ and σ in different media and structures, also with reference to the information of their neighbouring regions; the existence of Niujiaqiao-Dongwang high-angle ultra-crustal fault zone is reaffirmed; the properties of low and high velocity blocks (zones) including the crust-mantle transitionalzone and the boudary indicators of North China rift valley are discussed. A comprehensive study is conducted on the rela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results with earthquak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ntle upwarps, thermal material upwells through the high-angle fault, the primary hypocenter was located at the crust-mantle juncture 30.0∼33.0 km deep, and additional stress excited the M S=6.8 and M S=7.2 earthquakes at specific locations around 9.0 km below Niujiaqiao-Dongwang, the earthquakes took place around the high-angle ultra-crustal fault and centered in the brittle media and rock strata with low γ and low σ values. This subject is part of the 85-907-02 key project during the “8th Five-Year Plan” from the S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