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urnal variations of heavy rainfall (≥110 mm in 12 hours) in Korea and the relate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for July from 1980?2020. During the analysis period, two dominant pattens of diurnal variation of the heavy rainfall emerged: all-day heavy rainfall (AD) and morning only heavy rainfall (MO) types. For the AD-type, the heavy rainfall is caused by abundant moisture content in conjunction with active convection in the morning (0000?1200, LST; LST = UTC + 9) and the afternoon hours (1200?2400 LST). These systems are related to the enhanced moisture inflow and upward motion induced by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upper-tropospheric jet. For the MO-type, heavy rainfall occurs mostly in the morning hours; the associated atmospheric patterns are similar to the climatology. We find that the atmospheric pattern related to severe heavy rainfalls in 2020 corresponds to a typical AD-type and resembles the 1991 heavy-rainfall system in its overall synoptic/mesoscale circulations. The present results imply that extremely heavy rainfall episodes in Korea during the 2020 summer may occur again in the future associated with the recurring atmospheric phenomenon related to the heavy rainfall.  相似文献   
42.
目前,农村民居的科学抗震设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村社区作为农村社会的组成部分,其在地震保安方面职能的发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防震减灾功能对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有着深远意义。通过对农村社区特征和功能以及在地震保安方面作用发挥的阐述,针对现今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政策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数字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特别是计算机立体视觉)的研究内容十分相近。基本矩阵是计算机视觉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求解的稳健性和精度将直接影响到三维重构的效果和意义。从两者研究的对象出发,找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即视觉基本矩阵F与相对方位元素求解公式之间的表达关系,这将对今后数字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两门学科的交叉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河套平原由大厚度第四系冲湖积地层组成,地下水水平径流滞缓,以垂向水交替为主。地下水D1、8O3、H同位素特征的分析表明,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引黄河水灌溉对河套平原中东部地下水循环交替的影响主要是:在没有开采井的地域,灌溉水入渗补给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十分有限;在开采井周围,灌溉入渗补给的影响深度、范围和强度明显增加,影响深度取决于主要开采层位,影响范围和强度取决于开采规模。  相似文献   
45.
20起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案例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辉 《高原地震》2004,16(2):55-61
运用法学原理,结合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地震行政执法案例选编》中提供的20起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案例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探讨了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若干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46.
47.
<正>Objective The nearly parallel N–S-trending rifts in southern Tibet represent the E–W extension of the Tibet Plateau.Most data which constrained the age of the extensional deformation come from isotopic dating of the dike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activity of the nearly N–S faulting and micas from hydrothermal activity and the low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y of plateau uplift.Previous  相似文献   
4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洋环境监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当前海洋环境监测中,采用海洋水质集成在线监测系统,开展现场自动化监测的实际需求,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四参数水质仪、浊度传感器和营养盐自动分析仪为基础,开发岸基海洋水质集成在线监测系统。按照海洋水质集成在线监测系统的总体工作顺序,将工作流程划分为多个状态进行管理。应用LabVIEW编程语言,采用队列状态机,对各状态进行合理安排,最终实现了岸基海洋水质集成在线监测系统工作流程的有序调度以及可靠控制。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一种具有多个测量装置的水质监测仪器集成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针对5套功能相似但相互独立的水质测量装置,以嵌入式系统为控制核心,灵活运用Modbus RTU通信协议及RS485总线,并自主开发通信协议,实现控制核心与触摸屏、PC机以及5套测量装置的通信连接;进而采用多任务的处理架构,对上述外围设备操作任务进行分时处理,最终成功将5套测量装置集成为一台水质监测仪器,并支持PC机和触摸屏双终端进行显示和控制。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设计方案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0.
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和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为实验种研究了硅藻与甲藻在混合培养的环境中其各自的种群密度变化以及相应水体中氮磷营养盐变化。结果显示,在单独培养或与海洋原甲藻共同培养的条件下,三角褐指藻均表现出明显的营养盐吸收优势,种群生长迅速。相对而言,海洋原甲藻对营养盐的吸收速率明显较低,而且在与三角褐指藻共同培养的水体中一直处于竞争劣势;但有海洋原甲藻存在的水体中,三角褐指藻较单独培养时具有更高的生长速率和高的生物量,海洋原甲藻的存在可能促进三角褐指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